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2022年07月01日00:25:30 科學 1345

提起瘦肉精,大家肯定不會陌生,我國早在1997年就明文規定了禁止在飼料中畜牧生產中使用這種藥物,並且在2011年的「3·15晚會」也曾曝光過這些「健美豬」的違規養殖問題。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然而這些明知對人體有害的瘦肉精,對於不法養殖戶來說「誘惑力」太大了,只需在飼料中添加一點瘦肉精,豬肉的瘦肉率就能提升一個檔次,所以在2021年的「3·15晚會」上再次曝光了河北滄州青縣存在部分經銷商販售「瘦肉精」羊肉問題,可見我國對瘦肉精的「零容忍」態度。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不過,一方面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禁止瘦肉精,而一貫注重「食品質量」美國卻依然選擇使用「二代瘦肉精」,還在2020年的時候光明正大的向台灣地區出售使用「二代瘦肉精」的豬肉,那麼,這「二代瘦肉精」為何物?對人體的傷害大不大?為什麼美國不顧食品質量問題依然使用呢?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瘦肉精就是美國發明的

瘦肉精,是一大類藥物的統稱,其作用就是進入動物體內後可以改變營養代謝方式,抑制脂肪的積累,促進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實現提高瘦肉率,比較常見的瘦肉精有鹽酸克侖特羅、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等,而我們常說的「瘦肉精」,指的就是鹽酸克侖特羅。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1963年,美國氰胺公司首次合成鹽酸克侖特羅,最初這種合成物是用來給哮喘患者使用的,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Cyanamid公司意外發現,動物在一定劑量的食用鹽酸克侖特羅之後,會出現生長速度加快、脂肪儲存量降低的特點,於是1984年鹽酸克侖特羅首次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豬、羊的養殖中,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時,歐美國家較高的食品質量要求下,消費者拒絕食用肥肉,這一購買傾向影響下,加速了鹽酸克侖特羅的使用範圍,「瘦肉精」一詞開始出現。然而廣泛使用之後,一系列問題也隨之顯現,1989年-1990年間,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美國相繼出現大量食用鹽酸克侖特羅中毒的事件後,美國開始禁止鹽酸克侖特羅的使用。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但瘦肉精所帶來的客觀經濟效益太過明顯,美國養殖企業並不打算徹底拋棄這一「利器」,於是作為鹽酸克侖特羅的替代品,萊克多巴胺,在2000年被美國 FDA 批准作為新型飼料添加劑,開始以「二代瘦肉精」的身份繼續活躍在養殖企業中。

萊克多巴胺作用機理和鹽酸克侖特羅類似,均為β-腎上腺受體激動劑,但是它的特點是毒性小、代謝快,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瘦肉率更高,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在13.5%的動物體蛋白質水平下,使用20mg/kg萊克多巴胺的個體瘦肉率提高了5.46%。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二代瘦肉精」的利益陰謀

萊克多巴胺雖然毒性小,但是在過量攝入後依然會出現中毒的癥狀,世界上已經有160個國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萊克多巴胺,但是美國卻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論證。

萊克多巴胺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主要通過尿液和膽汁以原成分排出,經過多項動物實驗,美國等肉類出口國認為,萊克多巴胺在動物體內的代謝速度非常快,導致肉類中的積累量不足以達到致人中毒的劑量,並制定了肉類殘留量10-30ppd的標準,允許在市面上銷售。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這裡我們可能會問,美國的消費者難道不知道萊克多巴胺的毒性嗎?

然而我們忽視了兩點問題:第一,美國是全球豬肉出口大國之一,生產的豬肉絕大多數被出口海外,本國消費的豬肉量非常的少;第二,萊克多巴胺主要通過腎臟和肝臟代謝,在豬身體的不同部位殘留量差別很大,美國人不吃豬下水,而內髒的殘留量遠高於肌肉。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至於這些關於驗證萊克多巴胺毒性的動物實驗,數據就更加的令人質疑了,因為目前大部分的實驗數據還都是那些萊克多巴胺生產公司提供的,曾經一項人體實驗數據更加的令人質疑,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僅有6人,並且其中一名志願者還因為身體不適提前退出,這樣的實驗得出的「安全」結論,也就是那些願意相信的人才會相信吧。

我國對「二代瘦肉精」的打擊力度

瘦肉精在我國引進的歷史並不算光彩,1987年,瘦肉精「促進生長,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在我國的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那個本土豬瘦肉率低的年代,瘦肉精的出現無疑解決了當時我國豬肉產能不足的難題,引進瘦肉精的科學家還因此多次獲得國家獎項。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至於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清楚了,1997年我國就禁止了瘦肉精的使用,但根據不完全統計,在禁止之後的1999年-2005年間,我國有大約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豬肉中毒,對於「二代瘦肉精」萊克多巴胺,2002年就已經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2011年全面禁止生產和銷售萊克多巴胺。

被多國禁止的「二代瘦肉精」,美國為何依然使用?基本都出口了 - 天天要聞

作為豬肉消費大國,2021年我國的豬肉年產量5296萬噸,豬肉進口量在371萬噸,因此我國對進口豬肉啊安全性檢測非常嚴格,在2019年查出來自加拿大的一批豬肉含有萊克多巴胺殘留,我國立即暫停了與加拿大的肉類貿易。

目前我國的進口豬肉主要來自西班牙、巴西、美國等國家,美國也意識到中國對豬肉安全的嚴格把關,要求養殖企業不再使用萊克多巴胺,以求可以出口到我國,只是每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豬肉比例僅佔10%左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