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會有損心肌,引發猝死嗎?浙大二院這個試驗告訴你,你最適合什麼運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章曉玥

最近,華為高管、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猝死的新聞引發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丁耘是一名長跑愛好者,去世前還曾帶領員工到深圳灣天附近長跑「拉練」,一直跑了28.55千米。

新聞一出,不少人對長跑之類的極限健身運動產生了質疑:這些運動是否會縮短心臟壽命,導致猝死?不僅不能強身健體,反而傷身致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浙大二院心內科、心臟康復中心陳慧敏醫生說,目前公開的信息無法確定丁耘長跑和猝死之間的正相關,但他確實建議大家在高強度極限運動前,先評估自己的心肺運動功能,確保心臟有能力適應和負荷。

這幾天,杭州就有一名長跑愛好者心臟不適後來到心臟康復中心,惴惴不安地問道:醫生,我還能跑步嗎?

高強度極限運動愛好者

建議提前評估心肺功能

52歲的劉先生(化名)是一名資深的長跑愛好者,每周跑2~3次,每次20公里以上,已經堅持了近10年。

最近,他跑完步後覺得心臟隱隱有些不適,還出現了頭暈目眩的癥狀,於是來到浙大二院濱江院區心內科就診。心超和心電圖檢查顯示,他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陳醫生說,長期的運動訓練會引起心臟結構的變化,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心肌肥厚,在運動員中十分常見。這種生理性的改變其實是心功能良好的表現,而且是可逆的。但劉先生是病理性的心肌肥厚,還出現了運動後不適的情況,所以需要引起重視。

「那我以後還能跑步嗎?」聽完醫生的分析,劉先生第一反應就是擔心自己的跑步生涯就此中斷。

陳醫生說,「跑步暫時別跑了,你可以先來我們心臟康復中心『騎個車』,評估一下心肺運動功能再說。」

他口中的「騎個車」指的是心肺運動試驗,過去心臟評估大都是在安靜狀態下進行的,而這種運動狀態下進行的心肺功能評估,能更真實地反映心臟功能的潛力和安全範圍,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評估最大運動能力的金標準。

陳醫生說,不少馬拉松選手會在比賽前做一次心肺運動試驗,以免跑步過程中出現猝死等意外情況。

除了高強度極限運動愛好者,心肺運動試驗還適合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衰患者,包括心臟術後的病人),或在心血管疾病早期、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以及亞健康人群(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煙、久坐不動、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等)。

根據評估確定康復方案

推薦最適合的運動強度

浙大二院濱江院區心肺運動試驗室的面積不大,裏面放着一台健身車和一台監測設備,康復治療師劉璐、洪麗瓊早早做好了準備。

左邊為運動試驗室,右邊為運動康復室

她們先根據劉先生的年齡、身高、體重和心臟檢查情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試驗程序,並將他全副武裝起來:面部戴上呼吸面罩,上面安裝上呼吸傳感器,佩戴好心電圖監測設備和血壓帶。

肺功能靜態檢測後,劉先生就騎上了健身車,剛開始是沒有阻力的熱身階段,這對長期運動的他來說是小菜一碟。慢慢地,腳踏板的阻力穩步增大,直到增加到根據患者情況推算出的最大值。

這時候,哪怕是平時一口氣跑20公里的劉先生,也感到有點吃力了。劉璐在一旁密切觀察着,「看一眼右邊的圖示,你覺得自己用力分級達到多少級了?」「17級吧,很累!」他氣喘吁吁地回答。

(一位患者正在進行負荷遞增階段的心肺運動試驗)

這個運動過程中,儀器時刻監測着他的血壓、心電圖、心臟收縮功能、攝氧量、無氧閾等指標,同時根據指標自動生成一份心肺功能報告。

最後,劉先生的報告顯示他的Weber心功能分級為A,屬於無或輕度心功能不全,運動耐量判斷為輕度下降。

洪麗瓊分析說,這份報告可以明確目前心臟能承受的最大活動級別和日常合適的運動強度,比如是可以快走,還是可以游泳?能不能爬山或打球?報告提示運動過程中有一個安全的心率範圍,運動時將心率保持在此範圍內對患者來說基本是安全的。如果每分鐘心跳超過這個範圍,說明運動進入高強度,而高強度運動並不適合每個人,盲目運動會使出現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大。

陳醫生說,如果這是一個健康人群的報告,他完全可以繼續適當、規律長跑,但考慮到劉先生已經查出了肥厚性心肌病,還是建議先進行一段時間的運動康復,以後再恢復長跑,但也要適當降低頻率。

心肺運動試驗室的隔壁就是運動康復室,裏面陳列了跑步機、健身車等運動設備,就像一個小型的健身房,還有治療師帶領着患者跳操。

康復治療師會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出個性化的運動方案,準確評估運動強度。患者運動的同時全程接受心電圖、血壓、氧飽合度的監測,並且有專業的運動治療師指導,保障運動安全,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陳醫生說,浙大二院心血管病院區(博奧院區)不久將開設面積更大的心肺運動試驗室和運動康復室,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的心肺評估和有效的運動處方

錢江晚報為讀者爭取到了5個寶貴的心肺運動試驗名額,您可以在下方報名,先到先得!

提醒一下,心肺運動試驗適合中、青年人群,如果是老年人或虛弱人群,可換成六分鐘步行試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