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首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成功為帕金森病患者實施腦深部電刺激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新愛 通訊員 高潔 德州報道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重度帕金森病患者實施了腦深部電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德州首例。經過術中電生理測試,患者肢體震顫、僵直等癥狀明顯改善,現住院康復中。

患病多年,重新燃起希望

今年63歲的王阿姨,確診帕金森病十多年,早年輾轉各大醫院,都沒有找到好的治療方法,於是開始了長期的服藥治療。服藥的頭幾年,病情控制得還不錯。但到了2022年3月份,王阿姨病情開始嚴重,四肢不停地抖動,肢體僵硬到難以行走,生活無法自理。藥量增加了,病情進展卻沒有延緩。「不到兩個小時就要服一次葯,不然就會不停地抖,什麼也幹不了,連覺都沒法睡,太折磨人了!」回憶起自己的病情,王阿姨感慨地說。

由於深受疾病困擾,一向開朗的王阿姨情緒低落,家裡也失去了往日的輕鬆與歡樂。「以前我媽是個可熱心的老太太了,社區有什麼事,她總是跑在前頭,隨着病情加重,她的性格也受到了影響,整天把自己憋在屋子裡,不願見人,脾氣也變得易怒,我明白她心裏不舒服,看着我媽整天悶悶不樂,我自己也很心疼。」王阿姨的女兒說。

幾經打聽,王阿姨家人得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神經外科是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可以為帕金森病患者實施腦深部電刺激手術,這讓王阿姨一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為解決困擾多年的病痛,她們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表達了想要手術的願望。抱着極大的信任與希望,王阿姨提前一周便辦理住院為手術做準備。

術前,神經內科主任曲立新、副主任張振嶺、副主任醫師魏傑和神經外科主任孫德州、副主任醫師孫曉朋、主治醫師趙萬勇聯合為患者進行了完善的腦深部電極植入手術相關檢查評估,確定符合行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指征且沒有任何禁忌症後,為王阿姨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

人性化服務,助力患者康復

在放射科和麻醉科的積極配合下,入院一周後,王阿姨終於迎來了她的手術日。手術歷時三個多小時,神經外科手術團隊精確地將電極植入到王阿姨腦內只有幾毫米的核團內,術中電生理測試效果良好。術後,考慮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為其專門申請了雙人陪護。為保證患者睡眠質量,在不增加費用的情況下,未在患者所在的三人病房安排其他患者。精湛的手術加上精心的護理,王阿姨恢復迅速,不僅能夠自己穿衣吃飯,沒事還能去護士站走走,王阿姨的喜悅溢於言表。家裡人也如釋重負,一掃當初的陰霾。

見到醫生,王阿姨的女兒感激地說:「太感謝了!咱們醫院太人性化了,不僅手術很成功,專家和藹可親,醫護人員護理的也很周到,我媽媽現在恢復得很好,還會跟我們開玩笑了。」

電極植入,患者重獲新生

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又稱為腦起搏器植入術,是神經外科治療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等運動障礙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將特製顱內電極精準埋藏於大腦深部核團,抑制病理性電活動,對症控制臨床癥狀。其與傳統神經核團毀損術相比具有安全、有效、微創、可控、可逆等優勢,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作為一種退行性的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帕金森病不能治癒且會越來越重,隨着藥物的不斷加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必將出現難以忍受的副作用及藥物併發症。這一階段的患者藥效明顯減弱,藥物起效時間逐漸變長,藥效時間變短。」 孫德州介紹,因此,DBS手術就成為這個階段患者的第二個「春天」,它可以非常好地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癥狀,從而切實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另外DBS對特發性震顫、梅傑綜合征、肌張力障礙、癲癇等亦有很好的療效。

「手術前,我無時無刻不在計算着吃藥時間,藥效一過又開始劇烈的抖動,簡直度日如年。現在術後第四天,我一天只吃了兩次葯,各種癥狀也減輕了不少,真是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王阿姨滿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