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4種魚盡量遠離,或對身體不利,不妨來了解

魚肉被稱之為最健康的魚類,尤其對於減肥和養生的人群,會通過吃魚來調節自身的營養,不僅僅如此,魚肉也有很好的寓意,比如年年有餘,所以不管是大型的宴會還是重要的場合,都能夠看到魚肉的身影。

吃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第一: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只有1%-4%,如墨鬥魚只含0.7%、鱅魚(胖頭魚)只含0.9%、鯉魚含5%、鰱魚含4.3%、鮐魚含4%、黃魚含0.8%、鯽魚含1.1%、帶魚含3.8%,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第二:吃魚會變聰明

魚類所含的DHA,它們在人體內主要是存在視網膜和神經中,DHA可維持視網膜正常功能,嬰兒非常需要此種養分,促進視力健全發展。

DHA也對人腦發育及智能發展有極大的助益,亦是神經系統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

第三:降低膽固醇

魚類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可以與人體中的膽固醇結合,通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把膽固醇帶出體外,所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

第四:助長壽

據眾多數據顯示,世界上許多長壽地區的人們,往往該區域的人們常常吃魚,比如日本。

日常生活中,人們只是看到了吃魚的好處、優點,卻忽視了吃魚有所禁忌,吃不對吃不好,會傷身。

醫生提示:這「4種魚」盡量少吃,或含有甲醛和重金屬

第一種魚:味道重的魚

魚的種類各式各樣,魚會有一股魚腥的味道,和長期生長在海水中有很大關係,大家在購買魚肉的時候,一定要看好魚肉的價格,部分商家為了賺取自身的利益,對於魚肉的質量達不到一定的保證,如果在購買魚肉時聞到了一些刺鼻的味道,就要及時的避免此種魚類。

第二種魚:長期死亡的魚

賣魚的小商販會特別向你推薦已經死了很久的魚,尤其是死了三個多小時的魚,不適合人體食用,因為這些魚,經過長時間的儲存,內部結構變質,營養全部流失,大量重金屬和甲醛殘留物不能排出體內。

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很難知道這些死魚死了多久,有沒有可能含有重金屬或寄生蟲,魚的死因也不清楚。

因此最好不要買已經死了的魚,就算別人送過來也不能吃,吃魚的時候還是要盡量吃新鮮的魚。

第三種魚:畸形魚

對於一些經常逛魚市場的人們可能會比較熟悉,對於這類魚肉長相特別的奇怪,並且個頭會產生一定的畸形,這類價格的魚肉非常的便宜,所以深受很多顧客的喜愛。

由於污染嚴重,再加上一些魚,在飼養過程中吃大量的激素飼料,可能會導致魚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化學物質的影響和變形。

這種魚可能因化學致癌物的作用導致遺傳變異,很多魚體內含有腫瘤,如果吃了這種魚,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增加患疾病的風險。

第四種魚:黃鱔

鰻魚屬於一種非常特殊的魚,表面非常光滑。雖然鰻魚和泥鰍表面相同,但鰻魚的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因此受到大多數朋友的喜愛。黃鱔處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因為黃鱔的生存環境比較一般,黃鱔一直處於淤泥當中,很容易在體內帶有寄生蟲以及重金屬類物質,常吃黃鱔容易加大身體患病的風險,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甚至還容易加大身體患病的風險。

吃魚需要注意事項

①魚不可以過度油炸

油炸魚可能會使魚的汞含量上升,魚類過度油炸,或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醬料搭配一起吃,會變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

②魚膽解毒需謹慎

中醫認為:魚膽有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功效,所以即使魚膽味苦,也有不少人躍躍欲試。

但魚的膽汁中含有強毒性的毒素,如鯉醇硫酸酯鈉等,這些毒素耐熱且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是講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都有可能發生中毒。

③不能空腹吃

由於魚的脂肪含量很低,很多減肥健身人士,都會選擇魚為主要食物,但魚是不可以空腹食用的,魚含有豐富的嘌呤,如果空腹大量食用,會導致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會誘發痛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