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全球人民的關注當中,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駕駛着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
登陸月球第一人
事後許多人表示,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其實這就是美國人在銀幕之後上演的一場鬧劇。
究竟是真是假?中國人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球土壤中得到了答案。
登月陰謀論
對於美國登月是否為真,在天文學界一直沒有爭論,反而是所謂的民間陰謀論者討論得最為激烈。
在陰謀論者看來,登月並不存在,首先在那個年代,美國的技術雖然世界領先,但是仍舊無法達到登月的條件。
美國登月遭質疑
其證據就在於在美國登月計劃之後的很長時間當中,都沒有其他國家能夠登上月球。
當時還處於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的初步階段,載人航天是一項相當精細的工程,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打磨。
由於美蘇航天爭霸的需要,美國不得不上演這樣一出鬧劇,以最逼真的銀幕效果來達到混淆全世界的目的,好讓自己在國際上更有發言權。
其實這一點很好反駁,因為在美國之前,蘇聯已經有技術將狗送入到太空當中。
被蘇聯送到太空的狗
送狗航天的工程,比美國阿波羅11號早了9年,這期間發展到載人登月的技術也不奇怪。
尤其是在航天爭霸的大環境下,美國想要奪得先機,貿然就開啟了載人登月計劃也顯得合情合理。
不得不說美國的運氣也相當的好,載人登月計划進行得很順利。
而且在那個年代,其實蘇聯也已經有了載人登月的技術條件,為何蘇聯沒有成為登月的第二人呢?
美國順利登月
在蘇聯解體之後,一份文件當中道出了真相,其實載人登月是一項巨大的工作,需要耗費幾百億美元的資金。
蘇聯在那個時候恰好處於政治危機當中,即便開啟了一項載人航天的草案,也一直未能實現。
那為什麼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登上月球呢?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技術原因,到如今,有技術登上月球的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其他國家仍舊處於技術開發階段。
中國已有登月技術
其次就是,登月所要耗費的資金實在太龐大了,以至於美國的後續登月計劃在國家財政赤字的情況下不得不停止。
相信,能夠從國家財政當中拿出這筆資金的國家,並不多。
最後就是,人類的載人航天登月計劃還處於初步階段,這項計劃帶來的收益遠遠趕不上前期的投入。
與其拿這些資金送個人上月球去,不如考慮一下如何發展本國的工業,只有國家發展好了,未來才有更多的資金用於航天事業的探索。
載人登月耗資巨大
這也是如今中國和俄羅斯即便有技術,也沒有實施計劃的原因。
土壤陰謀論
從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之後,美國陸陸續續從月球帶回來了382千克的月球土壤,並在全世界分發,顯示自己的大國風範。
陰謀論者就在當中大肆做文章,表示這並不是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而是利用月球隕石製作成的特殊土壤。
美國將這些土壤分發給全球各國,正是證明了美國的心虛,於是向全世界提供證據。
美國取回的月壤岩石
1972年,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美國向中國贈送了1克月球土壤作為禮物。
不得不說美國是真的摳,幾百千克重的土壤,就只給了1克。
也很顯然,美國並不想讓中國在土壤當中研究出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可是一個「寶貝」,當時的科學家將這一克土壤分割成兩半,一半用於收藏,一半用於研究。
月球上的東西都寶貝得很
依靠着這0.5克的月球土壤,科學家們也得到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寫出了14篇論文。
根據這1克土壤的研究,在我國未來的航天事業發展也基本有了定論,可以說1克土壤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它本身的重量。
那麼究竟這些所謂的月球土壤會不會是,隕石製作而成的呢?
我國的科學家們在當時也抱着這樣的疑問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土壤其實都是來自月球。
月壤確實來自月球
因為月球土壤的元素含量非常獨特,當中蘊含著多種金屬元素,而天外隕石在宇宙當中經過長時間的變化,並且沖入地球當中與大氣發生反應,元素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在月球土壤的獲取上,蘇聯在1970年發射的探測器也成功取回,經過美國提供的土壤信息對比,兩者並沒有差別。
還有一點就是,地球上第一顆來自月球的隕石是在1980年發現的,而美國獲取的土壤時間更早。
月球上的土壤
種種原因都在表明,美國載人登月並不假。
腳印消失了?
既然美國載人登月的歷史事件屬實,那麼在月球上的人類「一小步」是否已經消失了呢?
畢竟人類從地球陸陸續續向月球發射了如此多的探測器,可能會對「腳印」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於這一點,其實並不用擔心,別看月球比地球要小,但表面積也有地球的14分之一,相當於四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人類在月球的第一個腳印
想要在如此大的範圍之內精準地降落在一個腳印附近,無異於大海撈針。
而且每個國家探索過的區域都會有標記,只要不是可以針對,別的國家基本都不會去其他國家探索過的區域。
因為已經被人探索過了,自己再探索又有什麼價值呢?
從理論來講人類「一小步」能夠保存1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月球上沒有風力侵蝕。
只有在月球自身演化過程當中,將腳印覆蓋,不過這會經歷漫長的時間。
月球上沒有風蝕
由於月球表面的物質不斷經受高溫的太陽輻射,表層的物質已經塵埃化,當初阿姆斯特朗一腳下去,就像是踩在了鬆軟的泥土上,留下的印記還是非常清晰的。
我國的嫦娥二號執行環繞月球一周的任務順利結束,給我國帶回了月球表面的珍貴圖像。
當中就有阿姆斯特朗的腳印,以及許許多多人類發射過的航天探測器降落和工作後代的足跡。
有力地證明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真實性。
嫦娥二號繞月飛行
為何沒有星星
此外,當初美國登月傳回來的圖片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因為照片當中沒有星星的存在,只有一顆碩大的地球影子。
按照道理來講,應該能夠獲取更加清晰度的星星照片才對,這成為許多人「打假」登月的「有力證據」。
可事實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沒有大氣層,所以圖像不會拍到星星。
在月球上看不見星星
大氣在人們觀測星星的時候起着散射的光學效果,讓人們能夠肉眼觀測到天上的恆星。
月球當中直接受到了太陽的照射,也就是拍照當中的過度曝光,比起星星,太陽的光線是如此耀眼,以至於人們無法很好地拍攝到星星。
所以許多有關太空的電影當中,將飛船後面的背景刻畫成一片漆黑,也並不是導演沒有常識,而是為了模擬正常的人類拍攝環境,給予觀眾最真實的體驗。
飛船的背後漆黑一片
正所謂科學無國界,人類的所有的探索都是在致力於人類更好地發展,大家不能戴着有色眼鏡來看待歷史和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