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鄒浩
實習生 喬夢涵
通訊員 徐行 蔣朝常 劉濤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院士專家走紅毯活動迎來首位女性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趙書紅。她被稱為行走在豬基因組上的「科研玫瑰」,她帶領團隊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瞄準生豬育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守護生豬種業安全。此次,趙書紅及其同事的項目《豬功能位點液相基因芯片研發與選種選配應用》獲得了2022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堅守「三尺講台」20餘年
她是學生和年輕教師的引路人
作為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趙書紅非常珍視教師這一身份,並將堅守「三尺講台」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事。
從教20餘年,趙書紅一直堅持為本科生授課,先後主講《動物遺傳學》《家畜育種學》等多門專業主幹課程,主持開設《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英文)》等前沿課程。她也非常注重教學研究,先後主編、參編教材數部,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校級教研項目,先後指導多名本科生獲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同時,她積極投身研究生教育。作為導師,趙書紅先後培養畢業(出站)博士後、博士、碩士近百名,多名研究生的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
趙書紅與學生們在一起
除了對學生傾注滿心的愛,趙書紅還甘為人梯、獎掖後學,傾力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為他們的發展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她經常與年輕教師交心談心,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助他們凝練發展方向,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平日里,大到青年教師的項目申報書,小到一次學術報告的ppt,她都一一指導,引導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小磊作為團隊成員,與趙書紅共事多年,他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趙老師會給年輕人創造很多機會,從博士期間就開始讓年輕人與其他頂尖實驗室開始接觸交流,在資源分配上也會向年輕人傾斜,還會根據每個年輕人的特長進行具體指導,並且將各自的特長進行整合,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實現團隊內部的融洽合作,共同進步。
近年來,趙書紅領銜的豬基因組研究與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先後入選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教育部創新團隊、科技部領軍人才創新團隊、農業農村部科研傑出人才創新團隊,一批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快速成為學科骨幹,多人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等。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趙書紅多年來教書育人、嚴謹治學和謙和淡泊的人格魅力感染了無數的師生,2015年,她還被評為「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
歷時10年研究打破壟斷
她是科技創新的先行者
「創新育種技術,推動種業進步」是動物遺傳育種團隊的使命,也是團隊負責人趙書紅孜孜不倦的追求。從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30年,趙書紅始終堅守着科研報國的初心,與團隊攜手在動物遺傳育種領域破浪前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趙書紅就作為負責人參與組建了華農首個動物分子生物學與育種實驗室,並利用簡陋實驗條件在國際上第一次建立了豬的單精子分型遺傳作圖技術。本世紀初,趙書紅與團隊作為中方高校唯一代表參加了國際豬基因組計劃。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但是做學問要不知足。」是趙書紅的口頭禪。隨着豬育種進入基因組育種時代,趙書紅與團隊一直沒有停下科技創新的腳步,走在前沿的他們,依然孜孜以求。
趙書紅在開展科學研究中
「要做就做科技創新的先行者」是趙書紅經常和團隊成員說的話。近年來,她更加註重推進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力求通過創新基因育種技術,提升育種效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種豬,打造生豬產業的「中國芯」。她帶領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創建了豬整合組學基因挖掘技術體系,構建了全球首個基於豬基因編輯技術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篩選平台,突破了基因組低成本、高通量分型技術,研發了具有自主產權的基因組育種新算法,在豬基因組研究與育種應用領域對國外形成了技術優勢,為我國打好生豬種業翻身仗提供了新技術。
今年3月16日的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趙書紅及其同事的項目《豬功能位點液相基因芯片研發與選種選配應用》獲得了2022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實現了芯片位點設計和芯片檢測技術的國產化,打破了國外商業芯片的壟斷;這意味着我國在豬育種基因檢測上完全擺脫了國外技術。基因組育種技術是當前最高效的豬育種技術,而芯片是基因組育種實現的前提條件,因此打造豬業「中國芯」實現了我國豬基因組育種源頭的國產自主化,為我國種豬國際競爭力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
劉小磊教授告訴記者,該項目科研過程歷經10年,「在踏入豬功能位點液相基因芯片研發與選種選配應用這個新領域的時候我們很沒有底,開始技術失敗多,準確率不高。像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研發項目的起始階段,我們有將近2年的時間整個項目沒有任何進展。但我們並沒有放棄,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前後對實驗方案做了100多次優化設計。最終,通過團隊集體公關,我們成功解決了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研發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到目前我們開發了多項基因芯片檢測技術,並且有些技術已實現工程化和產業化。」劉小磊說。
支持恩施黑豬保種開發
她是社會服務的奉獻者
趙書紅常說:「為社會創造價值是我們唯一的價值。」作為崗位科學家,她發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積極奔走在科技服務的一線,面向企業和養殖戶開展技術指導、推廣技術成果,幫助企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由趙書紅牽頭組織的湖北生豬育種經過聯合攻關,構建了覆蓋湖北千萬頭商品豬的繁育體系。同時,她和她的團隊還積極將先進的基因組育種技術和優良的生豬品種推廣到湖北金旭、廣西揚翔、正大、中糧等大型農牧企業,幫助企業提高育種效率和種豬質量,助推了行業發展。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湖北省咸豐縣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這裡也是趙書紅社會服務的重要「戰場」。「十三五」期間,她與團隊持續推進咸豐縣恩施黑豬保種及雜交利用,制定了《恩施黑豬保種利用方案》,牽頭設計了咸豐縣恩施黑豬原種繁育基地項目,向企業贈送了一套先進的保育種數據採集專用軟件和豬場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為恩施黑豬的遺傳保種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示範帶動全縣40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同時,團隊還對恩施黑豬血統及系譜進行了分類記錄,對體尺、胴體、肉質性狀進行了測定,為恩施黑豬選育及開發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2021年,趙書紅等針對湖北「十四五」期間生豬產業發展撰寫了《湖北省生豬產業鏈發展問題與建議》,並被採用。身為政府諮詢專家,趙書紅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為湖北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先後為武漢市和湖北省撰寫諮詢報告多份。新冠疫情期間,她向武漢市提出共抓疫情防控與恢復畜禽生產的建議獲得了採納,很好地保障了疫情期間的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供應。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科技創新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作為我國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員,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刻不容緩。我們要努力思考、找准專業領域的關鍵需求和核心問題,特別是行業『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取得原創性的創新成果。」趙書紅說,科技創新和科技強國要靠新一代年輕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創新性人才是她的責任,也是她的使命,她將一往無前。
(學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