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後疼痛誰之錯《經方三十六講》解傷寒條文(088)

導讀:人體疾病是複雜的,所以臨床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同癥狀,如何把這些癥狀歸入對應的臟腑經絡,從而探尋疾病的真正發病因素,是解讀傷寒的重要任務。本章節,我們看看醫聖仲景傷寒條文中的「小便後陰疼」的原因所在。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088

傷寒條文中,涉及錯誤發汗後出現身體異常的條文較多,但較難理解的,還是本條文,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患者作為「汗家」,究竟是什麼形式的出汗,是氣虛性出汗,還是內熱性出汗,或者是營衛不和導致的出汗?從使用禹餘糧治療來看,其甘寒特性,切中的病機是內熱性汗出,並考慮這種內熱是陽明系統之熱。

其次,我們來看「小便已陰疼」該如何解釋?患者小便前無陰部疼痛,小便後出現陰部疼痛,可見這種疼痛與水液有一定關係,從這個角度講,患者陰津匱乏是重要原因。陽明經熱,耗損人體津液,再加上發汗丟失陰津,故而出現小便後陰部疼痛。

第三,患者恍惚心亂的病機是什麼?精神情緒異常,原因眾多,但從臟腑經絡的角度看,與心包有較為密切的關係。從《經方三十六講》一書中知道,陽明系統包括心包、胃,其中心包包括心包臟病與經病,心包臟病多見到陽熱時多兼有便秘,情緒躁動,而心包經病多數是一種津虧神亂。因此,本條文所講的恍惚心亂,與心包經功能異常有關係。

通過本條文學習,我們知道面對經常出汗的人群,使用發汗藥物時需要高度警惕,防止出現陽明系統的心包經病,同時也明白了小便後陰疼,以及情緒恍惚煩亂,與心包經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