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天天坐辦公室,腰也疼得不行,可我同事跟我差不多年紀,她也坐着,怎麼就沒事?」一位外貿跟單員邊扶着腰邊說著疑惑。
她才36歲,每天工位坐着寫郵件、處理訂單,回到家也沒做什麼重活,可腰總覺得酸脹僵硬。
她懷疑是椎間盤出問題了,也換了人體工學椅,站立辦公也試過一陣,但效果不大。她以為是「坐太久」的鍋,卻沒意識到,有些習慣,比久坐更有破壞性,而且每天都在重複。
很多人談到腰疼,第一反應就是久坐。確實,坐姿不正、時間太長會讓腰椎受力集中、核心肌群退化,這是常識。
但問題是,現代人生活里,不光是坐的時間多,更關鍵是別的一些動作,在無形中拉扯、扭曲、壓迫了腰部結構,造成長期損傷卻毫無察覺。
真正讓腰部結構一步步失去穩定性的,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殺傷力的小動作。
睡覺這件事,本應該是身體放鬆修復的時候,可一旦選錯床墊,這個恢復過程立刻變成摧毀過程。太軟的床墊,會讓腰部陷進去。
人在躺下時,骨盆是一個天然的支點,如果腰部下陷,脊柱就會彎曲,整個腰椎懸空的狀態導致局部肌肉持續繃緊,無法放鬆。一晚下來,肌肉不僅沒恢復,還會比白天更疲勞。
研究顯示,睡在軟床墊上的人群,腰背部肌電圖放電時間顯著高於中硬床墊,意味着肌肉始終處在緊張狀態。
特別是側睡時,下沉感更嚴重,脊柱的生理曲度被破壞,長期下來,腰椎間盤承壓位置發生偏移,風險反而比白天工作時還高。
有人以為睡得軟點舒服,其實只是短暫的陷落感讓身體有「放鬆」的錯覺。真正舒服的床,不是你一下陷進去動彈不得,而是能托住腰椎生理弧度,提供穩定支撐的那種中等硬度。
這點在中老年人身上表現得更明顯,肌肉量減少,骨骼支撐能力下降,床墊選錯帶來的代價是每天的修復期被偷走,積累着成為結構性改變。
穿鞋這件事也不該被輕視,尤其是高跟鞋。腰疼和穿高跟鞋之間的關係,不只是一個「鞋跟高度」的問題,而是整條後鏈肌肉的張力變化。
高跟鞋抬高腳跟,讓重心前移,小腿後側肌群處於持續收縮狀態,為了維持身體平衡,骨盆會自然前傾,腰椎被迫加大弧度。
這個變化不會只在腳下完成,它會通過筋膜系統傳導到脊柱、肩背、頸部,最後集中在腰部形成應力集中點。
更重要的是,穿高跟鞋改變的不止是靜態姿勢,連走路模式也會被重塑。腳步變小,步幅縮短,骨盆擺動受限,臀肌參與度下降。
這意味着支撐核心穩定的主力肌群參與減少,腰部的負擔只能靠深層小肌肉來扛。
時間久了,這些肌群被過度消耗,而腰椎穩定性卻在悄悄消失。很多女性明明沒有扛重物、運動過度,卻出現腰部無力、僵硬甚至刺痛,很可能問題出在腳下。
說到重物,最直接的破壞力來自彎腰搬東西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在搬家、搬水、照顧孩子、掃地時非常常見,但做法錯了,腰就成了主力而不是輔助。
人彎腰時如果膝蓋不彎、核心沒收緊,幾乎所有的重量都壓在腰椎中段,尤其是L4、L5節段。
這部分本就是椎間盤突出高發區域,一旦在沒有準備的狀態下承擔負荷,很容易造成椎間盤壓力超過承受閾值,進而破裂或向外突出。
很多人並不會當下就感到疼痛,問題在幾天後才出現,這也讓人誤判「不是搬東西造成的」。事實上,腰椎結構是逐層受壓逐步塌陷的過程。一次錯誤的搬運可能是壓垮穩定性的「最後一擊」。
特別是那些已經有腰部隱痛、活動受限的人,隨意彎腰搬東西無異於在傷口上加砝碼。
正確的搬法是蹲下、膝蓋帶力、核心收緊,但這個動作在生活中幾乎沒人會堅持做,因為它費勁、不順手、不自然。但就是這個「不自然」,才能保護你本該強健的脊柱。
比彎腰更隱蔽的,是單手提重物。這個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極其頻繁,拎水、提包、拿箱子、遛狗等,幾乎都習慣用一隻手操作。
問題在於,單手提物會造成重心偏移,骨盆發生不對稱旋轉。腰椎會以代償的方式保持平衡,也就是說,一邊肌肉必須收縮,一邊必須拉伸,才能讓身體保持直立。
這種不對稱的負荷,在短時間內不會感覺異常,但時間久了,脊柱兩側肌肉張力差變大,導致結構性偏斜,進而帶來腰椎旋轉錯位,形成一種不完全脫位狀態,臨床表現就是一邊酸一邊痛、久站易疲勞、早起發僵。
研究中有個有趣發現,經常右手提重物的人,左側腰部肌肉發生代償性增厚,而右側椎旁肌則出現退縮性萎縮,這種結構失衡本身就會引發慢性疼痛。
更糟的是,一旦形成結構傾斜,運動時所有負荷都偏向一側,損傷將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不少人做了很多理療、按摩、牽引,但沒改掉單手提物這個習慣,修復效果總是反覆,很難穩定。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這些習慣往往被誤認為是「日常動作」,而不是傷害源頭。人對自己身體結構的認知非常有限,更習慣把癥狀歸咎於明顯行為,比如坐太久、站太久,卻忽視了這些「微動作」才是真正讓身體結構失衡的元兇。
身體的損傷不是一次性形成,而是累積性退化。脊柱並不會在一次錯誤姿勢中就崩潰,但它會在成千上萬次錯誤重複中慢慢變形,直到哪天你起床一轉身,忽然覺得「咔」的一聲,才意識到問題有多深。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李振,孫武權,沈國權,等.基於CNLBP發病機制探析筋骨平衡推拿治療隔代照料老人腰痛的診療思路[J].頸腰痛雜誌,2024,45(04):6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