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病人,身上大多有4個特徵,現在知道還不晚!

一個60歲的老人因為口乾和多飲多尿到醫院就診,完善檢查後明確為2型糖尿病,一聽自己罹患了糖尿病,患者一下子變得悲觀和焦慮起來,他非常清楚,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一旦確診就需要長期與之鬥爭,再加上糖尿病有很多併發症,越想越害怕,以致患者驚恐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

的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特別悲觀,甚至把糖尿病看成是不死的癌症,覺得得了糖尿病以後,肯定會有併發症的出現,一旦出現併發症,就意味着離死亡不遠了,問題來了,糖尿病真得那麼可怕嗎?

作為醫生,要告訴大家的是,雖然醫學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一種能徹底治癒糖尿病的方法,但這並不意味着糖尿病沒有治療方法,目前研發了很多能用來降糖的藥物,包胰島素及其類似物、磺酰脲類促泌劑、二甲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噻唑烷二酮類衍生物促敏劑、苯茴酸類衍生物促泌劑、GLP-1受體激動劑、DPP-4酶抑製劑等。

大家可以看出,其實能用來穩定血糖的藥物還是很多的,除了用藥之外,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有利於血糖的平穩下降,只有糖尿病患者能把血糖控制在一個標準的範圍內,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長期帶病生存的。

雖然老年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但是不要因此灰心,更不能自暴自棄,很多糖尿病患者其實完全可以活過80歲,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

也就是說,能活過80歲,其實已經超過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了。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病人,身上大多有這4個特徵,現在知道還不晚!

1、心態特別好

相對於疾病,更可怕的往往是悲觀的心態,一個人一旦悲觀,就會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就可能自暴自棄,這樣下去,就算不是大病也變成大病了。

相反,心態好的老人,由於更開朗和樂觀,他們對什麼都看得很開,即便確診了2型糖尿病,也時刻都往好處去想。

心態好的老人,更能正視疾病,接受疾病,也更願意配合醫生去積極治療。

2、按時規律服藥

很多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以後,沒過幾年,各種併發症就都出現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程度就是沒有按時規律服藥,導致血糖居高不下,糖尿病就是這樣,你越重視它,越積極控制好它,越不容易出現併發症,一旦你忽視,那麼可能用不了多久時間,併發症就來了。

糖尿病併發症一旦出現,逆轉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差,壽命縮短,可能並不是糖尿病本身造成的,很大程度是糖尿病併發症造成的。

3、能管住嘴

糖尿病控制的好不好,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如果飲食習慣不好,通俗點說就是管不住嘴,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糖尿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這些習慣包括長期高糖和高脂肪飲食,如果確診了糖尿病,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的食慾,依然想怎麼吃就怎麼吃,那麼血糖是不可能控制很好的。

4、能邁開腿

確診糖尿病後,醫生都會建議積極運動,原因很簡單,運動有助於消耗多餘的熱量,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這些都對血糖的平穩下降有幫助。

可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不聽醫生的話,他們一天到晚不是坐着就是躺着,與此同時,還吃得特別多,還不願意用藥控制血糖,試問血糖怎麼可能平穩呢?

糖尿病是一種無聲的殺手,一天兩天的高血糖不會引起任何癥狀,但一年兩年的高血糖,就不一定了,可如果聽醫生的話,即便到了60歲確診糖尿病,只要能把血糖控制的很好,那麼活到80歲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