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2021年08月17日12:56:35 科學 1902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BIG 正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及 ICON 合作,從人類體驗的角度出發,研究長期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將可能為新的火星地方建築(Martian vernacular)奠定基礎。

Bjarke Ingels 的工作室 BIG 正同建築技術公司 ICON 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通過 3D 打印 技術建造火星模擬棲息地阿爾法火星山丘(Mars Dune Alpha)。

這個 158 平方米的棲息地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建造,由 BIG 和 ICON 負責開發,旨在幫助人類為火星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BIG 公布了阿爾法火星山丘的模擬圖

四名志願者將在阿爾法火星山丘長期居住,通過模擬預期的火星生活體驗,幫助 NASA 深入了解可能在長期太空任務中影響到宇航員的身體和心理挑戰。

BIG 公司的合伙人 Kai-Uwe Bergmann 在一篇 Instagram 帖子中寫道:「BIG 正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及 ICON 合作,從人類體驗的角度出發,研究長期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將可能為新的火星地方建築(Martian vernacular)奠定基礎。」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該結構將由3D打印完成

阿爾法火星山丘目前正由 3D 打印技術建造。由於缺乏所需的建築材料,3D 打印是建造外星棲息地的首選技術。

3D 打印使用的建造技術叫做 Vulcan。這是 ICON 的一種 3D 打印系統,使用的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波特蘭水泥 Lavacrete 混合物。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該結構目前正在美國的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建造

建成之後,該結構的一側將成為四名志願者的宿舍,可經由位於建築中心的共享生活空間進入。另一側則是工作站、醫療站和食品種植站。

ICON 公司表示,天花板的高度會出現變化,確保每個房間在視覺上的獨特性,「避免讓空間過於單調,或令志願者產生疲憊感」。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該結構使用到的是ICON開發的Vulcan 3D打印技術

每個房間都將配備可定製的照明、溫度和聲音控制開關,以及固定和可移動的傢具組合,住宿者可以自行調整布局並進行個性化的內部裝飾。

ICON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Jason Ballard 表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為逼真的模擬棲息地。」

「阿爾法火星山丘主要服務於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即為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的生活做好準備。我們希望儘可能地開發出最真實的模擬環境,幫助人類實現邁向太空的夢想。」

「3D 打印模擬棲息地向我們進一步說明,3D 打印建築技術是人類在地球上以及去往月球和火星生活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Ballard 補充道。

BIG 公司的創始人 Bjarke Ingels 表示:「我們正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 ICON 一道,從人類體驗的角度出發,研究長期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通過研究該棲息地獲得的數據,將直接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長期探索任務標準提供信息,因此也有可能為新的火星地方建築奠定基礎。有了阿爾法火星山丘,我們距離成為多行星物種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將探索3D打印在外星居住應用的可能性

阿爾法火星山丘是為支持美國航空航天局空間技術任務理事會(STMD)而建造的。該理事會是宇航員健康和性能探索模擬(CHAPEA)的一部分。

宇航員健康和性能探索模擬,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的一系列為期一年的火星表面任務模擬,旨在為未來太空任務的奠定基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為將於 3D 打印建造的阿爾法火星山丘內部進行的長期任務研究招募志願者,該任務將於 2022 年秋季開始。該任務將模擬火星登錄任務可能遭遇的種種挑戰,如設備故障、通信延遲和模擬太空行走等。

BIG、NASA等造模擬火星房子,人類真的準備好去火星生活了嗎? - 天天要聞

該項目是宇航員健康和性能探索模擬(CHAPEA)的一部分

BIG 和 ICON 目前也在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開展「奧林匹斯項目」(Project Olympus),主要探索如何利用月球表面的材料在月球上創建 3D 打印基礎設施。

BIG 並不是第一家通過開發建築支持太空生活的建築工作室。2015 年,Foster + Partners 就提出一個能容納四名宇航員的火星定居點計劃。該定居點可由半自動機械人通過 3D 打印技術建造,建築材料則是火星上的土壤和岩石。

近期,SOM 建築工作室和歐洲航天局(ESA)合作設計了一個月球定居點,並將其恰如其分地命名為月球村(Moon Village)。該方案由一系列相連的充氣艙構成,可作為科學研究中心使用。

本文轉自Dezeen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 天天要聞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宇宙裏面最可怕、危險的是什麼,在看過老劉的《三體》後,很多人對那片黑暗開始有了很大的恐懼,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研發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乾旱區生態保護……他們奮戰在科研一線,矢志創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我國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正式啟航 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