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2024年12月07日14:34:05 健康 1827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王奶奶精神不太好,偶爾還會頭昏腦漲。她今年72歲,身體一向硬朗,平時愛跳廣場舞,也喜歡和鄰居們聊天,可最近卻總是提不起勁兒。每天中午,她都習慣在飯後躺下,睡上一個小時。

可不知怎麼的,這幾天醒來時,她反而覺得更累了,甚至有點犯噁心。老伴李大爺看她這樣,忍不住勸她:「是不是午睡時間太長了?我聽老張說,年紀大了,午睡別睡太久。」王奶奶一聽,心裏有點嘀咕,難道午睡還會影響健康?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陳阿姨身體比同齡人健壯得多。她笑着說:「午睡這事啊,真得講究,我以前也和你一樣,隨便睡。後來,身體總是出問題,後來聽人提醒,才慢慢調整過來。你可別小看午睡,睡得對,精神好;睡得不對,反而傷身。要不這樣,中午我和你一起聊聊,看看你是哪裡沒注意。」王奶奶點點頭,心想,不就是午睡嗎?還能有這麼大的講究?

中午兩人坐在一起,陳阿姨一邊倒茶,一邊問:「你平時午睡多久?吃完飯多久開始睡?」王奶奶仔細想了想:「吃完飯就睡啊,有時候一覺能睡一個半小時,反正閑着也沒事。」陳阿姨一聽,皺起了眉頭:「哎呀,這可不行!我以前也是這樣,後來總覺得胸悶、心慌,去醫院一查,醫生說,午睡時間要短,不能吃完飯就躺着。人老了,心臟和大腦的供血能力沒年輕時那麼好了,午睡太久,反而會讓血壓波動,對身體不好。」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王奶奶聽得有些緊張:「那該怎麼辦?不午睡又總覺得困啊。」陳阿姨笑了笑:「午睡當然有好處,但得講究方法。我現在記住了『三不要』,身體舒服多了。」

陳阿姨解釋:「人上了年紀,午睡時間太長,會擾亂晚上睡覺的規律。你有沒有發現,午睡太久,晚上反而睡不着?醫生告訴我,午睡控制在20到30分鐘最好,既能緩解疲勞,又不會影響晚上睡覺。」王奶奶點點頭:「好像真是這樣,前幾天我睡了兩個小時,晚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第二天更沒精神。」

陳阿姨繼續說:「吃完飯,胃裡的食物需要時間消化。你馬上躺着,血液都跑到胃部了,腦部反而供血不足,容易頭暈。以前我犯過這個毛病,後來醫生提醒我,吃完飯最好坐着休息半小時,再午睡。」王奶奶恍然大悟:「難怪我有時候睡醒了頭暈,原來是吃完飯就睡的原因!」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陳阿姨指了指自己的沙發:「以前我喜歡趴着睡,結果醒來脖子酸得不得了。後來我才知道,午睡姿勢不對,會壓迫呼吸道,影響血液循環。現在我就靠在沙發上,墊個靠枕,半躺着小憩一會兒,比以前舒服多了。」

王奶奶聽完,連連點頭,覺得受益匪淺。當天中午,她試着按照陳阿姨說的方法調整了一下,果然感覺不一樣了。只睡了二十分鐘,醒來後精神很好,也沒了之前那種頭昏腦漲的感覺。她高興地跟李大爺分享:「看來午睡還真是一門學問,以後咱倆都得注意點!」

從那天起,王奶奶每天中午都會注意午睡的時間、姿勢和間隔。她發現,不僅下午精神好了,晚上睡覺也踏實了。老伴李大爺也跟着受益,甚至跳廣場舞的勁頭都比以前更足了。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其實,像王奶奶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覺得午睡是「養生」的好習慣,卻忽略了其中的講究。醫學研究表明,午睡的確可以緩解疲勞,保護心血管健康,但前提是方法得當。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減弱,過長或不當的午睡方式,反而會增加健康隱患。

所以,午睡雖好,但一定要記住「三不要」。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午睡習慣也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就像陳阿姨說的:「人越老,越得學會好好照顧自己。午睡這點小事,別看不起它,它可是關乎長壽的大事呢!」

午睡可能影響壽命!醫生提醒:過了70歲後,牢記午睡「3不要」 - 天天要聞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科普時間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發佈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佈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