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曉美 丁燕飛
「家父當時病情複雜且危急,在您精湛的醫術、果斷的判斷和團隊默契的配合下,歷經11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恢復遠超預期!」5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衛東的辦公桌上,一份紅紙打印的感謝信與定製水晶獎盃並置而立。這是73歲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術後一個多星期時,家屬送來的心意。21日,當老人患病以來第一次用還有些顫抖的手舀起米湯時,家裡所有人都激動落淚。
今年2月,家住黃岡的陶先生在年夜飯桌上首次出現吞咽梗阻癥狀,元宵節後做ct檢查提示食管中段腫瘤,胃鏡活檢確診為鱗狀細胞癌。病情進展迅猛時,嚴重時老人連一口水都難以下咽,家屬輾轉多方就醫,得知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衛東團隊擅長此類手術,便立即慕名前來。「兩次化療像坐過山車!」陶女士回憶,首次新輔助化療後腫瘤縮小了,但第二次化療效果未達預期。
陶先生入住中南醫院後,胡衛東團隊緊急會商,果斷決策,須立即實施手術。作為湖北省醫師學會機械人學組組長,經驗豐富的胡衛東主任結合老人實際情況,決定採用機械人輔助胸腔鏡手術。「機械臂能在狹窄胸腔內完成毫米級操作,這是傳統腔鏡難以實現的。」團隊主治醫師魯銳介紹,這樣也讓手術更精準、安全。經詳細溝通、情緒安撫,陶女士對治療方案十分認可,也消除了焦慮。「機會可能只有一次,我們選擇完全信任胡主任團隊。」陶女士說。
5月12日,胡衛東主刀,宋從寬醫生配合,手術順利完成。術後,陶先生平安回到普通病房。食管術後護理也非常關鍵,為此,團隊也精心制定了一套護理方案,經一個多星期的治療照護,陶先生恢復良好,術後第8天,當他成功喝下術後第一口米湯時,病房裡響起了掌聲。「賀學宇護士長她們很細心,錄了很多視頻,教我們怎麼做,護士比鬧鐘還準時。」恢復良好的陶先生回憶,每次夜間咳嗽,管床護士總會第一時間出現,指導正確的咳痰姿勢,醫生團隊每天兩次查房必查引流液顏色,連細微變化都要記錄。
22日,老人的女兒將一封感謝信和一隻定製水晶獎盃贈送給了胡衛東,她說:「醫生護士教的是方法,給我們傳遞的是希望!感謝你們給了我父親第二次生命!」據悉,中南醫院胸外科機械人手術位居湖北前列,至今已讓眾多患者受益,回歸正常生活。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