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你有沒有想過,作為一個高血脂患者,是不是肉類的香味一沾就要跟健康說再見?是不是每一塊放進嘴裏的肉,都像是在往血管里添堵?
或者換個說法,高血脂是不是等於一輩子都和肉說拜拜?有時候,患者聽到一句「你這病得少吃肉」,心裏就立刻畫了個等號:全戒!
但問題來了,是不是所有的肉都對高血脂人群不友好?如果不是,那麼哪些該碰,哪些不該碰,怎麼選才是明智之舉?
想要把問題搞清楚,咱得先了解一個事兒:高血脂可不是單靠藥物控制的,它跟日常飲食脫不了關係,而肉類作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處理得當的話,不僅能滿足味蕾,還能幫助改善健康狀況。
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肉分種類,脂肪也有好壞,這其中的學問,比表面看上去複雜多了,到底是因為吃錯肉讓血脂飆升,還是挑對了肉卻被誤以為有害呢?
不過,咱先別急着下定論,也別急着推翻肉類的「罪名」,光靠「感覺」和「聽說」是絕對不行的,還是得憑藉經驗和實際案例來說明問題。
做了多年醫生,我接觸過的患者不計其數,有因為無知而踩坑的,也有因為科學飲食而成功逆襲的,而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聰明地吃肉。
油脂爆表的五花肉
五花肉這東西,甭管燉着吃還是煎着吃,香味那叫一個撲鼻而來,多少人對它愛得深沉,但是,高血脂患者千萬別碰它。
為啥?因為五花肉的油脂含量實在是高得離譜,五花肉里的油脂主要是飽和脂肪酸,而這東西攝入過多就容易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壞膽固醇」。
壞膽固醇一多,血管壁就會變得黏乎乎,慢慢地形成斑塊,最後可能把血管給堵個結實。
之前有個患者,是個特別愛做飯的大廚,他的拿手菜就是紅燒五花肉,每次家裡聚餐,他自己吃得最多,結果呢?
不到40歲,血脂飆得像坐火箭,後來檢查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超標了一倍多!
醫生讓他徹底戒掉五花肉,半年後複查,血脂終於有所下降,這件事說明五花肉對高血脂患者來說,壓根就是「定時炸彈」,再饞也得忍住。
腌制肉製品
臘腸、火腿、培根這些腌制肉,平時看着貌不驚人,吃起來還挺下飯,但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這些東西不光是油脂含量高,關鍵是裏面的鈉含量也超標得厲害。
過量的鈉會增加血壓,而高血壓往往和高血脂是「難兄難弟」,一旦湊到一塊兒,心腦血管的風險直接翻倍。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一個開的士的司機患者,他因為工作原因,常常沒時間吃正餐,就喜歡囤些臘腸和培根在車上,餓了就拿出來啃兩口。
短短兩年時間,他的血脂高得離譜,還搭上了血壓的問題,最後不得不提前停工治療,這事告訴我們,腌制肉不僅讓血脂升高,還容易給心血管系統帶來雙重壓力。
脆皮烤鴨
說起脆皮烤鴨,多少人腦海里立馬浮現出那油光鋥亮的鴨皮和滿嘴流油的滋味,但高血脂患者要知道,鴨皮里的脂肪含量高到讓人瞠目結舌。
而且,這種經過烤制的肉類,在高溫烹飪下還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這可是對血管健康最要命的東西,不僅能升高壞膽固醇,還能降低好膽固醇,直接把血管折騰得不堪一擊。
我有個患者,是個美食博主,他每周都要試吃各種烤鴨,短短几個月,他的體檢報告就亮了紅燈,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同時爆表,醫生直接勒令他戒掉所有油炸和烤制食品。
內臟類食物
內臟類食物,比如豬肝、鴨腎、雞心,看着好像營養豐富,價格還便宜,但高血脂患者最好敬而遠之,為啥?
因為這些東西的膽固醇含量極高,而且它們的脂肪類型也不利於血脂控制,更糟的是,內臟類食物容易讓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堆積,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
我碰到過一個建築工人,他平時工作累,喜歡喝點小酒,吃點豬肝下酒,結果年紀輕輕的,就因為嚴重的高血脂進了醫院。
醫生告訴他,內臟類食物對他的身體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這麼一看,內臟類食物雖然貌似「實惠又補」,但對高血脂患者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黑洞」。
反而越吃越好的——深海魚類
高血脂患者可別以為肉類全是敵人,像三文魚、鯖魚、鱈魚這些深海魚,富含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DHA和EPA,對降低壞膽固醇和提高好膽固醇有明顯的好處。
我之前接診過一個退休的老師,她有多年高血脂的問題,但她特別愛吃魚,尤其是深海魚。體檢結果顯示,她的膽固醇水平比其他高血脂患者要穩定得多。
深海魚的好處不光在於脂肪酸,它們的蛋白質含量也高,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烹飪方法簡單,比如清蒸或者煮湯,既美味又健康,對高血脂患者來說,這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最後總結一句,吃肉這事兒,高血脂患者不用完全戒掉,但一定要吃得聰明,別讓錯誤的選擇加重負擔,而是用科學的方法享受美味,保護血管。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高血脂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徐蘇玲.凝血功能指標對老年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下腔靜脈濾器留置並發血栓形成後綜合征的預測價值,中國老年學雜誌,202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