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2022年07月03日14:11:02 科學 1898

為了找到除人類以外的高級文明,科學家一直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搜尋着,但生命誕生的條件過於苛刻,以至於直到現在也沒發現外星人存在的確切證據。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但看不到不代表一定不存在,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就曾警告過人類:不要隨意暴露地球的信息,以免招來外星文明。科學家搜尋外星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射電望遠鏡搜尋無線電信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渠道:通過從宇宙中掉落的隕石尋找外星人的足跡。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上世紀九十年代

有人在俄羅斯的盧卡加城市發現了一塊極高品質的隕石,賣了個好價錢,過上了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無數人來到這裡,希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幸運石」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其中真的有人發現了一塊驚為天人的隕石,說它驚為天人並不是因為品質有多高,而是在這個隕石內鑲嵌了一個人類才有的「螺絲」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對這塊隕石進行了化驗分析,結果表明這顆隕石足有三億年的歷史,而螺絲的概念由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2000多年前的提出的,真正造出來已經是18世紀的事了,一顆近代才出現的螺絲鑲嵌在3億年前的隕石中,這意味着在那時已經有造出螺絲的文明了。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這顆螺絲究竟是什麼東西?

難道真的存在外星人或一些史前文明嗎?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三億年前,地球處於地殼運動非常活躍的石炭紀,脊椎動物逐漸擺脫水的依賴,向兩棲動物演化,石炭紀氣候溫暖濕潤,有利於植物生長,隨着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生植物向大陸內部延伸,形成了大規模的森林,是地球罕有的植物世界大茂盛時期。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此時地球的大舞台十分熱鬧,但完全不存在出現文明的可能,那麼這顆螺絲真的是宇宙其他高級文明的傑作嗎?

剛開始發現這顆螺絲隕石的時候,科技水平尚沒有今天這麼發達,當時的人們只能大概檢測出隕石的年代在三億年前左右。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隨着設備的更新換代,科學家有能力對螺絲也進行檢測,就重新對螺絲也進行了成分化驗。一化驗可了不得,雖然這顆螺絲的年代也是三億年前左右,但它成分結果顯示,它居然是一個有機物。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它不是什麼外星產物,也不是地球其他文明的遺留物,而是一種生命體,很快古生物學家找到了這顆螺絲的真身:一種名叫海百合史前生物

百合是一種陸生植物,海百合是不是長在海洋里的百合?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其實不然,海百合是一種長得非常像植物的棘皮動物,從外表來看,它像一個在水中綻放的百合花海百合是一種生活在大海底部的無脊椎動物,身體尾部有許多觸手,這些觸手讓它可以固定在海底和礁石上,不會被暗流帶跑。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推測,三億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在了淺海,一下就砸到了這個海百合,而隕石在穿越大氣時受空氣摩擦,自身溫度極高,海百合當場被砸死並封印在了這個隕石中。

不過海百合至今還未滅絕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目前全球共有620種海百合,它們廣泛分佈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淺海底部,這次隕石種的海百合和現存的海百合形態上有很大差異,科學家進一步發現,三億年前海百合的種類更多,是現在的八倍以上。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石炭紀是生物演化的關鍵時期,眾多生物的祖先在這一時期從水中踏上了陸地,由於石炭紀氧氣豐富,也是名副其實的巨蟲時代,昆蟲的體型大小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氧氣的濃度,越高則體型越大。所以飛在空中的蜻蜓足有一米長,知了翼展後能達到半米長。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過高的氧氣濃度雖然造就了動植物的大繁榮,後期也直接石炭紀的衰敗,大型茂密的森林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植物經過光合作用後把這些二氧化碳轉為營養成分固定在樹榦中,這些二氧化碳一時半會回不到大氣,於是碳平衡被打破,氧氣佔據了上風。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氧氣除了能供給生物生存外,還是極好的助燃劑。於是空氣開始變得易燃易爆,森林大火接二連三,甚至暴露在地表的煤層也能直接點燃,最後石炭紀末期宛如一片火海,海百合的種類也在此時銳減。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地球存在的幾十億年中孕育了無數的生物,人類的現代科技讓我們得以回到過去一窺地球的繁榮歷史。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揭開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回望生物的繁榮與滅絕時要更加銘記敬畏自然,無論科技多麼發達,人類的生存始終依賴於自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