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心跳知道?研究發現:心跳每多1次,平均壽命或少4個月

老話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烏龜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長壽的象徵,目前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蓋戳認證為最長壽的烏龜是一隻叫喬納森阿爾達布拉象龜,壽命長達189歲。

有人認為烏龜之所以這麼長壽,是因為它的心率跳得夠慢,約為20-30次/分鐘,那假如人的心率慢一點,會不會也更長壽呢?

一、心跳每多1次,平均壽命或減少4個月?

有種說法稱,人一生的心跳大約固定在30億次左右,當心跳的總數是恆定時,心臟每分鐘跳得越快,壽命就會相應地縮短。對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陳清勇表示,確實有不少研究表明,人的心率與預期壽命成反比。

我國台灣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就曾做過一項相關研究,分別對近200萬份體檢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健康人平躺5分鐘後的心跳,應保持在60次/分鐘左右,超過70次就屬於偏快的範疇,心跳每多1次,平均壽命就會減少4個月。

對此,溫啟邦解釋,人一生的心跳大約是25億次,心跳過快就會加重心臟負荷,這很可能是造成減壽的原因。

無獨有偶,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上的研究指出,每分鐘心率加快5次,與心衰、死亡風險增加13%相關,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鐘。

心跳過快除了會影響心臟健康之外,還可能會增加老年痴呆風險。

2021年12月,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官方雜誌在發表的一項研究,對來自瑞典的2147名年齡為60歲的老年人進行了12年的追蹤隨訪,結果發現,相較於60~69次/分鐘的受試者,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鐘的受試者,與痴呆症風險增加55%相關,這種風險獨立於心血管風險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郭藝芳表示,如果長期心跳過快,超過了100次/分鐘,排除生理性原因的影響後,需要警惕可能是心律失常、貧血、甲亢、心衰以及心肌炎等疾病所致。

二、心跳太慢也一定是好事,最好控制在這一範圍

靜息心率的高低在可一定程度上可反應心臟健康與否,既然心率過快會影響壽命,那心率越慢是否代表着越長壽呢?

人的正常心率範圍應在60~100次/分鐘,根據最新標準,當心率<50次/分鐘就屬於竇性心動過緩

心跳過慢會導致全身臟器供血不足,容易有心悸、胸悶、食欲不振以及氣緊等癥狀,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威脅生命,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輔助心跳。

心動過緩出現在運動愛好者、體力勞動者身上,比如運動員的心率可能會在40-50次/分鐘,正常人在睡覺時的心率也會放慢,可能在40次/分鐘。

如果是生理性的心動過緩,一般無需進行治療。但如果身上伴有頭暈、乏力、暈厥等癥狀,則要及時就醫。

心血管王醫生刊文表示,目前正常的心跳範圍是60~100次/分鐘。但一些罹患冠心病、心梗、心絞痛、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將心率控制在60次/分鐘左右最佳。

三、5個小妙招,讓心率在合理範圍內慢下來

心率的快慢和日常的一些生活細節相關,做好這些事或能幫助讓心率降下來。

1、多吃兩物

鉀元素豐富的食物:如橙子、南瓜、黃豆以及香蕉等食物,這些食物內的鉀元素較為豐富,而鉀可起到抑制心肌興奮性、幫助排出多餘鈉元素,穩定血壓,對減輕心臟負擔有好處。

鎂元素豐富的食物:如穀物、莧菜、蘑菇以及豆類食物,鎂對心肌細胞能起到抑制作用,幫助讓心臟節律變慢,對心臟的舒張和休息有好處。

2、健康生活

熬夜、吸煙飲酒、情緒不穩定、飲用濃茶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容易讓心跳出現異常,要及時改掉。

3、控制體重

肥胖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容易引起心率異常出現,日常要通過飲食、運動等來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4、調節心情

穩定的情緒可以讓身體內環境保持穩定,而暴躁、緊張、生氣等不良情緒會促進心率加快。

5、規律運動

運動對鍛煉心功能有很大的好處,開始運動時建議從低強度的開始,等到身體逐漸適應後再逐漸加大強度,切不可勉強自己。

心跳與健康之間有很重要的關聯,日常要多關注心跳,發現異常後及時就醫。但一些由於生理性因素所致的過快、過慢,也無需過分緊張,實在不放心的可以去醫院做個系統性檢查,不要自己嚇自己。


參考資料:

[1] 《痴呆風險竟藏在心率里!隨訪12年的研究發現,60歲及以上老年人靜息心率≥80次/分鐘與痴呆症風險增加55%有關丨臨床大發現》. 奇點網 2021-12-17

[2] 《官方認定「心動過緩」的標準,心跳慢到什麼程度要看醫生?》. 生命時報 2021-08-17

[3] 《心跳有個「安全範圍」!心臟專家划出3條不能跨過的「紅線」》. 生命時報 2020-12-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