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2024年02月05日19:35:04 科學 1751

2月4日下午,「風核日麗 書香康健」核電科普展發佈暨黨建共建簽約儀式在康健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一段《更安全的核電,更美好的生活》開場視頻,讓現場學生和家長們走近核能、了解核電,開啟一場科普之旅。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此次展覽設在康健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至二樓,以中國核電發展大事記為基本脈絡,除核能基本原理、核電發展歷史及核電安全理念等基礎知識外,還增設謠言科普和現場互動答題板塊。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康健街道與上海核工院共同簽署黨建共建協議書,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動和活動聯辦,雙向賦能基層治理與科普推廣,助力社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的創新實踐, 並就「美美、暖暖、融融」書香街區建設,推動雙方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據悉,上海核工院長期致力於核電科普公益事業,建立了特色科普體系和核能科普品牌。此次通過與康健街道開展黨建共建,將拉近社會公眾與核能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關注、了解和投身核能事業。

「優質的科普資源是豐富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的鮮活教材,也是拓展『康樂工程』教育黨建聯盟的有效載體。希望不斷推動科研院所與基層社區的融合發展,構建『社、校、企』聯動共同體,為康健學子們搭建科創探索的共享平台。」康健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簽約儀式後,上海核工院科普志願者帶領康健學子們參觀核電科普展覽,並開展核科普知識講座和互動體驗,讓學生們在家門口深入探尋核電的奧秘。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科普展覽進社區,在家門口探尋核電的奧秘 - 天天要聞

記者:吳會雄

編輯:邱彩紅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 天天要聞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甘肅臨洮再次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金城首席科普專家團隊成員楊精濤團隊在甘肅臨洮中鋪取得重大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重見天日。經初步挖掘與判斷,這些化石隸屬於蜥腳類恐龍。目前,部分骨骼形態已清晰顯現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團,之前剛看一晚上誇張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們的物料,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震驚他們的胃口極其之大,猶如饕餮。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點擊藍字關注5月23日獲悉,李滄區九水東路568號華瀾·數智港18號樓7層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投資1000萬元,工期2個月。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1014.7m2,建築面積1014.7m2,主要設辦公區,展廳、植物室、檢測實驗室、DNA提取室、分子實驗室、冷庫、種子周轉區、倉庫、危廢暫存間、電泳室等,用於從事農作物的基因編...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