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卡「摘星」,隔離周期縮短都可以,入境者的管理不該放鬆

6月30日國家取消了通訊大數據行程卡里監測公民經過中高風險地區時的「*」標記。對入境人員和密接人員的隔離措施也做出了相應的修改,密接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由「14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 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 天居家健康監測」,密接管控措施由「7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 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這似乎是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由重變輕、管理由嚴變松的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這是國家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新冠肺炎病毒變異後的的潛伏期變化、全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預防效果、還有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

國內的疫情在起初和發展階段,由於大家對新冠肺炎病毒的危害性與傳播速度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疫情在全國全面爆發,給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世界各國也是如此。由於中國領導人推行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國家實施嚴密的新冠肺炎疫情監測與管理措施,會及時發現感染病例和接觸人群,更會高效及時地進行隔離管理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和接觸人群。這是一項由中國人發明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後來也被全世界效仿,對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現在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的全民接種的作用,新冠肺炎病毒對接種疫苗的人群的感染幾率和被感染者身體的傷害已經大大降低,特別是從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蘇州市爆發的比較嚴重的疫情情況看,被感染者大部分是輕症和無癥狀感染者,這證明了中國要求全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正確性和前瞻性。

現在從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異的趨勢看,雖然這病毒還在不斷變異中,不過它的潛伏期也越越短,毒性也越來越低。這個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國家也審時度勢,根據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縮短和毒性減弱趨勢,在繼續嚴格監測與管理的措施下,及時做出了行程卡「摘星」、縮短隔離和健康監測管理時間的抗疫政策調整,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與社會資源,也讓國家有全民抗疫逐步過渡到經濟發展上來。

其實從一開始,這種新冠肺炎病毒就是由境外傳入我國,入境者攜帶此病毒是中國疫情反反覆復的主要原因。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抗疫情措施不力,甚至面對失控的疫情選擇不作為。所以在國際上新冠肺炎疫情還很嚴重,我們對國外入境者還不應該降低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