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2021年10月06日23:52:06 科學 1237

近日,廣東省發佈了新一輪帶量採購的名單,某生物製劑(單抗)赫然在列...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我們都在猜測胰島素可能是第一批進集採的生物製劑,結果,利妥昔單抗拔得頭籌,成為首批進入帶量的單抗


利妥昔單抗的原研,就是羅氏大名鼎鼎的美羅華,由羅氏子公司基因泰克原研,1997年美國FDA批准上市,1998年歐洲獲批,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是第一個用於治療癌症的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注射液上市以來,給羅氏製藥貢獻了將近千億的銷售。也與赫賽汀、安維汀並稱為羅氏三駕馬車。


美羅華的歐盟專利期早就在2013年2月就過期,美國專利也在2016年9月份過期。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大概有30餘種利妥昔單抗在準備上市。

國內利妥昔單抗的情況

終於還是來了,某單抗進集采了 - 天天要聞

國內目前利妥昔單抗由羅氏、復星、信達「三分天下」。信達由於是今年5月31日才上,所以市場份額並不是很大,但人家價格優勢擺在那裡,目前也在積極擴充團隊。復星/復宏漢霖的漢利康自從上市就是奔着美羅華去的,目前原研有的適應症它全部獲批,2019年賣了1.5億元,同年。羅氏賣了23.55億元。2020年,漢利康出廠量為72萬支,零售價為1398元/支,年銷售額約10億,復宏漢霖分得2.883億元,並獲得許可權收入1040萬元。2021年上半年漢利康(利妥昔單抗)獲得銷售凈利潤分成為人民幣2.222億元(漢利康由江蘇復星團隊負責銷售),授權許可收入520萬元。反觀,美羅華一直在受到仿製品的衝擊,除了已經上市的漢利康、達伯華以外,神州細胞、海正生物、嘉和生物等也在來的路上,號稱價格屠夫的天晴也來了。


其實,仔細看這個集采名單,不僅僅有生物製劑的單抗,還有獨家產品生長激素、「流感神葯」奧司他韋等,還有目前沒有涉及的血製品領域等,這是不是也在傳遞者什麼信號呢?


利妥昔單抗(美羅華)集采已經來了,那麼拼刺刀的PD1/L1還會遠嗎?或者說,全民集采還會遠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葛世榮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聘任葛世榮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此前,葛世榮擔任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葛世榮個人簡介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榮在黑龍江礦業學院(現黑龍江...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佈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