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十佳典型案例——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推行「婦科腫瘤多科綜合管理診治」就醫模式

婦科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因此,加強婦科腫瘤的防治,提高婦科腫瘤的早診早治和生存質量,是醫院的重要任務。為實現2030年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健康管理,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結合實際情況,成立了「婦科腫瘤多科綜合管理診治平台」,該平台項目實現了對婦科腫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蓋「發病前階段」「腫瘤初次治療規範化管理階段」和「腫瘤複發治療規範化管理階段」等環節,整合多學科資源,為婦科腫瘤患者提供更為科學、全面、有效的診療服務。



構建多科綜合管理新模式


1.打造立體化「號源交叉預約」模式。通過建設婦科腫瘤多科綜合管理診治平台,將平台內各相關學科有機有序地串聯起來,打破專業間、醫生間門診複診號源互約通路,平台內專家可根據患者進一步就診需求實現平台內跨專科、跨專家複診號源交叉預約,滿足患者多專業就診需求,建立切實可行的號源互約模式,確保就診的延續性。



2.打造多學科mdt診療模式。平台確定婦科腫瘤各病種mdt時間及團隊人員,根據患者需求多學科集中討論治療方案,不再「散作滿天星」,而是「聚是一團火」,切實提高診治效率。


以病人為中心,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1.篩查高危人群。加強對健康人群的防癌科普宣傳工作。開展婦科腫瘤篩查,開設婦科腫瘤遺傳諮詢門診,利用宮頸細胞學、高危hpv檢測、陰道鏡檢查、婦科超聲、ct、mri等方法,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症。



2.腫瘤初次治療規範化管理階段。組建婦科腫瘤專業化mdt團隊,根據患者的個人身體狀況和疾病指南,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利用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全球及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等多種手段對腫瘤進行規範化治療,並提供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如營養指導、心理支持、生活方式改善等。同時,藉助病理診斷、分子分型和基因檢測等技術,為患者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和為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此外,對出現絕經相關癥狀的患者進行生活指導和健康管理,提供激素或非激素治療,改善絕經相關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為年輕有生育需求的婦科腫瘤患者提供生育力保存技術。醫院還注重患者的護理和康復工作,通過開展傷口造口護理、深靜脈血栓管理、快速康復外科等措施,減少併發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患者康復後通過健康檔案和風險評估系統,定期追蹤患者的病情,指導複診。


3.腫瘤複發治療規範化管理階段。通過定期進行影像學和生化檢查,及時發現並評估腫瘤的複發和轉移情況,並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預後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採用二次減瘤術、再次化療、靶向治療、全球及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等方法進行救治。此外,醫院還建立了婦科腫瘤患者的微信群和志願者服務平台,為患者提供線上線下的心理支持、信息交流和互助服務。



4.全病程管理體系。創建全病程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健康檔案、定製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專業團隊遠程在線諮詢、複診管理、追蹤隨訪、健康教育、線下就診、住院綠色通道等,腫瘤患者在完成初次治療後即有相應輔助部門/科室提供後續隨訪及康復,按期提醒患者複查,確保每一位患者不因「就醫」問題而中斷診療。


主要成效


截至目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腫瘤一體化平台已收治婦科腫瘤病人9627人,收治病種前三為卵巢惡性腫瘤、子宮頸惡性腫瘤及子宮內膜惡性腫瘤。9627個患者中2679人接受了手術治療、6948人接受了放化療,共計完成mdt診療110例次,平台交叉預約挂號達85315人次,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延續性治療及全病程個性化管理。通過以上工作,醫院希望能在「婦科腫瘤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取得成效,提高西南地區婦科腫瘤的早期診斷率和5年生存率,降低複發率和死亡率。





編輯: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