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外賣都在損害大腦!微塑料或誘發帕金森

2023年12月11日21:43:16 健康 1780

受訪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徐欣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陽

少點外賣吧!當心微塑料風險!近日,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前沿》上刊登最新研究,揭露了微塑料的一大新罪證——「納米塑料」能進入大腦,與神經元中的蛋白纖維發生作用,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微塑料可入侵大腦

從塑料袋到奶茶瓶,從食品包裝到衣物纖維,塑料的身影無處不在。近年來,微塑料的存在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它可以進入環境中的水體、土壤和空氣中,並通過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每一口外賣都在損害大腦!微塑料或誘發帕金森 - 天天要聞

微塑料,是指直徑<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納米塑料更小,直徑<1微米,可直接穿透細胞膜杜克大學的這項研究顯示,納米塑料會入侵大腦,在神經元中與α-突觸核蛋白相互作用,促進其蛋白原纖維形成和複製;納米塑料還會引起溶酶體損傷,從而減緩聚集的α-突觸核蛋白的降解。這一過程與帕金森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表明微塑料或增加帕金森風險。

「微塑料也是一種環境毒性。」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欣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元退行性疾病,具體發病原因並不清晰,但目前研究發現,除了家族遺傳、吸煙、年齡、腦外傷等因素外,經常接觸有毒物質的職業、環境污染等因素也是導致帕金森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家庭裝修、通風不暢,經常接觸農藥、汽油、有機氯殺蟲劑,或者由於所食用的飲食當中含有這些物質等,都有可能誘發疾病。

近年來,諸多研究都發現了微塑料的神經毒性。2021年,南方醫科大學黃振烈教授團隊發現,單細胞核轉錄組學揭示納米塑料顆粒對小鼠的神經毒性作用及機制。2023年,《納米材料》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微塑料顆粒在被小鼠攝入體內後,僅2小時即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可能增加炎症、神經紊亂,甚至增加患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外賣」成體內微塑料主要來源

徐欣介紹,一般來說,化學品進入人體的途徑,分為經口攝入、經呼吸攝入和皮膚吸收。對微塑料來說,通過皮膚吸收比較困難,都不及直接「入口」的累積總量大。這也意味着,我們每天都在攝入「微塑料」或「納米塑料」,因為許多塑料製品都會與食物接觸,如外賣包裝盒、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等。

「外賣不僅重油重鹽重調味,還往往含有更高的飽和脂肪酸、鈉,更低的鈣、鐵、膳食纖維等,堪稱健康的慢性殺手。」徐欣指出,外賣就是一大「微塑料」來源,一次性紙杯、塑料餐盒、塑料碗勺、包裝袋、瓶裝水等,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塑料製品」。《外賣業包裝塑料環境影響及回收循環研究報告(2021)》顯示,自2015年起,我國外賣行業出現爆發性增長,外賣訂單量和塑料包裝消耗量都增長了10倍。可以說,我國至少有一半網友在吃外賣。

美國關於「外賣」微塑料相關危害的研究非常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瓶裝水。《先進研究雜誌》刊登研究發現,經常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者,其糞便中的微塑料更多。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只喝瓶裝水的美國人每年要吃進10萬個微塑料顆粒。換算成重量,每人每周大約吃掉一張銀行卡重量的微塑料。

咖啡茶飲。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研究發現,在普通的外帶咖啡中放一杯100℃的水,靜置20分鐘後,平均每升水中竟然能檢測到萬億個塑料納米顆粒

加熱盛裝。美國米爾肯公共衛生研究學院稱,很多食物,尤其是穀物和肉類,在加熱和盛裝過程中,會造成塑料容器中的鄰苯二甲酸酯(一種增塑劑)溶出,危害人體內分泌系統

少點一份外賣,減少微塑料侵害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曾預測,到2030年,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徐欣說,我國目前約有300萬帕金森病人,雖然患病人群以6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但近年來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這與遺傳、環境毒素、壓力應激等多因素有關。

徐欣提醒,「年輕人是受微塑料危害最大的群體。」某外賣平台統計顯示,超過八成訂單都來自20到34歲用戶。即便外賣安全和營養有保證,一次性餐盒中的有害成分仍是一大問題,如果配送時間長或使用劣質餐盒,安全隱患更高。微塑料一旦進入人體,很難自然代謝排出。對付微塑料的方法,關鍵在於預防。她建議,外賣商家要合理使用塑料製品,盡量不濫用塑料包裝袋、外賣盒、一次性的水杯和吸管等,儘可能選擇可降解的塑料製品等。

作為消費者,徐欣建議要從我做起,預防微塑料「入口」:

1. 少點外賣。不點或少點外賣,鼓勵回家吃飯,或直接去餐廳就餐。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如果一定要用,盡量選擇可降解塑料製品。

2.自帶水杯,少喝瓶裝水。研究發現,塑料瓶裝水中的微塑料含量,是自來水中微塑料含量的2倍。如果所在地的水源還算乾淨或硬度低,建議喝自來水或涼白開比較好。

3.不用塑料袋/盒加熱食物。很多人為了方便,喜歡直接套着塑料袋吃東西,或加熱食物,但塑料受熱後更容易將微塑料顆粒滲入食物中。

4.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經過層層包裝,受微塑料污染的風險更高。罐裝食品內部一般都塗有雙酚A,微塑料難免會降解在食物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市場熱議:2025蛋白粉哪個品牌好?專家深度解析 - 天天要聞

市場熱議:2025蛋白粉哪個品牌好?專家深度解析

在2025年的健康與健身市場中,蛋白粉作為補充蛋白質、促進肌肉恢復與增長的重要營養品,正持續引發消費者的廣泛關注。隨着全民健身意識的提升和運動營養知識的普及,蛋白粉已成為眾多健身愛好者、運動員及日常健康追求者的必備選擇。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為響應全國「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號召,提升市民早篩意識,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團隊走進靜安區江寧路長者照護之家,舉辦「胃腸道精查,早癌早發現」專題健康講座。活動中,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周敬結合臨床案例為居民講解胃癌及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癥狀及防治策略。周敬特彆強調,幽門螺桿菌感...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 天天要聞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5月25日,足球記者馬德興介紹了武漢江大女足在今年的一些困難情況,並認為,這個女足亞冠冠軍對目前正處於低谷之中的中國足球、中國女足而言,這無疑是輸入了一針強心劑,更顯得彌足珍貴。馬德興:從2024年開始,武漢江大女足的整體實力就因為足協推出的女足俱樂部「投入帽(即年度總投入不得超過3000萬元)」「工資帽(含獎...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 天天要聞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又到了吃桑葚的時候,紫黑透亮的小果子,酸甜可口、豐滿多汁。桑葚的吃法頗多,可洗乾淨後直接生吃,還能榨汁、配酸奶、泡酒……特別百搭。桑葚的營養 膳食纖維桑葚的膳食纖維含量在水果中屬於優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達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 天天要聞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幽門螺桿菌(Hp),被稱為藏在胃裡的「隱形殺手」。它是一種寄生於胃黏膜的細菌,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40%至60%,且呈現高致病率、高耐葯率和低根除率的「三高一低」特徵。傳統經驗性治療方案因缺乏針對性,易導致治療失敗、藥物副作用疊加及耐藥性...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 天天要聞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5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佈訃告,著名醫學家、教育家顧玉東院士逝世,享年87歲。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醫學家、教育家,中國手外科、顯微外科、肢體功能修復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黨的十五大代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主任,《中華手外科雜誌》總編輯,國家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