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自由人——評《玫瑰與蠕蟲》

2022年07月16日01:52:03 科學 1202

就算是從H.G.威爾斯算起,科幻小說中有關人類與外星人接觸的題材已經有了一個世紀之多的歷史了。但這一題材至今還吸引着科幻作家去創作,還吸引着讀者去閱讀。

其中原因之一也許是,現實世界中人類還沒有與外星文明真正接觸過,連一點茫茫宇宙中某個星球上可能有智慧生命的證據都沒有。這就為想像留下非常廣闊的空間(但不知道如果人類真的與地外文明接觸之後,此類題材是否還能得到青睞)。

在科幻作品中,地球與外星文明接觸的結果也基本只有兩大類,和平或是戰爭。也會有少見的第三種,比如克拉克的《與羅摩相會》,高等文明對人類文明不屑一顧。

與外星文明交戰的故事,往往會變成將人類歷史的某些段落、或者作者對歷史規律的總結(如權力爭奪與戰爭不息之類)搬到太空再次演繹的老套。而這一點恐怕在古羅馬琉善《真實的故事》里就寫過了。

最後一個自由人——評《玫瑰與蠕蟲》 - 天天要聞

《玫瑰與蠕蟲》這本2015年的科幻作品也幾乎是類似的寫法。某個文明正在向地球加速而來,對方的目的可以肯定是為了毀滅地球。面對壓力,地球人聯合起來,組建了擁有最高權力的太空艦隊,並且殖民月球、金星等。在擊退了一波進攻後,權力分割,有人想統一太陽系,有人想獨立。而人類文明卻難逃覆滅的命運。

從歷史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新鮮,而統治者的短視、暴戾、虛偽與製造恐怖也是常事。關於這部小說中的歷史重現,讀者甚至可以看到,這些殖民地的官方建築幾乎都遵循了某些民族的神話傳說與二十一世紀前的獨特藝術。比如某個會議廳竟然仿照拿破崙三世的風格進行裝飾!二十五世紀的人還在聽二十一世紀的流行歌曲!這恐怕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誰叫作者的頭銜之一是歷史學博士呢。這些風格上的倒退,或許我們可以用某種災難的副效果來解釋。在強人統治、萬眾一心、生活水平倒退的時代,人們的審美會大幅倒退,而宗教、傳統等勢力則會借勢還魂。

作者的頭銜還有理論物理學學士、人工智能系統開發者。因此,除了歷史重演的看點,書中那些像」解釋性腫塊「一樣的經得起檢驗的技術恐怕是很對硬科幻迷的胃口。

而人工智能系統開發的經驗則為此書中對於銀河系文明系統、文明的進化的構想提供了亮點。這也是這本小說中的重要部分。

在書中,銀河系文明系統是一個超級網絡或者說超級智慧,每個文明是其中的一個大的節點,而這個文明中的每一個城市是下一級節點。其中每個智慧生命則是這個智慧的「肉雞」,作為分佈式運算的終端。

不幸的是,這就是這本小說展現出來的對文明進化趨勢的判斷。人類文明將無法避免地形成一個超級智慧式的集體主義,從而聯入銀河系的大網絡,成為銀河系超級智慧的一個節點。類似的構想其實在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中就已有過,人類意識聯結為一體,最終併入超主。

於是我們看到,這種人類與外星文明交戰的想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思考人類的未來。面對毀滅的命運,人類做出選擇的可能是什麼?還是說人類幾乎沒有什麼選擇。

在《玫瑰與蠕蟲》中,人類其實根本就沒有深入接觸銀河系文明,他們僅有的幾次接觸,也只是與一些代表接觸。也就是題目中的玫瑰與蠕蟲。玫瑰代表的宇宙清道夫想要全面控制人類,蠕蟲提供的方案是找一個代理人統治,同時所有人類的意識中的一部分為分佈式運算提供「場地」。在這兩者的夾擊下,人類文明失守得更快。

對於人類的未來,《玫瑰與蠕蟲》的作者顯然態度悲觀。他的不看好主要發源於當下。書中寫到,「媒介的進步使社會更加一體化,在這樣的社會裡個體的重要性越來越低,結構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現代資訊的泛濫使得每個人的智商都在倒退,個人無法處理如此多的信息,他們開始變得不負責任、缺乏遠見。因而為了能夠人類文明的存續,顯然需要一個藉助科技力量的集體主義超級智慧。

這樣的進化,不只是在銀河系其他文明中如此,在地球受到毀滅性打擊後的幾百年里,一個一直隔絕於其他國家與部落的團體也藉助他們的服務器進化出了集體智慧。

難道人類的未來就只能如此了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人們所推崇的「自由」還有可能存在嗎?這也是作者思考的問題。但答案依然是悲觀的。

作品以在整個太陽系中無足輕重的上尉孔季的選擇結尾。這個上尉感染了玫瑰「病毒」,他明白銀河系超級網絡一定會收編太陽系網絡,但他希望這個與世隔絕的集體智慧能夠與之對抗。而他,則選擇在兩者之間遊走,一仆侍二主,以獲取部分的自由。

如果銀河系文明真的依照如此走向發展,那麼代表人類個體至高價值的「自由」也將消失,上尉孔季便是人類文明中的最後一個自由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作為宇宙第一批星系,銀河系內真的只有人類嗎? - 天天要聞

作為宇宙第一批星系,銀河系內真的只有人類嗎?

作為太陽系的上級,銀河系的演化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天文學家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在分析了銀河系中心區域25萬顆老年恆星之後,目前認為銀河系的年齡在130億年左右,考慮到宇宙誕生也不過138億年,所以銀河系算是宇宙中第一批星系了。
美國學者:美中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 天天要聞

美國學者:美中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薄雯雯 賴紈伶)在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3日主辦的講座上,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主席克利夫·庫普坎(Cliff Kupchan)表示,美中兩國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文在主持講座時表示,推...
278萬篇AI論文背後,中國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貢獻? - 天天要聞

278萬篇AI論文背後,中國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貢獻?

AI 浪潮已經席捲而來,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購聯繫客服,對面接起電話的大概率是 AI 客服,高考結束填志願也有「AI 助手」協助擇校,甚至還能用 AI 來讓照片里的人動起來,讓「麻瓜」們也能享受一把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AI 浪潮的背後,是那些潛心「造輪子」的研究開發者們,不斷探索新的算法和技術,...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低空經濟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日開幕 - 天天要聞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低空經濟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日開幕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啟動7月2日,21架貨運無人機從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起飛,抵達重慶巫山機場,將所載巫山脆李轉運至中國郵政航空波音737全貨機,標誌着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啟動,並首次實現了「空空聯運」。7月2日,貨運無人機在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的脆李果園內轉運巫山脆李。巴渝特色名優...
《自然》雜誌發表中山大學團隊腫瘤耐葯機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 天天要聞

《自然》雜誌發表中山大學團隊腫瘤耐葯機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北京時間7月3日23時,《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主導的科研成果《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是高效的DNA修復和化療耐葯所必需》,至此,困擾醫學界的「謎題」被中國科學家揭開謎底。該項研究首次確認了一種DNA修復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腫瘤化療耐葯中的關鍵調控作用,並創新性...
將「絲滑」進行到底 神十八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全記錄 - 天天要聞

將「絲滑」進行到底 神十八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全記錄

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個半小時,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協同,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這是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階段進行的第16次出艙活動。16時19分,航天員李聰打開問天實驗艙出艙艙門,開始個人首次太空行走。李聰登上機械臂,拆分固定裝置後,搭乘機械臂轉移至接設備點,隨後航天員葉光富將作...
為什麼溫度能夠達到1.4億億億億度,最低僅-273.15度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溫度能夠達到1.4億億億億度,最低僅-273.15度呢?

在宇宙中,有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而溫度也算是其中一個。在我們生活的地方,溫度一般都是在零下30到40攝氏度左右,而在夏天,溫度也就只有40到50攝氏度。但在宇宙的某些地方,溫度卻可以達到1.4億億億億度。這個溫度有多高呢?為什麼溫度能夠
受傷小鳥在草地上撲騰,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天天要聞

受傷小鳥在草地上撲騰,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永富 記者 姜振軍)「草地上有隻鳥好像受傷了,跟普通的鳥不一樣。」7月1日,鹽城市大豐區的海邊,在海上風力發電廠工作的3名工人發現一隻鳥在草地上撲騰,他們合力抓住了小鳥,上網一搜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於是撥打了110報警求助電話。△救助紅隼 大豐警方供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大豐區公安大...
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月球突然消失,地球會發生什麼?

引言月球,作為地球的忠實伴侶,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四十五億年的時光。它以每年大約3.8厘米的速度逐漸遠離我們,但如果有一天,月球突然消失,我們的世界將會經歷怎樣的變化?月球消失後的第一個夜晚,地球上的生物鐘將開始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