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今釋——中風歷節病 第9條

9.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脈經》此條接於上第八條弱即為肝句下。

謂寬弛而不能收攝,謂疲弱而不能植立。古人謂酸入肝,肝主筋。咸入腎,腎主骨,故其言如此。然過食酸咸,實未見有筋緩、骨痿者,存而不論可矣。斷泄字不可解,《金鑒》以為斷絕之訛雲。營氣不通者,血循環障礙也。衛不獨行者,體溫不能適當傳達也。體溫隨血液以傳達全身,血循環障礙,則體溫之傳達亦受障礙,且營氣不通,則營養不足,衛不獨行,則機能衰減,於是組織中體液缺乏,淋巴液來源不足,故曰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也。

《傷寒論》平脈篇林億注云:四屬者,謂皮、肉、脂、髓。成注同。四屬不得營養,故身體羸瘦。兩足距心臟最遠,受地心吸力之影響最大,血液最難還流,故下肢靜脈之瓣膜最多,所以抵抗地心吸力而成其還流也。今因機能衰減,兩足之血液、淋巴,俱生還流障礙,故足腫大、黃汗出而脛冷也。

尤氏云:虛病不能發熱。歷節則未有不熱者,故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後水氣篇中又云: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蓋即黃汗、歷節而又致其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