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楊寶峰兩會期間提出,為保護龍江人民的生命健康,必須加強寒地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我國寒地省份主要有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區域,寒地地區獨特的氣候因素使該地區居民鈉鹽攝入多、飲酒量大、熱量攝入多、缺乏適度運動、並有短期跨氣候帶南北遷徙的習慣。
楊寶峰指出,寒地人群更易肥胖,高血脂、高血糖比例較高,而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心源性猝死、心肌缺血和腦卒中等重大心血管病發病率也遠高於其它地區,嚴重威脅人民健康,桎梏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面對我省城鄉居民長期高鹽、高糖、高脂的飲食習慣及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現狀,急需開展寒地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機制、治療藥物及臨床干預策略研究,因此,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闡明寒地心腦血管病發生的規律、特點、機制並發現治療新靶點,提出寒地心腦血管病防治新策略
通過開展人群隊列研究,建立組學數據庫與功能分析平台,系統揭示寒地心腦血管病流行病學特徵,提出增進寒地心腦血管病人群健康生活習慣的新措施。從合理飲食搭配、運動干預以及心理疏導和預防宣傳等方面制定科學准測和干預策略。通過高通量測序、人工智能、多學科交叉技術手段,闡明誘發寒地心腦血管疾病的分子新機制,發現疾病早期預警分子及治療新靶點。
開展寒地心腦血管疾病新型藥物及生物治療研發
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平台,加強與省內葯企合作,針對疾病治療新靶點,從核酸藥物、肽類藥物、抗體藥物及中藥等領域開發新型寒地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哈爾濱醫科大學寒地心血管病全國重點實驗室積極致力於心腦血管病基礎及應用研究。自主研發的大明膠囊、康欣膠囊、蓋中蓋、粘連平、菊龍飲等多種新葯及漢方葯,取得較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心腦通為本團隊和黑龍江紅豆杉葯業聯合研發20餘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治療腦中風的創新生物藥物。
心腦通為缺血性腦卒中的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治療藥物,目前已完成臨床三期實驗。該藥物具有高藥效、低劑量、低毒副作用的特點,開創靶向抑制內源性凝血途徑生物製劑用於抗血栓治療新領域。目前,世界範圍內尚無相關靶向治療藥物上市,該藥物為全球首個專屬作用於凝血因子Ⅷ的靶向葯,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上的抗凝即出血風險。是全球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上的重大突破,將帶動我國生物藥物的發展。團隊正對該藥物進行心梗、術後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多適應症研究。
建立寒地心血腦管系統疾病臨床診斷、防控治療體系
制定符合寒地人群的重大慢病防控指南,目前寒地心血管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已牽頭和參與制定《中國寒冷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診斷及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等心血管臨床診療指南10餘項。未來將進一步結合流行病學及基礎研究,建立寒地心血腦管系統疾病臨床精準診斷及早期防控體系,多維度提升臨床對重大心腦血管疾病的綜合管控能力,全面提高我省心腦血管疾病診療水平。
楊寶峰委員的提議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相關工作已經開始逐步推進,旨在為龍江人民提供更全面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控和治療方案。(記者 石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