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2023年10月02日19:17:04 科學 1350

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將進入一個神秘的微生物世界,一個關於死亡後微生物的驚人傳奇。你知道嗎?在你的身體里,有一群微生物朋友,它們非常重要,不容小覷!它們幫助你消化食物,保護你不生病,還有很多其他超級厲害的本領。但是,當你不在人世了,你的微生物朋友們會發生什麼呢?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吧!

微生物王國:身體內的隱秘部落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身體里有着成千上萬的微生物,它們是一群勤勞的居民,住在你的腸道里,那裡又暖和又舒服,還有源源不斷的食物。在這個溫馨的小屋裡,它們優哉游哉,盡情享受,過着幸福的生活。

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 天天要聞

死後的微生物盛宴

然而,當你的生命之光熄滅,一切都隨之改變。你的心臟停止跳動,血液不再流動,細胞開始自我消化,這個過程叫做自溶。你的細胞里有一些酶,平時它們會幫助消化食物來提供能量或者促進生長。但現在,它們開始攻擊自己的家園,就像把自己的家當成了自助餐。

這時候,你的微生物朋友們就登場了。因為沒有了你的免疫系統來控制它們,也沒有來自消化系統的食物供應,它們只能依靠分解自己的宿主,你的遺體來生存。特別是一種叫做梭菌的腸道細菌,它們開始在你的內臟里搞事情,從裏面開始分解。

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 天天要聞

微生物的生死之戰

沒了氧氣,你的微生物朋友們只能靠一種不需要氧氣的方式來生存,就像是一場發酵的盛宴。這個過程會產生一股獨特的氣味,堪稱臭氣的巔峰,獨樹一幟!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你的微生物朋友們已然演化出適應死亡身體的方式。就像老鼠在沉船上生存策略,它們會離開宿主,然後在嚴酷的環境中苟延殘喘,等待着找到新的宿主。它們會充分利用你身體里的碳和養分,繁衍出更多微生物後代,這,就是微生物的生存之道!

微生物的新冒險:攜氮而來

如果你被埋在地下,當你的身體分解時,你的微生物朋友們也會隨着屍體分解液一起滲入土壤。它們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遇到土壤里的全新微生物朋友。這就像是兩個不同的微生物社區相遇了。這種混合在自然界中經常發生,就像兩株植物的根系相互交織,或者污水排入河流,甚至兩個人深情擁吻時也是一樣。

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 天天要聞

微生物大聯盟:新生命的奇蹟

結果會怎樣呢?哪個微生物社區會佔上風,哪一個更活躍,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微生物經歷的環境變化和哪個群落更先到達。你的微生物朋友們早已適應了你身體里穩定、溫暖的環境,還有源源不斷的豐富食材供應。相比之下,土壤是一個特別惡劣的地方,環境多變,有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和溫度差異,還有土壤中已經住了很多微生物,它們可是非常強大的掠食者。

微生物奇蹟:嶄新的生命之花

但是,千萬不要小看你的微生物朋友們。它們可是非常厲害的,會與土壤中的分解微生物合作,幫助分解你的身體。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當你的微生物朋友們與屍體分解液一起滲入土壤時,它們會與土壤中的微生物合作,幫助分解您的遺體,並且速度會比僅依靠土壤微生物快的多。

科學家發現人死亡後,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存活很多年! - 天天要聞

而且,它們還促進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環過程,這個過程至關重要!氮對生命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養分,但地球上的大部分氮都以大氣中的氣體形式存在,無法被生物利用。這就是微生物的神奇之處,它們會將有機氮(比如蛋白質),轉化為無機氮(比如銨鹽硝酸鹽),這些無機氮可以被其他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

所以朋友們,當你最終離開這個世界時,你們的微生物朋友們並不會離你而去,相反,它們會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為新生命的茁壯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它們會幫助分解您的身體,支持新的生命的成長,這正是它們在死後微觀世界中的嶄新篇章!

這個死亡後的奇妙微生物之旅,充滿了驚奇和不可思議,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微生物都是我們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還有更多關於微生物的問題,別忘了看看下面的常見問題解答哦!

問題1:微生物會在我死後離開我的身體嗎?

不會的,你的微生物朋友們會留在你身體里,繼續在你的身體中發揮作用,直到你的身體完全分解。

問題2:微生物會在土壤中存活多久?

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數月甚至數年,即使在屍體的軟組織分解後,它們會等待找到新的宿主。

問題3:微生物會對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產生影響嗎?

是的,微生物社區之間的混合會影響它們的活躍程度,取決於哪個群落更適應新的環境。

問題4:為什麼微生物在分解中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過分解有機物質,將養分回收到生態系統中,支持新的生命的生長和發展。

問題5:微生物的工作有什麼意義?

微生物的工作對於生態系統中的養分循環和生物多樣性都非常重要,它們是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

本文根據知識共享許可,改寫自田納西大學環境微生物學教授詹妮弗·德布林發表在《對話》上的文章:

https://theconversation.com/your-microbes-live-on-after-you-die-a-microbiologist-explains-how-your-necrobiome-recycles-your-body-to-nourish-new-life-214048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械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械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械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械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佈《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