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讀 | 首例人感染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研究,感染為「溢出性感染」事件

2022年10月11日18:50:14 科學 1895
作者解讀 | 首例人感染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研究,感染為「溢出性感染」事件 - 天天要聞

《柳葉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近日發表中國農業大學劉金華教授團隊領銜的一項關於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分析的研究,對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致病特點和病毒溯源進行了系統研究,闡明了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的起源、基因演化及傳播過程,並揭示了H3N8病毒的跨種傳播風險。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湖南省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國疾控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

文章解讀

研究背景

禽流感病毒不僅是對家禽養殖業危害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而且能夠跨種感染人類,是一種重要的人獸共患性傳染病。自1997年首次報道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以來,陸續出現H7N9、H5N6、H9N2、H10N8、H10N3等多種亞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1-3]。2022年4月,中國河南省、湖南省相繼出現人感染H3N8亞型禽流感病例,H3N8亞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廣泛,之前曾在禽類、馬、犬、豬、海豹等動物中分離到,人類感染尚屬首次[4]。因此,掌握該新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臨床發病特徵、闡明病毒的產生及演化過程、評估病毒的跨種傳播風險對防控本病的發生意義重大。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湖南省長沙市病例的臨床發病特徵進行了分析,調查了患者發病前的活動環境,對患者居住地周邊的活禽市場進行了環境採樣。為對病毒溯源,對2021年1月-2022年4月間中國不同地區家禽中監測到的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進行了系統解析。為評價這種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公共衛生風險,對病毒的受體結合性及受體結構域結構進行了研究,並開展了河南、湖南兩省家禽從業人員的血清檢測。

研究結果

(1)新型H3N8病毒感染人屬於 「溢出性感染」事件

湖南省長沙市病例為5歲兒童患者,表現鼻塞、咳嗽、發熱等典型流感樣癥狀,未出現肺炎等重症表現。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患者口咽拭子檢測鑒定為新型H3N8病毒感染。該患者發病前曾去過居住地周圍的市場,且市場內存在活禽交易攤位,研究人員在活禽攤位的活禽以及環境中均檢測到H3N8病毒陽性樣品,表明帶毒活禽可能為傳染源。通過血清學監測顯示,河南、湖南兩省的家禽從業人員均未檢測出H3N8陽性抗體,表明這種新型H3N8病毒感染人屬於典型的「溢出性感染」事件,尚不具備持續人際間傳播能力。

(2)新型H3N8病毒溯源及病毒演化分析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流感研究團隊通過回溯性調查發現,該新型H3N8病毒最早在2021年12月份廣東省雞群中監測到,隨後中國南方多個省份雞群中均有發現。通過對人源、雞源H3N8病毒全基因測序分析表明,新型H3N8病毒是由歐亞禽分支H3基因、北美禽分支N8基因和G57基因型H9N2病毒內部基因三源重排組成(圖1)。研究團隊前期發現G57基因型H9N2病毒在中國雞群中的優勢流行促成了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的產生(PNAS, 2013),隨後出現的H10N8、H10N3、部分H5N6以及此次發現的H3N8病毒等一系列可感染人的新型禽流感病毒均含有G57基因型H9N2病毒的內部基因,表明G57基因型H9N2病毒通過提供內部基因的方式成為產生新型流感病毒的「母病毒」。特別值得注意的是,H3N8病毒在傳播過程中表面基因(HA、NA)組成相對穩定,而內部基因形成多個不同的進化分支,表明H3N8病毒與H9N2病毒之間存在動態重排現象(圖1),這更利於病毒快速適應不同地區養殖環境,極易在雞群中形成流行。因此,阻斷人感染H3N8病毒,不僅要控制家禽中H3N8的流行,更要控制家禽中H9N2禽流感病毒的流行,防止產生新型禽流感病毒的產生。

作者解讀 | 首例人感染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研究,感染為「溢出性感染」事件 - 天天要聞

圖1. 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產生過程及基因演化

(3)新型H3N8病毒的公共衛生風險與警示

受體結合性是決定流感病毒宿主範圍的關鍵決定因素。研究發現,新型H3N8病毒同時具有禽、人雙受體結合性(圖2. A)。基因分析表明,研究中監測到的雞源以及湖南人源H3N8病毒(A/Changsha/1000/2022)受體結合區域仍為典型禽流感病毒特徵,而河南省人源H3N8病毒(A/Henan/4-10/2022) HA蛋白受體結合區域228位存在兼并鹼基,可同時編碼谷氨酸(G)和絲氨酸(S)兩種氨基酸,其中228位絲氨酸殘基是人流感病毒的典型特點(圖2. C)。晶體結構模擬顯示HA蛋白G228S變異更利於流感病毒與α-2,6唾液酸糖苷受體結合,利於病毒跨種感染人類,表明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之後能夠快速發生宿主適應性變異(圖2. B)。人類歷史上的1968年香港大流行流感病毒就是由H3亞型禽流感病毒引發的,因此需高度重視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對公共衛生的威脅。

作者解讀 | 首例人感染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研究,感染為「溢出性感染」事件 - 天天要聞

圖2. 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受體結合性分析

結論

本研究對H3N8亞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致病特點、病毒的起源、演化及跨種傳播風險進行了分析,有助於人們認識這種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以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同時,研究也證明遷徙候鳥攜帶流感病毒與家禽流感病毒之間的基因重排成為產生新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方式。因此,避免家禽與野禽接觸,改進家禽養殖模式,是從源頭控制新型流感病毒產生的重要措施。END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流感研究團隊是由劉金華教授牽頭成立,團隊以動物流感及其公共衛生為核心研究內容,以服務於社會與產業、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為導向,開展動物流感流行病學、致病與跨種傳播機制、新型疫苗研發等研究工作。團隊依託於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擁有農業農村部禽流感等家禽重大疾病防控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動物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等研究平台,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參考文獻

1.Gao GF, From 「A」IV to 「Z」IKV: attacks from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Cell. 2018; 172: 1157-1159

2.Yuen KY Chan PKS Peiris M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rapid viral diagnosis of human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Lancet. 1998; 351: 467-471

3.Liu WJ Wu Y Bi Y et al. Emerging HxNy influenza A viruses.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22; 12a038406

4. http://www.nhc.gov.cn/yjb/s3578/202204/8dbeadf0efed45b0b2ea22928523e289.shtml

*中文解讀由作者提供,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佈。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 天天要聞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時代工具顯示,約11000年前,人類已踏足如今的蘇格蘭北部。 這一發現表明,史前人類勇敢穿越蘇格蘭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線變幻莫測的險境,向北遷徙的距離遠超此....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 天天要聞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極目新聞記者 榮枚「因聚而變,惟創則新」。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這句充滿力量的話語成為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5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湖北行報道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進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展廳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創之樹」。「勞動者」人形機械人、高產高蛋白宜...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 天天要聞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沉痛悼念陸樹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創面修復中心主任、上海市燒傷研究所原所長,《中華燒傷與創面修複雜志》常務編輯委員,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2日13時05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64歲。陸樹良教授專註於燒傷診療、創面修復及組織再生等學術研究,曾主持國家「...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 天天要聞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在蘭花種植領域,一種看似「跨界」的養護方法正逐漸被蘭友們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促進蘭花生長、增強抗性。這一方法看似神奇,實則蘊含著植物生理學的科學原理。本文將從成分解析、作用機制、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系統闡述阿司匹林在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