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2022年12月28日23:10:04 科學 1319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近日,澳洲癩蛤蟆泛濫成災,該物種澳洲見過最噁心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由於癩蛤蟆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出現種群泛濫成災現象。

據悉,在澳大利亞鱷魚都是癩蛤蟆的手下敗將,出現大面積鱷魚被毒死,就連澳大利亞的蛇都是癩蛤蟆的點心。目前,澳大利亞癩蛤蟆的數量已經嚴重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澳大利亞癩蛤蟆到底是什麼物種?為何人類不將其消滅呢?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入侵物種海蟾蜍,世界最大蛤蟆,體重超5斤

海蟾蜍又名「甘蔗蟾蜍」,號稱世界上最大的蟾蜍,該蟾蜍原產地位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區,日常主要以捕食小型昆蟲、爬行動物為食物,偶爾也會吃一些小型鳥類或植物。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據悉,海蟾蜍的體長在15厘米~17厘米,最大可長到25厘米,世界吉尼斯紀錄海蟾蜍最重可達2.65公斤(約5.3斤),長度達38厘米。

然而,海蟾蜍可不是什麼善茬,幾乎不怕任何肉食動物,其主要由於海蟾蜍屬於一種有毒生物,在其身體皮膚里的液腺可以產生劇毒,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海蟾蜍會將毒液噴出攻擊對方。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據悉,海蟾蜍身體的毒液顏色呈白色,在身體的背部和眼睛後方,均有非常大的腮腺。其毒液也可以將很多動物毒死,就連皮糙肉厚的鱷魚也不是其毒液的對手。若人被海蟾蜍攻擊,傷情較輕都是發炎,嚴重可以致人死亡。

海蟾蜍的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並不高,與海和水沒有多大關係,它是屬於不折不扣的陸生動物,只是繁殖的時候還會在水邊繁殖,其繁殖的蝌蚪可以在濃度達15%鹽度的海水中生存,因此,適宜海蟾蜍生存的水環境十分地多。

其次,海蟾蜍對溫度的要求並不高,並且可以實現根據其分佈地區的環境溫度有所改變,據悉海蟾蜍生活的最高溫度可達40~42攝氏度,最低溫度可以在10~15攝氏度。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最後,海蟾蜍的棲息環境,主要在開放遼闊的草原及林地,尤其是經人工改造的地方,如花園及排水溝。

綜合分析,不論是生活環境,還是溫度,還是棲息地,海蟾蜍出現在澳大利亞出現泛濫成災現象也是情有可原。

為何人類不將海蟾蜍消滅?

海蟾蜍在澳大利亞沒有天敵,繁殖能力很強,雌性海蟾蜍一次可以產卵8000-30000顆左右,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所以導致它們的生物族群瘋狂增長。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據統計,20世紀60年代時,海蟾蜍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擴張,而到了20世紀末,擴張速度已經達到了每年50多公里,通過生物學家的估計,澳大利亞的海蟾蜍數量已經達到了15億隻。為何澳大利亞不將其消滅?

關於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相信這也是各個國家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泛濫成災,最終導致生態失衡。澳大利亞也意識到這一點,關於消滅海蟾蜍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人工捕捉、軍隊圍剿、集中捕殺、汽車碾壓等等。

在各種治理辦法的執行的過程中,海蟾蜍的治理卻遭到了當地人的反對,稱之為「不人道的辦法」。其主要受本地文化的限制,導致海蟾蜍的治理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15億隻!澳洲癩蛤蟆泛濫體重超5斤,毒死鱷魚 為何人類不消滅它? - 天天要聞

並且海蟾蜍的壽命非常地長,正常野生的情況下海蟾蜍可以活到15歲,人工飼養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活到35歲。因此,在澳大利亞人們的保護下海蟾蜍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總結

澳大利亞海蟾蜍的泛濫導致當地的生態受到非常大的制約,與其治理還不如將其的科學價值發揮到最大,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才有更大的動力抓捕更多的海蟾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 天天要聞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現代快報訊(記者 謝喜卓)最近,有不少準備乘坐EU2231航班的乘客,都收到了來自成都航空「核酸檢測」的短訊提示。7月4日,成都航空客服回應現代快報記者稱,這是一條誤發的短訊,乘客收到之後可不用理會,本意是想發送攜帶充電寶的提示。乘客提供的相關短訊顯示,成都航空發送的內容為:「您預訂的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至廣...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 天天要聞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畢業典禮上與父親打視頻電話的溫暖男孩,轉身在故鄉洪水中揮汗清淤。從珍視親情到守護鄉梓,林進標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續記錄下這個男孩在家鄉救災的身影,並向中國記協「我在現場」欄目來稿,講述報道經歷體會。我在現場丨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6月24日,貴州持續強降雨,洪水漫灌榕江縣...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 天天要聞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序言:192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年來,千萬個背影,同一種仰望。江蘇各級工會始終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圍繞黨的綱領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前赴後繼、奮勇拼搏,艱苦奮鬥、建功立業,譜寫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 天天要聞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如果你在暗處拍照時,不小心得到了這樣一對血紅色的瞳孔,那麼,恭喜你!圖 | scienceabc因為這個紅色是眼球後方血管的顏色,能通過瞳孔一眼看到紅色的血管,表明你眼睛裏透光的部分非常清澈通透,血管的顏色也沒有異常。為什麼相機能拍下紅眼但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 天天要聞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日前,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標誌着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在中試階段取得了決定性成功,也預示着該技術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關鍵的步伐。
中國電建西北院周治:以科技創新推動光熱發電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中國電建西北院周治:以科技創新推動光熱發電高質量發展

「積極發展光熱發電」已寫入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光熱發電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技術,是將在新型電力系統中起到壓艙石作用的支撐技術,將是未來保障光伏、風電規模化發展的最有希望的規模化儲能發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