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夏天注意這「5忌5宜」,減少疾病心安然

夏天雨水多、濕氣大,是中老年人「不好過」的季節,稍不留神就會染病上身,因為自身免疫力差了,不少人還患有某些老年慢病,在這個季節尤其要注意身體。

中老年朋友夏天注意做好這「五忌五宜」,健康才會「一路綠燈」,讓自己安然舒適地行走在季節里。

炎熱的夏季,要做到哪「五忌五宜」呢?

五忌:

第一,忌貪涼。

夏天,中老年朋友盡量不要吃冷飲、不洗冷水澡、不睡硬竹板涼席、不讓自己對着空調吹。

中老年人身體「偏虛」,對冷和涼會比較敏感一些,因為「陰冷潮濕」都會損耗身體的陽氣,從而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提醒一點:年齡大了,夏天盡量不要睡竹板涼席,夜間神經放鬆,涼席太涼會引起身體不適。

也盡量不要吃冰鎮西瓜、喝冰鎮啤酒等,「冰鎮」的食物不僅不解渴,還會惹得寒涼上身,寒生內熱耗津液,導致濕氣在體內凝滯。

附加生活小常識:夏天西瓜吃不完最好不要放冷藏,可以用籠屜布蘸鹽水覆蓋在西瓜上室溫放置,第二天吃口感新鮮,不會有細菌滋生,避免腹瀉。


夏天吃西瓜最好不隔夜,中老年人盡量不吃冰鎮的食物

第二,忌吃辛辣、油膩的食材。

老年人身體比較「虛」,吃辛辣刺激性及油膩食物容易導致上火,如果身體里有濕氣也比較難以排出來,會引起不適癥狀加重,比如引起膽囊炎、胃病等舊疾複發。

夏天要少吃辣椒、大蔥大蒜、胡椒粉、辣椒油,肉類要適當吃,盡量避免吃油炸物。


夏天飲食宜清淡一點,利於肝膽疏泄,減輕臟器負擔

第三,忌久坐不動。

夏天人比較愛「犯懶」,天氣炎熱也不願意出去活動,在家裡喜歡久坐久躺,這都是不好的生活習慣。

中老年人坐着的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以上,要經常變換姿勢、起來活動一下,不然身體血液循環不好容易形成血栓,而且脾胃功能變差,也會出現頸椎不適等。


老年朋友夏天不要久坐久躺,時常外出活動一下

第四,忌睡覺太晚。

夏天的夜晚會有很多「誘惑「,不少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打麻將等,不知不覺就熬夜到半夜。

晚上不要熬夜,也不宜做劇烈運動,不然時間久了會影響心臟功能,激烈運動後也不利於安神睡眠。


中老年朋友晚上最好不要劇烈運動

第五,忌生氣焦躁。

夏天容易情緒低落,不僅僅只是天氣原因,也有身體對環境變化的不適應、生活的影響等因素,容易出現焦躁不安,要注意剋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

注意每天都要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避免出現心情抑鬱,讓自己開朗快樂起來。


夏天要注意情緒的改善,對減少疾病很有幫助

五宜:

第一,宜喝熱湯水,尤其適宜喝茶。

夏天喝茶喝湯可幫助稀釋血液,降低血黏度,減少患某些疾病的風險。多飲水促進排尿,帶出體內的熱量,起到及時調節體溫的效果。

沒有糖尿病的朋友可以多喝綠豆湯及各種熱粥。

第二,宜堅持每天吃3-5片生薑。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郎中開處方」,生薑除濕、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不容忽視,「小偏方大用途」,而且沒有副作用,這是「祖傳秘方」,適宜的人要堅持經常吃,而且注意吃的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以前,「過午不食姜」,要注意這一點。

生薑可以這樣吃:

每天三片新鮮的生薑就餐吃;

也可以泡老陳醋,每天吃幾片;

切成薑絲,泡茶飲;也可以與檸檬泡水喝,爽口生津開胃。

可以與少量蒲公英煮水喝,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夏季老年人不宜吃辛辣食物,但唯獨生薑除外,它既能輔助除濕輕身,也有利於發散風寒暖身,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排除毒素,對健康頗有益處。


夏天吃生薑,不用醫生「開處方」

生薑檸檬茶,生津止渴,清涼一夏

第三,宜睡午覺。

夏天天氣炎熱,受季節影響,人體會有疲乏無力感,中午小憩一會兒會有意想不到的「醒腦提神」效果,讓人提升精神、大腦思維清晰。

建議每天中午睡20分鐘左右,也可以閉目養神,對恢復體力和精力很有幫助。

第四,宜保暖。

中老年人臟腑功能下降,夏天在「不貪涼」的基礎上,也要恰當地注意保暖,比如午睡、夜間睡覺時身上要蓋點東西,也要注意腳下生涼入寒。

建議中老年朋友睡覺的床上鋪一張羊皮墊子,隔潮防寒,尤其是經常腰腿疼痛的人。


有這樣一張羊皮墊子,可隔寒防潮

第五,宜養心。

夏天是養心的好時節,讓自己「稍安勿躁」,養心貴在靜養。要避免太勞累、出「大汗」、熬夜、飲食不均衡、經常無故發脾氣等,夏天讓一顆心保持在安寧、安靜、安然的狀態,這對養生很重要。

養心要注意這幾點:不生閑氣少操心、時常閉目養神、粗茶淡飯、容易滿足、外出散步、早睡早起、避免情緒激動等。


夏天養生,先注意關注先養心

小結:

夏天,人容易出現上火、心情焦躁不安等問題,如果睡眠質量不好還會「火上澆油」,因此「五忌五宜」要從生活的細節入手,加強生活的自律性,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的風險。

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好心態,每天要有點獨處休閑的時間,適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讓自己心靜如水,注意夏季里的生活方式,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生命之樹,夏天重視養護很重要

文章原創,不得抄襲,歡迎朋友們閱讀、點贊點評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