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2025年04月12日20:02:04 健康 1618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4月12日上午,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人工智能學術活動,邀請了復旦大學宋志堅教授、王滿寧教授、李文生教授進行授課,還邀請了上海浦江健康產業信息化促進中心、珠海復旦創新研究院雙聘研究員劉東麟教授參加活動。院黨委書記程東強出席會議並致辭,全體科室主任及內科系統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參加活動。質控辦主任王建濤主持會議。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程書記表示:復旦大學作為我國頂尖學府,在醫學領域有着深厚的學術積澱和卓越的科研實力。其醫學專家團隊更是匯聚了眾多學科的精英,在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成果斐然。希望各位專家能夠不吝賜教,對我院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更好地推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在基層醫院的應用和發展。我們將以此次學術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探索與復旦大學的深度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流機制,不斷提升我院的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宋教授就《大模型與精準醫療前沿、未來與臨床機遇》進行授課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李教授就《手術導航系統研發及在臨床科室中的應用》進行授課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王教授就《數字醫學技術的臨床應用》進行授課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會後,醫護人員們積極提問,與專家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問題,專家們也耐心細緻地一一解答。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不僅加深了醫護人員對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新技術應用的熱情和信心。

河北大名縣人民醫院開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學術活動 - 天天要聞

此次學術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幹部職工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也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和潛力。大名縣人民醫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推動數字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智能的醫療服務。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數據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媽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 天天要聞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近年來,AI(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效率革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歧視偏見、算法濫用等倫理問題。當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能否對其託付生命健康?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三種疾病癥狀相似,許多家長常常難以判斷。今天,我們教您如何分辨它們。5歲的明明早上起床時突然開始頻繁打噴嚏,伴有清水樣鼻涕,輕微發熱至37.8攝氏度。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 天天要聞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5月5日話題#女生曬照被網友看出血管瘤#衝上熱搜綜合揚子晚報消息今年4月,重慶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用手電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並配文「光穿過了我的手發現了我另一個小心臟」沒想到照片發佈後有眼尖的網友提醒她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血管瘤隨後,該女生髮文「感謝網友救命」消息引發關注後不少...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5月6日,《中國醫藥指南》雜誌社在其官網發佈《關於學術不端的聲明》,稱對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並制定了整改措施。該聲明稱,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