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2022年06月26日06:30:04 科學 1118

細菌,即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類細胞核無核膜包裹,只存在稱作擬核區的裸露DNA的原始單細胞生物。主要由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等部分構成,且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大小在0.5~5μm之間。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但據美國《科學》雜誌官網報道,由美國一研究小組在24日發行的《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發現了最大長度可達2厘米的巨大細菌。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這種巨大的細菌要比大多數細菌大 5000 倍。這種差距就像是一個人遇到另一個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的人!這真的是「發現」不是「發明」?這麼大也能算細菌?怎麼長這麼大的?

乍一看,試管中略顯渾濁的液體像是一勺雨水,裏面充滿了樹葉、碎片,甚至是更輕的不明絲線。但實際上,在培養皿中,漂浮在葉子碎片上方的絲線,是肉眼可見的單個細菌。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這種細菌本身是由瓜德羅普島安的列斯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 Olivier Gros 於 2009 年在加勒比地區的紅樹林沼澤中發現的。在發現時,海洋生物學教授 Olivier Gros 正在尋找利用硫產生能量的細菌。

然而,當他將他的沼澤水樣本倒入培養皿時,他發現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東西。肉眼可見的細細的「粉絲狀」線在樹葉和泥土上方飄蕩。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上圖:瓜德羅普島紅樹林中的採樣點視圖

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研究人員使用熒光標記、X 射線電子顯微鏡和基因組測序等手段,對這種不尋常的有機體進行了一些研究,驚訝地發現它是一種硫氧化原核生物,並將其命名為大號硫珠菌(Thiomargarita magnifica)。

當然,大號硫珠菌既然是原核生物,那麼被稱為細菌也的確名副其實。而且在近日,研究人員還於《科學》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揭開了這種巨大細菌的體型突破理論極限大小的秘密。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大號硫珠菌為什麼能長這麼大?

眾所周知,當細胞逐漸長大,體積增加的比例要比表面積增加得多。這樣,當細胞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質膜的表面積就不適應細胞進行內外物質的交換,細胞為了維持一個最佳的生存條件,必須維持最佳的表面積,從而限制了體積的無限增大。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同時,一些重要的分子在細胞內的拷貝數是很少的,當細胞體積增大時,這些分子的濃度就越來越稀釋,一些重要的生化反應需要一定的濃度才能進行,所以細胞內分子濃度也就成了限制細胞體積無限增大的另一個因素。但大號硫珠菌卻擁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解決以上限制體型大小的問題。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細菌屬於原核生物的一種,其遺傳物質漂浮在體內,而沒有被膜包裹。但大號硫珠菌的DNA卻被裝一個特殊的膜中,只不過還是不同於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因此,大號硫珠菌仍是原核生物。

緊接着,研究人員就決定,將這些微小的細菌細胞器稱為「pepins」(指的是在西瓜或獼猴桃等水果中發現的小種子)。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由於大號硫珠菌有更多的膜可供使用,所以它可以分配製造ATP(三磷酸腺苷)的蛋白質機器。而ATP則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來源,是細胞內能量傳遞的「能量通貨」,負責儲存和傳遞化學能

而其他細菌內部沒有膜,因此放置 ATP 生成機器(ATP 合酶)的唯一位置是包裹整個生物體的細胞包膜。所以比起大號硫珠菌,其他細菌很難將能量傳輸很遠,進而限制了大多數細菌細胞的大小。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此外,限制大多數細菌體型的另一個因素,是它們的體積必須能夠翻倍才能分裂成兩半實現繁殖。 而大號硫珠菌卻只需要,簡單地分離出自身的一小部分以產生子細胞,就能實現繁殖,因此體型不受這一因素限制。

並且,大號硫珠菌的基因組比其他細菌豐富得多,有11,788 個基因,而普通原核生物只有 3,935 個基因。

發現細菌之王?美國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這麼大還能叫細菌嗎?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巨型細菌的發現讓我們意識到,人類對於微生物大小的認知存在偏差。也許可能還有其他巨型細菌,就隱藏在我們的周圍,躲在我們的眼皮底下,而還沒有被我們發現。

#美國科研團隊發現2厘米長巨大細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 天天要聞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現代快報訊(記者 謝喜卓)最近,有不少準備乘坐EU2231航班的乘客,都收到了來自成都航空「核酸檢測」的短訊提示。7月4日,成都航空客服回應現代快報記者稱,這是一條誤發的短訊,乘客收到之後可不用理會,本意是想發送攜帶充電寶的提示。乘客提供的相關短訊顯示,成都航空發送的內容為:「您預訂的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至廣...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 天天要聞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畢業典禮上與父親打視頻電話的溫暖男孩,轉身在故鄉洪水中揮汗清淤。從珍視親情到守護鄉梓,林進標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續記錄下這個男孩在家鄉救災的身影,並向中國記協「我在現場」欄目來稿,講述報道經歷體會。我在現場丨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6月24日,貴州持續強降雨,洪水漫灌榕江縣...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 天天要聞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序言:192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年來,千萬個背影,同一種仰望。江蘇各級工會始終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圍繞黨的綱領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前赴後繼、奮勇拼搏,艱苦奮鬥、建功立業,譜寫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 天天要聞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如果你在暗處拍照時,不小心得到了這樣一對血紅色的瞳孔,那麼,恭喜你!圖 | scienceabc因為這個紅色是眼球後方血管的顏色,能通過瞳孔一眼看到紅色的血管,表明你眼睛裏透光的部分非常清澈通透,血管的顏色也沒有異常。為什麼相機能拍下紅眼但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 天天要聞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日前,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標誌着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在中試階段取得了決定性成功,也預示着該技術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關鍵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