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國常見的避孕方式
避孕套是最常使用的短效避孕方式。它是一種膜狀物。主要是通過隔離男性器官和女性器官的直接接觸,讓男性精子留在避孕套里,而不能通過性行為進入體內來達到避孕目的。
在16世紀的歐洲,由於殖民主義的擴張和航海文明的興盛,哥倫布的水手在美洲大陸染上梅毒,又帶回了歐洲。這種疾病靠性行為傳播。醫生為了阻止這個疾病的傳播,用亞麻布製成套子,套在男性身體上,隔絕性接觸,這形成了最初外國避孕套的雛形。
而在17世紀的國外,英國人發現用羊的盲腸製成一種膜套,套在男性生殖的器官上,在歡好時使用,可以有效的減少懷孕概率。英國人剪下一段盲腸,晒乾後用油脂軟化它,然後妥善保存。這就是國外最早期的現代避孕套。
這種羊腸避孕套的優點是薄透,富有彈性,能夠很好的貼合。但是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它需要精巧的製作技術以保證它不破損,很難量產獲得,一開始只有貴族階級上層才能使用,後來慢慢的歐洲合法的聲色場所也開始採用。人們很珍惜它,通常使用一次不會立刻丟棄,而是會用清水洗凈,放置,等待下次使用,一直到使用破損後,才會丟棄。
後來到了19世紀,乳膠材料被研發出來了。人們突發奇想,這種輕薄透氣的材料,不是正適合用於製作避孕套嗎?在1883年,一個荷蘭人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個乳膠避孕套。這一廉價易得的一次性產品問世,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人們又發明了液體乳膠避孕套。日本的岡本株式會社第一次提出003型號的避孕套,這種號稱厚度只有0.03毫米的避孕套,很快在東南亞地區流行起來。也因此,日本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選擇使用避孕套避孕。到目前為止,歐洲亞洲地區仍然廣泛使用避孕套這種短效避孕措施,避孕成功率可以達到98%。
同時,外國人還會用避孕藥物來達到避孕效果。通常分為口服藥和內服藥。口服藥又分為以下三種: 短效避孕藥、長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
我們先說說短效避孕藥,在國外,這是一種已經普及的安全避孕方式,約有40%的女性選擇使用它避孕。避孕成功率可以達到99%。女性通過口服短效避孕藥,不僅可以避孕,還可以用來治療痛經等婦科疾病。
以美國的Orsythia為例,女性在月經的第五天開始口服,連續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服用21天,然後停葯7天。它以28天為一個使用周期。她通過孕激素和雌激素讓女性身體不產出卵子,這樣以來精子自然就無法和卵子結合。
而長效避孕藥的原理和短效避孕藥一樣,也是通過激素讓女性身體不排出卵子。不同的是,它的作用時間更長。最初的一個月需要服用兩片,在月經開始後第五天吃一片,過二十天後再吃一片。第二個月開始,每個月就只需要吃一片,就可以形成一整個月的避孕效果。
緊急避孕藥,是指在事後72小時內吃的避孕藥。它的成分是左炔諾孕酮,一種類似孕激素的合成激素,它會欺騙子宮處在懷孕狀態,這樣就不會排卵。
內置避孕藥,外國常用的是曼月樂環。據統計,在歐洲有超過200萬的育齡婦女使用曼月樂環來進行避孕。
曼月樂環目前由德國的拜耳公司生產,是一種宮內節育系統。它是一個放置在子宮裏面的T型裝置,裏面帶有抑制激素,它可以通過每天分泌少量的激素讓子宮分泌宮頸粘液,這樣精子無法穿透粘液和卵子結合,就能達到避孕效果。
這項避孕裝置放置簡單,而且避孕時間可以長達五年,避孕效果可以達到99.9%。因此,歐洲許多女性都願意選用。
而在歐洲的美國加拿大則常用結紮手術進行避孕。
結紮分為男性結紮和女性結紮。在醫學上,男性結紮是通過把男性輸精子的管道封鎖,讓其不能隨意流出,以達到避孕效果。女性結紮同理,把輸卵管結紮後,卵子不能順利產出,這樣就可以避免懷孕。
根據聯合國2012年統計發現,美國每年約有30萬的男性選擇結紮來避孕,約佔避孕方式比例的17.4%。截至到2022年,這個數字已經上漲到50萬人。在新加坡和加拿大選擇男性結紮的比例則更高。
男性結紮屬於外科手術,手術時間大約在10分鐘到30分鐘,對人體傷害小,恢復快,沒有後遺症。而且如果術後又想要懷孕,可以選擇復通手術。因此歐美人們對於這種避孕方式接受度很高。
二、一些落後避孕方式對人體的危害
在非洲某些部落里,現在還實行着最落後的避孕措施。男性在和妻子翻雲覆雨後,會把他們的妻子用麻繩吊起,用棍棒打擊她的腹部,讓液體流出,來達到避孕的效果。這對本來就虛弱的女性傷害很大,不僅會傷到表層肌肉,而且可能造成內臟損傷出血,甚至脾臟大破裂。同時,這項避孕措施的成功率也很低,幾乎沒有作用。
同時隨着醫學研究的深入,一些年代化避孕產物也逐漸被淘汰了。比如上環。這裡的環不是指曼月樂環。而是不含激素的金屬節育環。它是一種銅製的環型物體,曾經一度十分流行。它通過銅殺死精子,來達到避孕效果。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研究和醫學的發展,發現這類節育環容易造成女性月經不調,腰部酸痛。如果長期不取出,還會造成和宮內壁粘連內嵌、節育環上移進入腹腔等現象。這對女性身體很不友好。因此,這項避孕工具已經被逐漸取代了。
正如上圖的病例,就是節育環在人體長時間不取出,發生嚴重位移,最終只能通過外科手術將它去除,對女性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傷。
現在隨着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避孕的重要性,避孕也有許多誤區需要我們引起注意。
三、常見的避孕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體外排出精子就可以避免懷孕。
早在中世紀就有學者提出可以中途終止性行為來達到避孕。但實際上,這並不能完全避免懷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精子是通過男性的尿道口排出的,在這個狀態下,有一部分精子已經排出,當性行為過程中,它們就會進入女性身體,而不是你控制它們排出時它們才排出。因此,體外排出不能避免精子完全進入女性體內,自然也就不能完全避孕了。
誤區二,安全期不會懷孕。
所謂的安全期,是指一個月中女性身體不排卵的日子。通常是在月經前後五天。因此,有人覺得這個時期進行性行為是安全的,不會導致懷孕。其實不然,女性一個月排出一到兩顆卵子,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下,這是時間是不能完全固定的。
同時,卵子在女性體內可以存活一到兩天,精子在進入女性身體後可以存活三到五天,甚至一個星期。它們還是有概率結合成受精卵的。因此,安全期並不「安全」。
誤區三,哺乳期可以不採取避孕措施。
眾所周知,在分娩結束後,女性就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哺乳期。這個期間,哺乳女性身體會產生一種叫泌乳素的物質,來分泌乳汁,這種物質會抑制身體雌激素的分泌,從而停止月經和卵子的發育,來達到抑制排卵。有些人覺得這個時期不需要採取避孕措施。這其實是錯誤的觀點。
哺乳期的泌乳素分泌量對於每個人來說不一樣的,這也存在個體差異性。如果媽媽選擇半母乳餵養半奶粉餵養,母乳量的變化,也會影響泌乳素的分泌。當泌乳素不足時,可能產生雖然停止月經了,也正常排卵的現象。
因此,哺乳期也應當採取合理的避孕措施來避免懷孕。
四、怎麼正確安全避孕?
了解了這些常見的避孕誤區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學會正確使用避孕手段。
在使用避孕套時,需要注意選擇合適大小的尺寸,保證套子和器官完全貼合,同時保障套子的完整性,防止產生的液體的外漏。並且在性行為時需要全程使用,不要在中途才使用。這樣才能保證避孕效果。
當女性服用避孕藥,需要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態,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再服用。最好選擇傷害最小的短效避孕藥。建議不要漏服,並且每天在相同的時間段服用。以達到比較好的避孕概率。
如果要選擇長效避孕藥,在停葯時建議不要立刻停葯,而是選擇吃短效避孕藥過渡一個月,這樣可以防止月經紊亂,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男性選擇結紮作為長期避孕措施時,在結紮手術後,建議仍然使用避孕套等避孕措施。在隨後的至少兩次精子存活檢查中,確定沒有遺漏後,再取消其他避孕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確保避孕效果。
參考資料:
[1]歐美三國的成功經驗:男性結紮如何成為普遍的自願選擇 婦女研究從論 2015-05-15
[2]金屬節育器部分嵌頓行宮腔鏡取出26例體會 臨沂醫專學報 2001-05-30
[3]哺乳期仍要避孕 家庭醫學 199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