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戰怎麼吃?江門家長收藏這份攻略提升孩子「戰鬥力」

進入5月,

高考也悄然進入倒計時。

對考生而言,

儘快調整到最佳考試狀態至關重要。

而家長作為孩子「考前健康管理員」

孩子的飲食問題

自然成了他們心頭的大事。

那麼,備戰高考期間該如何合理安排飲食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中醫經典科主治中醫師范琪琪提醒,考生在備考期間切不可盲目進補,也不要過量飲用提神飲料,同時要保證充足睡眠、注重營養均衡,並適度運動

盲目滿足食慾不可取 或傷脾生濕

范琪琪建議,家長要根據考生的體質來搭配飲食。比如,脾虛的考生,這類孩子容易出現腹脹、乏力的癥狀,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像冰飲、沙拉等就要盡量少吃,可適當多吃小米、山藥等食物;心火旺的考生,即容易長口瘡、失眠的孩子,要遠離辛辣燒烤類食物,不妨多飲用蓮子百合湯。

此外,范琪琪特彆強調,考生進食應遵循七分飽原則,過飽易耗氣血,飯後睏倦反而影響複習效率。

高考餐並非肉越多越營養 合理葷素搭配是關鍵

很多人覺得高考期間,給孩子多吃肉就能補充營養,提高學習效率。但范琪琪指出:「大魚大肉並不等於高效補腦,反而可能導致濕熱困脾!」她建議,高考餐應堅持葷素搭配,按照肉蛋類30%、穀物蔬菜70%的比例進行配餐。「五穀為養」,穀物是飲食的根基,肉類則可優先選擇「清補肉」,例如魚肉、鴨肉等。

功能性飲料、保健品真的能提升「戰鬥力」?

一些家長寄希望於功能性飲料和保健品來提升孩子的「戰鬥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范琪琪表示,這些產品雖可能讓人一時亢奮,但往往會透支元氣

為幫助考生保持良好狀態,范琪琪搭配了幾款中醫茶飲:

若想提神醒腦,可選擇薄荷菊花茶,用3g薄荷搭配5朵菊花沖泡,既能疏肝明目,又不會損傷陽氣;西洋參3片加5g麥冬泡水,具有抗疲勞的功效,能氣陰雙補,預防虛火;用10g酸棗仁和5g茯苓煮粥,則有助於安神助眠

考前三餐食譜推薦 遵循中醫三餐法則

按照中醫早餐溫陽、午餐益氣、晚餐安神的三餐法則,范琪琪為大家推薦了高考三日的食譜搭配

第一天

早餐:南瓜小米粥(健脾)+核桃芝麻包(補腎)+水煮蛋

午餐:清蒸鱸魚(補腦)+香菇炒青菜(清腸)+紫米飯(養胃)

晚餐:蓮子豬心湯(養心安神)+蒜蓉西藍花(疏肝)

第二天

早餐:紅棗桂圓粥(補血)+玉米山藥糕(健脾)

午餐:番茄牛肉羹(補鐵)+涼拌木耳(清肺)+糙米飯

晚餐:百合炒蘆筍(清心)+茯苓山藥排骨湯(祛濕)

第三天

早餐:燕麥牛奶粥(潤腸)+枸杞蒸南瓜(明目)

午餐:黃芪烏雞湯(益氣)+清炒藕片(健脾)+雜糧飯

晚餐:桂圓小米粥(助眠)+芹菜百合(降火)

范琪琪還給出了考前飲食的四點禁忌

忌突擊進補,人蔘、鹿茸易致上火流鼻血;

忌嘗鮮試毒,海鮮、野生菌等易過敏食物堅決不碰;

忌寒熱交攻,火鍋配冰飲最傷脾胃;

忌湯水過量,考試當天早餐少喝粥,防頻繁如廁。

高考飲食並非「葯膳大戰」,

關鍵在於以平和的飲食滋養孩子的身心。

范琪琪提醒廣大家長,

由於個體體質差異較大,

如果孩子存在嚴重失眠、

消化不良等問題,

及時就醫,進行辨證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