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胃癌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樊代明教授是我國消化內科的權威,長期在我軍消化內科的領頭羊西京醫院工作,由於研究成果卓著,成績斐然,被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被任命為第四軍醫大學校長。他說胃癌是我國第三大死因,僅次於肺癌和肝癌,有癥狀的患者來診大都成了中晚期,只有回家等死,應該說胃癌早期預防更重要。

一、樊代明院士1953年11月7日出生於重慶。這一年的7月27日朝鮮戰爭接近尾聲,板門店停戰協定簽署,我們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被打痛了的美國人不敢再小看我們中華族人。重慶是個有着輝煌歷史的城市,在抗日戰爭時期是民國政府的陪都,紅岩和渣滓洞留下了堅貞不屈的精神。樊代明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長大,在小學、中學時期他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白求恩的形象深深地紮根在他幼小的心靈里,他立下志向長大以後要做一個白衣戰士,治病救人。19歲應徵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立志要成為一名軍醫,解除別人的痛苦。1975年被保送到第三軍醫大學學習臨床醫學專業,在校期間他幾乎取消了休息日,長期泡在圖書館裏,他在醫學知識的海洋里任意遨遊,畢業成績每門功課都是優秀。後被保送到第四軍醫大學消化內科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優秀的人才都是這樣,他充分利用兩次保送的機會,不肯浪費一點時光。三年後分配到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科當住院醫師,他虛心好學,向高年級的醫師求教疑難問題,之後被公派到日本癌症研究中心進修。1986年考上本校的博士研究生,他就是這樣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向醫學的巔峰衝刺。1990年之後先後擔任西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教授,西京醫院全軍消化內科研究所所長。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完成了人生最大的跨越。之後涉及到行政管理擔任過西京醫院消化病醫院院長,第四軍醫大學副校長、校長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還擔任美國和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一顆消化道治療的巨星,給患者帶來了安慰和希望。

二、學術成就。1、樊代明院士是以胃癌的預防和治療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通過淋巴細胞雜交技術,分離出胃腫瘤細胞的抗原 MgAgs,其中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抗原MG7作用最大,用於檢測血液、組織、胃液和服水中的早期癌細胞。應用免疫細胞工程技術研究出10項針對MgAgS的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提高了早期胃癌血清學診斷的陽性率。建立的胃癌耐葯的細胞系,觀察到胃癌細胞與免疫細胞數量之間的關係,建立細胞免疫機制。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研究胃癌的特異性疫苗,受到國際組織高度重視,一旦這方面研究成功,那麼人們可以像預防傳染病那樣打一針疫苗即可預防胃癌。

他詳細闡述了胃癌預防和治療的臨床經驗。1、幽門螺旋菌與胃癌的關係。幽門螺旋菌是引起胃炎胃潰瘍的主要原因,但能不能引起胃癌,現在國際上還沒有定論。樊代明院士做了一個試驗,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了一段時間,其中清除幽門螺旋菌治療的患胃癌的幾率少,因此清除幽門螺旋菌對胃癌有所裨益。但也不能說有了幽門螺旋菌就一定要患胃癌,應該是有幽門螺旋菌感染,再加上有胃癌易感基因,才能共同形成胃癌。2、發現MG7抗原陽性的患者容易罹患胃癌。3、阿司匹林有預防胃癌和腸癌的作用,百年神葯二甲雙胍也有此作用。4、切除腫瘤後找到和朊蛋白結合的藥物能提高化療的治療效果。樊院士中肯的建議:1、定期檢測 M G7,這是一種血清學檢查技術,可以查出MG7陽性的高危人群。2、定期接受胃鏡檢查,必要時做活檢,已確定早期胃癌。3、應該幽門螺旋菌清除治療。目前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雖然發現四聯療法有耐藥性。近來發現大劑量的阿莫西林艾司奧美拉唑口服半個月,清除率98%以上。

胃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早期發現,早期的胃癌經過手術和化療,一般都能達到治癒的目的,胃癌預防比治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