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2021年03月22日22:12:10 科學 1193

科幻電影里的飛船為什麼可以隨意懸停、瞬間移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反重力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叫重力,物體的重力程度取決於其質量,質量越大,重力越大,重力越大,引力就越強。簡單地說,重力就是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引力,無論是天體還是粒子。重力也是宇宙的四大基本力,其他的分別是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

而反重力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的一本科幻小說中,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某種科技手段,使得某個區域的引力場消失,或者使某個有質量的物體不再受到引力場的影響,反重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科幻片里那些漂浮的房子、汽車和飛船了。

而牛頓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體的懸浮都必須通過給另一個物體施加作用力而受到反作用力,這樣說來,如果真的存在反重力這種逆天的操作,牛頓的棺材板是不是壓不住了?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20世紀2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湯森德·布朗的發明家就聲稱發明了一種可以控制重力的電子裝置,這些技術後來被歸為靜電力引起的氣流變化,來漂浮物體。到了90年代,一位俄羅斯的研究員尤金·波德克列諾夫也聲稱,旋轉的超導體可以減少引力效應,但他的實驗從來沒有被成功複製過。

有很多人認為美國空軍、美國海軍和美國宇航局已經秘密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並且將一些不明飛行物的目擊事件歸結到所謂的反重力裝置上,但這些也僅僅都是謠傳,並沒有實際證據。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那麼,反重力真的可能存在嗎?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認為重力就是一種時空扭曲,具體表現為時空的收縮,那反過來,時空是膨脹的話,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反重力的時空?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就觀測到,所有的星雲都在互相遠離,而且離得越遠,離去的速度越快,證明了宇宙本身就在加速地膨脹,這就說明,整個宇宙是反重力的。這就和我們的認知相互矛盾,這是不是就證明,反重力確實存在呢?

如果真的控制了反重力,我們能幹什麼?

最直觀的就是,我們的房子、車子都可以漂浮起來,甚至可以建出懸浮城市。控制反重力,可能還意味着可以控制重力勢能,獲得無限能源。反重力可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不需要觸碰,就可以控制你想要的東西,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隔空取物。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真正的反重力是無視重力,無視質量的,和磁懸浮一類的東西還是有區別的,磁懸浮列車雖然沒有摩擦力,但也需要很大的力量把列車拉起來,讓它產生速度,停車時也需要強大的力量來讓列車停下來。

也就是說,反重力讓慣性消失了,沒有慣性,理論上來說,就不存在交通事故。利用反重力,我們也可以避免一些毀滅性災難,比如說小行星撞地球這些。

但說到底,目前「反重力」的原理沒有人能說清。

民科出生的EM引擎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比較接近反重力技術的是EM引擎。它真正的名字叫Electromagnetic Drive,直譯為中文應該叫「電磁驅動」,有時也被叫做「電磁噴射引擎」、「無燃料EM引擎」。或者「無工質微波推力器」。

相較於傳統依靠火焰噴射的引擎,EM引擎是依靠電磁波來產生推進力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讓光子微波在密閉的錐體內部反彈,從而在錐體較細的一端產生推力,推動宇宙飛船向前飛行。

但從牛頓的運動學第三定律來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任何運動都會產生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而EM引擎的設想是不會向外噴射任何廢料,所以,在EM引擎提出後,很多人把它當做引人發笑的民科。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但NASA一個專註推進器裝置的研究團隊進行了為期8天的實驗,實驗數據顯示,在28瓦的電力刺激下,產生了30-50微牛的推力,儘管推力很小,但確實是存在的,這一結果石破天驚,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意料。

到現在為止,沒人能給出其背後原理的正確解釋,NASA在2014年的論文里也明確表示,並不對這個機器的原理做任何闡述,只單純提供實驗數據。

也有很多人將EM引擎與《星際迷航》等科幻作品裏的「曲速引擎」聯繫起來,而比較主流的可靠猜測是,EM引擎實際上受到的推進力是來自量子真空的虛粒子,虛粒子短暫地存在,不斷產生又迅速消失,所以真空也並不是真的真空。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EM引擎真的變成現實,那將會對整個航天業產生空前絕後的影響,因為現階段的航天器都是需要攜帶大量的沉重燃料才能飛上外層空間,燃料沒了,航天器也就不能再運行。

而EM引擎不需要任何燃料,它只需要太陽能,就可以在外層空間慢慢積累速度,最後達到極限速度飛到外星球。

據估算,如果把EM引擎作為宇宙飛船的核心推進器,那麼飛往月球只需要4小時,到火星是10周,到半人馬座,只需要100年,不要嫌長啊,要知道,按照我們現階段的技術,要飛到半人馬座可是需要數萬年的。

如果人類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地球會變成什麼樣?EM引擎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你覺得EM引擎可信嗎?或者說,有一天我們真的能攻克反重力技術嗎?

這裡是宇宙天文館,記得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