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療邁入全新時代,樊嘉院士領銜專家強調規範管理創新葯應用實踐

肝癌,因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成為威脅健康的一大殺手。由於其前期癥狀不典型,肝癌也常因開始的「沉默寡言」而被忽視,直到中晚期才被發現。近日,在「走近共識 肝癌irAE管理共識」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腫瘤外科主任周儉教授和《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輯部主任陳敏教授等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以免疫治療為代表的創新療法已成為肝癌治療最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但除了看到它可能為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和療效突破,如何及時發現、早期處理、規範管理相關不良反應也成為臨床用藥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專家看來,這個問題事關患者的生存質量,「不僅活得久,也得活得好」。

肝癌為何「為難」中國人

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報告顯示,肝癌是我國癌症第四大高發癌種,也是第二大癌症死因,僅2016年新發病例就高達38.9萬例,死亡33.6萬例。而2020全球癌症報告也顯示,中國肝癌無論是新發病例還是死亡病例,都接近全球數據的一半。

肝癌「偏愛」中國人?周儉教授坦言,與美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關肝癌和日本丙肝相關肝癌不同,中國乙肝相關性肝癌佔比更明顯。《2019中國乙肝防治指南》顯示,在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分別佔77%和84%。

「我們防治肝癌的策略與國外策略有明顯不同。」 周儉教授指出,隨着乙肝疫苗的接種,我國乙肝發病率已得到有效遏制,肝癌平均發病年齡也在延後,「目前我們在肝癌防治上取得了很多成果,這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成果,根據流行病學和統計專家預測,我國的肝癌發病率可能在2050年後出現明顯的下降,但當下繼續踐行和堅持肝癌的防治策略仍非常必要。

從「不治之症」到「部分可治」

從2016年頒佈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始,降低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死亡率成為我國慢性防控的重要指標。肝癌作為我國發病率第四和死亡率第二的惡性腫瘤,一直是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近年來,中國專家在肝癌預防、診斷、治療領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樊嘉院士稱,在總結老一輩專家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經驗的基礎上,當前臨床正在不斷推動肝癌綜合性規範化診斷和治療,推動各種新方法、新手段在臨床上合理應用。

在肝癌早期篩查和診斷方面,樊嘉院士指出,甲胎蛋白是臨床應用已久的肝癌早期診斷和療效動態監測的指標,但是其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現象,因此,近年來肝癌領域推動了異常凝血酶原,微小RNA(miRNA)、第二代DNA測序技術(NGS)、5-羥基胞嘧啶等研究和實踐。一些研究成果已在臨床應用,極大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診斷和篩查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同時更多新興的早篩早診手段正在進一步探索並嘗試轉化到臨床,有望進一步提升肝癌早篩早診率。

在治療方面,我國自從2017年以來更新了三版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和指南,提出了適合中國肝癌病人的治療分期(CNLC),在不斷精進手術外科技術的同時,藥物創新、介入治療放射治療等多個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肝癌病人的生存得到極大改善。目前,諸多創新治療手段如系統治療聯合局部治療,拓寬了肝癌手術適應證,通過轉化治療使腫瘤降期、縮小,達到轉化切除,讓原來僅有20%-30%可手術的肝癌病人提高至超過40%。隨着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等創新藥物的研發與臨床探索的深入,肝癌的綜合治療也步入了全新的時代,部分原來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人,通過聯合治療,也能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

規範腫瘤醫生肝癌臨床實踐

當前,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臨床應用及研究探索,進一步拓寬了肝癌精準治療的大門,越來越多的新療法有望為肝癌的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的希望。與此同時,由樊嘉院士領銜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肝癌學組制定了《肝癌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相關不良反應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結合中國肝癌的特點,從循證醫學證據出發,指導臨床醫生規範應用免疫藥物,力爭讓肝癌患者更安全、更有效的獲益於創新治療手段。

近十年,《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等一系列肝癌防治規範性文件陸續發佈,基本滿足了指導腫瘤醫生進行肝癌治療臨床實踐的需求。「免疫治療成為肝癌新的治療模式,給患者帶來巨大獲益的同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是臨床用藥不容忽視的問題。」樊嘉院士指出,通過制定專家共識,對肝癌患者各器官不良反應管理、聯合治療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以及特殊人群使用免疫治療等臨床問題進行探討,讓臨床醫生更好地規範管理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更好地保證療效和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此次共識的編寫過程中,不僅邀請了肝癌領域的專家,還邀請了多個亞學科的專家,聚焦肝癌病人特點,對肝癌不良反應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相應的管理意見和建議;同時也通過宣講活動,分享經驗、相互學習,提升規範使用免疫藥物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造福中國的肝癌病人。陳敏教授說,「推廣共識的覆蓋面,讓優質的學術資源下沉,讓一線的臨床醫生認識、認可,並應用於實踐,造福患者,才是我們的初心和終極目標。」

「如今,即便是晚期肝癌病人,我們有方法、有手段、有藥物,各種聯合手段治療肝癌能夠取得較好療效的同時,又降低治療中的副作用,使病人既能長期生存,又有生存質量。「樊嘉院士同時談到,這一切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臨床醫生、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人在攻克肝癌的道路上攜手同行,一起為「健康中國2030」提高15%生存率目標貢獻智慧。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