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2024年05月04日13:25:16 健康 5332

南都訊 瘧疾、艾滋病、結核,被稱為人類三大「傳染病殺手」。

「瘧疾是窮人病,我們青蒿科研團隊就是要幫助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針對這種可治可防的疾病,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消除它們!」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中心主任、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宋健平說道。

從1967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李國橋參加國家「523任務」至今,已逾半個世紀。廣中醫三代「青蒿人」前赴後繼、接續奮鬥,前往柬埔寨、越南、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國(巴新)、科摩羅、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普)等30多個瘧疾流行國家開展青蒿素復方快速滅源除瘧,已成為中國援外抗瘧的「國家隊」。

日前,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及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評選結果揭曉,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暨百場宣講啟動儀式現場圖。

「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成立於1989年,集體成員40名,35歲以下青年佔比75%,是我國目前唯一深入海外開展青蒿素防治瘧疾的援外醫療隊。」援科摩羅、巴新和多哥項目現場工作組組長李國銘告訴南都記者。

在國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團隊傾情投身對外醫療衛生援助,積極推動有着中醫藥特色的復方青蒿素「走出去」。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紮根非洲20餘年,派員駐外200餘人次,把中醫整體診療、辨證施治的理論應用到青蒿素復方瘧疾防治領域,為保障「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健康、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重大貢獻。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廣中醫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成員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講述三代「青蒿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感人故事。

緣起

兩代「青蒿人」接續奮鬥 推動青蒿素走出國門

「救死扶傷,是成為醫者的動力。」轉眼間,作為廣中醫第三代「青蒿人」李國銘,已加入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超10年。回憶起當初加入團隊的初衷,他如是說道:「『只要努力堅持一下,就可以挽救很多生命』,這是我們一代又一代『青蒿人』的使命與傳承。」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成員,從左往右分別為舒磊、李國銘、黃新安、謝煒。

作為著名抗瘧專家、第一代「青蒿人」的代表,李國橋多年來深入瘧疾高發地區並推動青蒿素走出國門,支撐起了以廣州中醫藥抗瘧團隊為代表的、至今奮鬥在抗瘧一線的抗瘧人的精神信仰。

李國橋是最早加入國家「523項目」的中醫藥科技人員。1967年國家「523」項目啟動,中醫藥協作組在針灸和中藥兩個方向上進行探索。承擔針灸治療瘧疾研究任務的,正是李國橋帶領的團隊。

為了深入研究惡性瘧疾的發熱規律,他不惜寫下遺書「以身試瘧」,將帶有惡性瘧原蟲的病人血液兩次注入自己體內,主動感染惡性瘧疾,尋找瘧原蟲發育規律,為抗瘧藥物臨床試驗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為將青蒿素類藥物帶出國門,他還長年累月奔波在環境極度惡劣的東南亞、非洲等熱帶山區、農村,也應邀到多個國家講學、示範。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巴布亞新幾內亞基里維納島項目組中方團隊在工作現場。

1997年,李國橋團隊研發的第一代青蒿素復方受到世衛組織高度重視並向全球推薦。為了讓青蒿素新葯能儘快應用於治療瘧疾,第二代「青蒿人」宋健平開始跟着李國橋奔走於世界各地,開展實地調研和臨床實驗。

2001年,宋健平被派至柬埔寨駐點,一待就是5年。當地衛生條件落後,房子是用棍子搭的,周圍到處都是臭蟲。沒有乾淨的飲用水,急性胃腸炎、腎結石以及登革熱等疾病不時折磨着他。還有被埋藏在各條路上的地雷,讓人無時不擔驚受怕。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宋健平走村串戶幫助當地進行瘧疾防治工作,目前柬埔寨也已進入世衛組織認定的預消除瘧疾國家行列。

2006年以來,團隊把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理論應用到青蒿素復方防治瘧疾領域,形成了「全民服藥、群防群治、滅瘧求本」的中國特色瘧疾防治方案,幫助科摩羅實現了瘧疾零死亡,瘧疾全年發病率下降98%,從控制瘧疾階段進入預消除階段;巴新示範區平均人群帶蟲率下降幅度超過99%,實現了瘧疾零死亡。

團隊用事實說話,徹底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原創葯的認識。

傳承

80後、90後活躍在前線 在消除瘧疾的道路上昂揚前進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李國橋教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青蒿素抗瘧研究勇於獻身的科學精神和心懷人民健康的崇高品質,宋健平教授等中青年青蒿人推動青蒿素走向世界、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開拓奉獻精神,是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也一直激勵着青年一代「青蒿人」,扛起一線科研和抗瘧的大旗,擔負起消除瘧疾的重任,前赴後繼、勇攀高峰。

「老師經常跟我講三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這三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裏面,然後也在不斷踐行。」李國銘非常感慨地說道。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援科摩羅、巴新和多哥項目現場工作組組長李國銘。

2007年,宋健平將抗瘧陣地轉移到科摩羅。這是個有着「月亮之國」美譽的非洲島國,然而在當地人眼裡,瘧疾曾是「帶來哭喊鬼叫的瘟鬼」,5歲以下兒童不取名字,就是因為兒童瘧疾死亡率非常高。作為第三代「青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中心副主任鄧長生當時只有26歲,在與妻子領證後的第3天,便跟隨宋健平搭上了去往非洲的航班。孩子出生才10天,他又回到了非洲,再回家時孩子已有8個多月大了。如今,每次動身前往非洲,一待仍是半年以上,14歲的女兒非常支持爸爸的駐外工作,覺得爸爸很了不起,總是叮囑爸爸早點回來。

同為第三代「青蒿人」,李國銘總是默默地、不計得失、不怕辛勞地奔波在他鄉的土地上,足跡遍布亞洲、非洲、大洋洲多個瘧疾肆虐國家,為清除籠罩在當地人民心中的瘧疾夢魘帶去希望。而他的愛情故事也銘刻在抗瘧援外路上。

「我與太太劉瑞媚是本科同學,她是因為我的緣故才加入團隊。我們一起出過兩次援外任務,分別是2016~2017年的多哥高原區東莫諾省項目,2019~2020年的科摩羅項目。我們在國內聚少離多,基本是在非洲援外現場留下了我們寶貴的時光。回憶兩人最浪漫的時光,就是在異國攜手抗瘧疾。」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李國銘和劉瑞媚夫婦在科摩羅下鄉入戶調查。

從李國橋教授幫助青蒿素走出國門到宋健平教授帶領青蒿素點亮亞非大陸,再到現在的80後、90後慢慢活躍在抗瘧前線,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研究中心抗瘧團隊始終在消除瘧疾的道路上昂揚前進。

故事

用行動贏得信任 當地人早將他們看成自家人

「我們在開展瘧疾防控工作時發現,一般當地都存在政府投入不足、政策不穩定、專業知識不足,抗瘧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自2019年起,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新安三赴聖普抗擊瘧疾。他的這番總結,其實也是每個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隊員都遭遇到的現實難題。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自2019年起,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新安三赴聖普抗擊瘧疾。

然而,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開展抗瘧工作,他們都不負青春,每天起早貪黑做調查,挨家挨戶搞科普,拿着喇叭一個村一個村地喊;以「全民服藥」的方式,將抗瘧工作落實到每一個人。每到一個村莊,他們就首先帶頭服藥,讓當地人親眼看到藥物的安全性,再說服政府官員、宗教長老、村長等有威望的人跟着服藥,局面得以慢慢打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些舉動,讓「青蒿人」贏得了民心,當地人早將他們看成自家人。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援巴新、科摩羅和聖普項目現場技術員舒磊。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援科摩羅、多哥和巴新項目現場協調員謝煒。

據援科摩羅、多哥和巴新項目現場協調員謝煒回憶,2019年,多哥高原區東莫諾省瘧疾負責人adam和項目組關係很好,每天一起工作、經常一起下鄉收集衛生站瘧疾數據,工作之餘項目組常常同他一起吃飯。由於當地人收入不高,通常由中方人員買單。「有一個周末,我們突然接到他電話,本以為是有什麼急事需要處理,沒想到是他買了一隻活雞要給項目組送過來,感謝項目組這麼久以來的熱情款待。」

援巴新、科摩羅和聖普項目現場技術員舒磊也回想起,2019年他和中國援外抗瘧組張震焱博士在巴新的基里維納島開展人群帶蟲率調查。「在我們整理好物資準備返程的時候,當地村長告訴我們村民早已為我們準備了餐食一定要我們吃完再走。魚是早上村民剛剛捕撈的,米飯是村民一家一點點湊的。大家找了一塊空地、席地而坐,用着每家每戶拿出的餐具,和當地村民一起吹着晚風看着夕陽,享受着難得的用餐時光。」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項目組在基里維納島下鄉進行瘧疾流行情況調查。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廣中醫三代「青蒿人」的抗瘧之路 - 天天要聞

巴布亞新幾內亞基里維納島全民服藥現場工作照。

「危害科摩羅人上千年的瘧疾,終於在中國專家團隊的幫助下得以消除,」科摩羅國家瘧疾中心主任巴卡爾深有感觸地說:「中方技術團隊跟我們是同吃一碗飯、同飲一杯水的兄弟,就連我們科摩羅人沒有去過的原始森林、鄉村都有他們的身影。」

2013年,時任科摩羅副總統穆哈吉千里迢迢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專程為中國抗瘧專家李國橋和宋健平頒發總統獎章,這是該獎章第一次頒發給外國專家。此外,團隊先後榮獲柬埔寨政府「莫尼沙拉潘勳章」、越南政府「為了人民健康」授勛令、科摩羅政府「瘧疾防治突出貢獻獎」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政府「瘧疾防治突出貢獻團隊」等榮譽。

用中醫青年的奉獻擔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讓「中國方案」為多個國家的人民健康保駕護航。那群永遠年輕的抗瘧戰士揮舞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旗幟,一直在路上!

采寫:南都記者 孫小鵬 實習生 陳姝妃 通訊員孟楠 廖曉鍵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讓簽約醫生走進更多家庭,長沙開展2024年「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讓簽約醫生走進更多家庭,長沙開展2024年「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活動

三湘都市報5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王晶晶)2024年5月19日是第14個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家庭醫生日的主題為「科學控體重 健康長相伴」。5月17日,2024年長沙市「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宣傳活動在開福區風帆廣場舉行。活動通過專家義診、家醫情景劇、選樹先進、家庭應急救護微課堂、現場連線採訪緊密型城市醫療...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一行蒞臨安溪縣醫院考察交流 - 天天要聞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一行蒞臨安溪縣醫院考察交流

5月16日,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呂心民,陝西省咸陽西橡醫院執行院長楊亞紅等一行10人蒞臨安溪縣醫院考察交流。安溪縣醫院院長陳鑫壇,副院長王和良、肖建佳及醫務科、護理部、信息科等科室負責人接待。
做輸卵管疏通手術,發現沒有輸卵管?醫院:在其他醫院被切掉了 - 天天要聞

做輸卵管疏通手術,發現沒有輸卵管?醫院:在其他醫院被切掉了

嘉興的一位李女士向我們「小強幫忙團」反映,前幾天她想做輸卵管疏通手術,可是,事情卻並不是很順利。李女士今年40多歲,5月10號,她特意從嘉興來到杭州紅房子婦產醫院求醫。「因為結婚後沒有孩子,所以想要生孩子。到了這邊檢查的時候,上面寫着輸卵管有點堵塞,有點積水。醫生告訴我,疏通後一個月就可以懷孕。」於是,...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 天天要聞

馬斯克宣布腦機試驗開始招收第二名患者,首個植入對象講述生活巨變

當地時間周五,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患者。(來源:X)作為整件事的技術背景,Neuralink開發的N1 Implant需要通過手術放置在使用者頭骨中,設備通過連接超過1000個電極,直接植入大腦接收神經元信...
「吃得不對」竟然這麼傷身體?自查!牢記這幾點,吃出好身體 - 天天要聞

「吃得不對」竟然這麼傷身體?自查!牢記這幾點,吃出好身體

今年5月12~18日是全民營養周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總體營養健康狀況持續改善但膳食結構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現象一日三餐應該怎麼吃?膳食結構與慢性疾病有啥關係?往下看,掌握知識點自查!你的膳食結構合理嗎?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測算目前,我國居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宏量營養素的總體攝入量已基本符合膳食推薦量...
震驚!「你三五天搞好了,病人住院費用搞不起來!」被迫離職後,醫生舉報成都某醫院主任違反醫德醫風!衛健局:將進行核查,若屬實會處理 - 天天要聞

震驚!「你三五天搞好了,病人住院費用搞不起來!」被迫離職後,醫生舉報成都某醫院主任違反醫德醫風!衛健局:將進行核查,若屬實會處理

科主任荒唐言論「你三五天搞好了,病人住院費用搞不起來!」衛健局:如果查實,將按法律法規處理令人震驚的荒唐言論再起,引發熱議。據中國甘肅網官方報道,5月16日,一名醫生爆料,他在成都漢和中醫治未病醫院康復科工作期間,因拒絕科室主任違反醫德醫風的安排後,被強行調崗,最終被迫離職。在接到舉報後,成都新都區衛...
肺癌一查就是晚期?其實雙腿早早給了3種暗示,只是多數人忽略了 - 天天要聞

肺癌一查就是晚期?其實雙腿早早給了3種暗示,只是多數人忽略了

肺癌這一惡性腫瘤疾病可以說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每年因肺癌而失去生命的人數不勝數,雖然現如今醫療技術飛速進步,但因環境的惡劣變化,而導致呼吸系統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也長期居高不下,由此可見,對於肺癌的早期篩查以及科學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北科大「減脂」營開課,專業老師支招如何科學飲食和運動 - 天天要聞

北科大「減脂」營開課,專業老師支招如何科學飲食和運動

「彎曲、拉伸,向前保持平衡,一定注意安全。」5月16日晚,北京科技大學夏日燃脂健康塑形訓練營在田徑場正式開始上課。記者了解到,訓練營由專業老師提供技術、心理、營養三方面的指導和支持,希望通過科學規範的訓練計劃,幫助師生實現健康減重、塑造體形的目標。近年來國內多所高校開設了「減肥」相關課程,受到學生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