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難耐?清胰通腑湯見奇效,治療胰腺炎的「好幫手」

在臨床運用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患者的癥狀在清胰通腑湯的基礎上進行加減,以達到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的精準療效。

熱象明顯者,加半枝蓮、金銀花;濕熱並重者,加茵陳、梔子;濕偏重者,加茯苓、白朮;如伴有口乾口苦者,加蘆根;如大便不通,重用大黃,加芒硝,如伴有血脂高,加山楂,如伴有膽結石,加金錢草、雞內金,如胰腺水腫明顯者,加用土茯苓、白花蛇舌草。

清胰通腑湯的現代醫學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清胰通腑湯可以減輕腹脹腹痛、促進大便的排出、緩解腸麻痹、保護腸粘膜屏障、減輕全身炎症反應、減低感染的風險,從而縮短胰腺炎的病程、降低死亡率。

清胰通腑湯的使用時間

根據臨床使用經驗及療效觀察,我們發現在胰腺炎的治療過程中清胰通腑湯越早使用,療效越佳。

患者確診為胰腺炎後,可以立即使用清胰通腑湯。

當患者癥狀消失、血尿澱粉酶恢復正常後繼續使用7天可停葯。

使用清胰通腑湯的注意事項

使用清胰通腑湯後,大便次數會增加,醫生需要每日觀察患者的大便次數,如果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可以將清胰通腑湯使用量減半。

胰腺炎合併消化道出血者禁止使用清胰通腑湯。

清胰通腑湯的配方特色

胰腺炎屬中醫學「腹痛」範疇,該病多與飲食不節、勞逸失度、情志不暢等因素有關,外感六淫化熱入里、濕熱蘊結中焦,導致脾胃運化失司、肝膽失調而發病。

因此,臨床辨治多以行氣消脹、清熱解毒、瀉下攻積為主要原則。

清胰通腑湯組方思路來源於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大柴胡湯和芍藥甘草湯,方中柴胡、枳實為君葯,具有行氣消脹的功效,黃芩、白芍、大黃、蒲公英為臣葯,具有清熱利濕、瀉下通腑、涼血解毒的功效,連翹解毒,諸葯配伍,共奏行氣消脹、清熱解毒、瀉下通腑之功效。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體質、癥狀不一樣,處方用藥也不一樣,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清胰通腑湯。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陳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