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急腹痛,竟是動脈血管瘤破裂丨急診室里的健康警示

  男子急腹痛,竟是動脈血管瘤破裂

  急腹痛是急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診斷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危及生命需高度警惕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石玉 王希

  最近,一男子因劇烈急腹痛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竟是動脈血管瘤破裂。

  急腹痛是急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據統計,急診患者中約30%是以腹痛為主,約25%的急腹痛需要緊急處理。15%~40%的人患過腹痛,其中較嚴重的疾病引起的腹痛占所有腹痛的50%以上。急性腹痛的特點是起病急驟、病因複雜、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有些腹痛如果診斷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將產生嚴重後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不能掉以輕心。

  急救故事

  急腹痛?後腹膜發現一個巨大血腫

  近日一個深夜,市民林先生(化名)因劇烈腹痛,到長沙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當時,林先生除腹痛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常規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然而,在體格檢查中,醫生感覺到了異常,於是建議到普外中心一病區(肝膽外科)住院治療。

  肝膽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熊立新臨床經驗豐富,通過對其緊急、細緻的體格檢查和詳細的病史詢問,綜合分析各項檢查結果後,診斷出患者存在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可能,而且情況異常兇險。熊立新立刻為林先生聯繫ct檢查,以進一步確診。果然,接診醫生在患者後腹膜發現一個巨大血腫,正是一個動脈血管瘤破裂所致。此時,熊立新收到病房急報,患者出現心率增快、血壓下降。

  診斷明確,時間就是生命。在得到患者和家屬的同意後,熊立新馬上組織多學科團隊搶救,與死神賽跑,手術室迅速做好手術準備,輸血科緊急送來血液。進手術室時,患者病情迅速惡化,已出現昏迷、休克性血壓,隨時有可能心跳停止。重症醫學科負責人、副主任醫師黃康參與搶救,麻醉科迅速插管,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可通過介入手術,僅用2分鐘找到出血部位,迅速進行止血處理,不到10分鐘就止住了出血。看到患者的血壓逐步上升,醫生們緊揪着的心才逐步放下來。

  術後,患者轉入重症醫學科做進一步治療,並在第二天蘇醒過來,第三天開始進食和下床活動。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熊立新表示,腹痛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膽囊結石、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消化道穿孔等,少見的有腸扭轉壞死、動脈瘤等破裂的情況。這些疾病都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損害,特別是動脈血管瘤破裂出血,死亡率達40%。因此,如果出現急性腹痛癥狀,切勿拖延,需立即到醫院就診。

  專家解讀

  腹痛由多種原因造成,注意區分

  腹痛一般由多種原因造成,以下這幾種常見的腹痛,熊立新提醒,要謹慎對待。

  右腹部刀割樣疼痛。急性膽囊炎引起的疼痛,位置是在肚子右邊,像刀割一樣的疼痛,一陣一陣發作,發作時沒有預兆,劇烈的疼痛讓患者難以忍受,可能還伴隨着噁心、嘔吐、發熱,部分患者會有右肩膀的放射痛。急性膽囊炎經禁食、抗炎、解痙等保守治療後,病情常可緩解;若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會繼發化膿性膽囊炎、膽囊穿孔等,危及生命。

  大吃大喝後的腹痛。胰腺炎是突發性的,起病急、癥狀重,常出現在吃大量油膩食物或大量飲酒後,疼痛一般位於腹部的中上部,有時候會向腰部、背部放射。輕症胰腺炎沒有併發症,重症胰腺炎會造成胰腺膿腫,還可能導致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注意到是,重症胰腺炎死亡率極高,如果不早期控制住,死亡率為40%~50%。

  轉移性右下腹痛。闌尾炎,一般疼着疼着還會換地方。發作部位可能在臍周,數小時內疼痛可轉移至右下腹,也就是闌尾所在位置。它的特點是,疼痛一旦轉移到右下腹,就不會轉移了,會持續加重,咳嗽、行走、按壓闌尾部位都會有明顯的痛感。而且多數患者會出現發熱,初始為低熱,隨着病情惡化可能出現高熱。闌尾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穿孔、闌尾周圍膿腫、腹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損害身體健康並危及生命。

  陣發性絞痛。腹部出現一陣陣的絞痛,並且像打滿了氣一樣的脹,有的患者還會嘔吐,不排大便也不排氣,整個腸子像被堵住了一樣,有可能患上腸梗阻。造成腸梗阻的病因較多,常見的有便秘、炎症、機械性的梗阻(腸外壓迫、腸套疊、腸扭轉、糞塊異物梗阻),還有腸道腫瘤等。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腸道穿孔、腸壞死、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腹部有鼓包,劇烈疼痛。腹股溝疝發生嵌頓時,在腹股溝、陰囊部出現疼痛性包塊,或原疝塊突然增大、變硬,不能還納入腹腔。疝氣本來不疼,有時會有往下墜、酸脹的感覺,但如果發生了嵌頓,患者就會劇烈疼痛,還會出現嘔吐、停止排氣、停止排便等腸梗阻的癥狀。如果發生嵌頓的是腸管,它被持續卡着,腸子就會因為沒有血液供應而壞死,後果嚴重。

  圖說健康

  從飲食作息等來預防,勿自行用止痛藥

  出現腹痛怎麼辦?平時如何預防腹痛?熊立新表示,要從飲食、作息、情緒、體檢等方面來進行預防。

  合理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做到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減少高脂肪、辛辣食物的攝入,以降低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和胰腺炎的風險。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發生。

  規律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長期心情緊張和焦慮。通過適當的放鬆和娛樂活動,緩解壓力和疲勞。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疾病和風險因素。對於存在腹痛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

  及時就醫。出現腹痛癥狀時,應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切勿自行使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