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2023年12月06日19:53:07 健康 1196

佝僂病,在古代各類中醫書籍中,均未見佝僂病這一病名記載,但有對佝僂病相關的論述。本病在中醫古籍中屬「雞胸」、「龜胸」、「解顱」、「囪填』,、「五遲軟」、「夜驚」、以及部分「汗證」等範疇。

最早記載「佝僂」一詞的書籍為戰國時期的《莊子》,「……見樓者承綢,猶掇之也。」此處「樓」,便為佝僂,原作「句樓」,指形狀彎曲的骨骼如老人。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詩經·北盡風·新台》雲:「燕婉之求,得之威施……不鮮篷擦」,「威施」即為駝背,u篷擦」即為雞胸,為較早的非醫學類書籍記載。在《呂氏春秋.明理》有「首禿謳厄」的記載,書中將出現雞胸或下肢畸形者稱為厄。

首次記載佝僂病的古代醫籍為《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記載了陽氣損傷膝理失司寒邪乘襲入侵,便導致生「大僂」。北宋太平聖惠方》一書為最早記載「龜胸」、「龜背」病名的醫學著作,描述其有「胸高如龜」、「背高如龜之狀」的特徵。《諸病源候論》中有「解顱」的記載,「其狀小兒年大,囪門應合不合,頭縫開解」。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諸病源候論》一書中出現了小兒發育遲緩的描述,如牙齒不生、不能行走、毛髮不長、不能言等。隋朝以後才有醫家把這些癥狀認為是一個疾病的多種表現。宋代醫家錢乙小兒葯證直訣》中論述了五遲:「長大不行,行則腳軟,齒久不生,生則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

具體表現為小兒在相應年齡不可行走,或不能長時間行走,牙齒晚出,頭髮不生不長等。清代醫家張璐明確提出「五遲」病名,並認為站立、行走、牙齒、毛髮、說話為五遲的具體表現。明代薛銷《保嬰撮要》最早提出「五軟」,即頭頸、手、足、肌肉、口軟。《育嬰百問》提出的五軟與前相同,該書還對本病出現的各種預後作了一些分析。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關於汗證,《素問·經脈別論篇》雲:「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搖體勞苦,汗出於脾」,記載了汗出自於胃、心、肝、脾、』腎的相關論述,此為後世眾多醫家研究佝僂病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明代虞拎於《醫學正傳.汗證》將諸汗匯總後統一稱為汗證。

巢元方認為自汗盜汗均由陽虛氣弱不能固攝導致,《諸病源候論》記載:「諸陽在表,在於肌膝之間。若陽氣偏虛,則津液發泄,故為汗」。錢乙將小兒汗證分四類,認為太陽虛汗汗出於頭項之間,為正常小兒汗出,即後世醫家提出的清陽發越之象;出汗區域在項臍之間的胃怯汗。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明代醫家萬全對小兒汗證做了較詳盡而全面的記載,《片玉心書·諸汗門》所云:「汗者心之所藏……若厚衣太暖,熏蒸臟腑」,便會出現熱自內生,熱邪攻於心,熱蒸津泄,故「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書中還記載了病後汗出、心虛盜汗、積證盜汗、肺虛自汗、慢驚自汗、傷風出汗及脫汗等多種出汗,並論述了各自的病因、相關癥狀和治法方葯。

《小兒葯證直決.脈證治法》曰:「肺熱脹滿,攻於胸隔,即成龜胸。又乳母多食五辛亦成」、「小兒生下,客風入脊,逐於骨髓,即成龜背」。龜胸的病因屬肺熱聚於胸部、乳母多食辛辣,龜背的病因屬風邪入侵,治療以「龜尿點節骨」。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幼幼集成》中指出龜胸病因多為父母素享不足、元精虧虛,認為元陽虧損為其根,指出前人所用祛風攻伐藥物非適宜,主張服用六味地黃丸肉桂、鹿茸之輩。關於解顱的病因,錢氏認為「年大而囪不合」,多屬「』腎虛」。

明代醫家王大綸對於解顱、囪陷、囪填等疾病認識提出以寒熱辨證為總綱領,顱陷多寒,主以益脾、溫胃、祛驚,囪填多熱,主以消風、瀉熱、鎮驚,分別予加味四君子湯、加味惺』涅散治療。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育嬰百問》對五軟記載:「項脈軟而難收」、「手軟則手垂四肢無力,亦懶抬眉」、「肌肉軟則肉少皮寬自離,吃食不長肌肉」,可選用錢氏桔連丸治療,腳軟可服用錢氏地黃丸和參茂等葯。明代薛銷論述五軟,將其病因統歸於脾胃,方用補中益氣湯補益後天脾胃。並認為頭項軟、手足軟,此三者病位已深入肝腎,還需並服地黃丸治之。

認為氣血不充盛為五軟的主要病機,選用補腎地黃丸益元填精、扶元散補後天脾胃。除治療外,他還提到了通過進一步調理以達到五軟強健。關於五遲,明代魯伯嗣《育嬰百問》所言:「又有行遲之證,乃血氣不充,則髓不滿骨,故軟弱而不能行;抑亦肝腎俱虛而得之」,認為血氣不充、肝腎俱虛是立遲、行遲的根基所在,並選用地黃丸加牛膝五加皮、鹿茸輩為治。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證治準繩》提到骨之餘為齒由髓充養,認為病機屬享賦不足,』腎虛醫乏,選用地黃丸為方。清代吳謙認為五遲病因均屬先天不足、血氣虛弱,治療先後選加味地黃丸、補中益氣輩以滋其血、養其氣,對於發遲患兒補腎更兼芭勝丹,而語遲患兒因驚邪兼首蒲丸。

錢氏論述了小兒的四種汗證,「上至頭,下至頸,不過胸者」的太陽虛汗為正常小兒汗出;「上至項,下至臍」的胃怯汗者,屬胃不足,方用益黃散;「睡而自汗出,肌肉虛」的盜汗,方用止汗散;而對全身汗出,選用香瓜丸為治。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片玉心書.諸汗》中論述了病後汗出、心虛或積證盜汗、肺虛或慢驚自汗、傷風出汗及脫汗等多種出汗的臨床表現及方葯治法,如額頭虛汗、心虛盜汗者選用團參湯,因病致氣血虛弱當用黃茂固真湯,因脾虛冷積證盜汗用益黃散,提出肺虛自汗服用四君子湯加麥冬,傷風作熱自汗選柴葛解肌湯等。

服前葯汗仍不止,可選用止汗散,蛤粉類斂汗。並且該書還明代醫家秦昌遇對汗證的辨治分虛實論治肺散,由外感風邪方用百解散,由脾虛、或加用牡蝸、肺虛致汗者,分別選用參菩白朮散、補積證盜汗方用三棱散額上濺汗病因屬『事項和預後轉歸涼者,方用抱龍丹及獲神湯。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在古代有眾多醫家提出並記載了關於本病的內容,有依據典型或突出癥狀命名此病者,如「汗證」、「雞胸」、「龜胸」,有依據生長發育延遲或活動受限命名此病者,如「五遲」、「五軟」。

針對本病病機,有認為元陽不足、脾胃虛弱、肝腎虧損屬虛證者,有外風入侵、熱邪奎滯屬實證者,亦有飲食不節、調護失宜者,並創立了諸如「加味惺惺散」、「桔連丸」、「地黃丸」、CC蒲丸」等眾多方葯治療,為後世從醫者研究佝僂病提供了參考和啟發。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本病多因先天享賦不足,包括素享乏,脾胃虛弱,或者後天調護不慎,肺衛氣虛,損及營分,致營衛調和失司,膝理開闔失職,或久病損傷肝腎,氣血兩虛,臟腑失調,故而發病。

對佝僂病辨證施治研究,亦認為其病因不離先天和後天調護,腎、脾分別為先、後天之本,加之小兒生理特點為「脾常不足、腎常虛」,故本病多見於脾腎兩虛,謂其發病之本源。肝主筋,腎主骨,故而筋骨瘓軟多責之肝腎,又脾主肌肉,故而肌肉鬆弛失堅多責之脾胃。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他認為本病發生主要涉及肝、脾、腎。郭助華認為佝僂病患兒先天不足者,源於腎虛胎元乏,以補腎養胎為其治則,後天不足者,源於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以健脾益胃為其治則,治療總原則不離乎健脾補腎。

在胎兒於母體尚未出生前,孕母氣血不足,胎養醫乏,或孕期不慎損傷胎元,或不應時而早生,或應時而多胎兒,元精未充,或墮胎失敗而產,或可見孕期久病,導致先天元精醫乏,脾腎乏源,故而成病。朱震亨在《格致餘論》中雲:「兒之在胎,與母同體……母之飲食起居,尤當慎密」,此便強調母親孕期的飲食及調護與胎兒生長息息相關。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分娩時各類產傷,可損傷胎兒元精;生後小兒餵養不當,如母乳缺少攝入不足,代乳品稀釋太過,或過早斷乳,添加輔食過晚,或小兒偏食、挑食,導致脾胃生化乏源,機體生長需求的能量供應不及。亦可見於小兒飲食失當損傷中焦脾胃,或乳食奎滯中焦,長久不化損傷脾胃。如《證治準繩》:「積者瘡之母……有積不治,乃成瘡候」。

還可見於患某些疾病,如吐瀉日久、頻繁外感、肺疫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服攻伐屬性方葯,損傷中焦,氣血虛弱故而成病。除此之外,發現此病與缺少日晒有一定的關係。這與古代醫家的認識相呼應,如《諸病源候論》所言:「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明確提出了小兒不應強調保暖太過,宜適當進行日晒。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對本病病機及治則的研究

宋代醫家錢乙認為本病根源在腎,依據「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創立地黃丸專治此病;明代醫家魯伯嗣認為此病主要屬肝腎虧損、筋骨失養;《醫宗金鑒》一書中探討本病以肝旺脾虛為論;清末民初醫家陳守真對本病病位的認識,頭項軟在肝腎、手足軟在脾胃。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五臟六腑結構及功能均未發育完善和成熟,治療上多採用補益法,故而現代中醫學家多認為此病屬虛證,素享元精不足,後天脾胃虧虛,故脾腎二臟虧虛為之根本,他臟亦可影響發病,五臟均可受累。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認為小兒佝僂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腎二臟,先天醫乏者補益腎精,後天失養者補益脾胃。脾腎虧虛日久則會出現其它臟腑功能明顯減退癥候,脾氣虧虛則肌肉鬆弛、虛胖,腎氣虧虛則生長發育遲緩、骨骼軟弱、齒遲,肺氣虧虛則皮毛不堅多汗、面眺白,肝臟失養則難以坐立、行走乏力,心氣虛弱則夜驚、語言遲緩。

研究60例佝僂病患兒,根據中醫辨證將治療組分為心肝火旺證、脾虛肝旺證、脾胃虛弱證、脾腎兩虛證,患兒以夜間不安、易驚醒為主要表現者,以清肝安神為其治則;佝僂病恢復期,小兒的精神神經癥狀基本控制,骨骼改變已基本停止,臨床上多表現為脾胃虛弱或者肝虛脾弱,治療上多選用黃茂建中湯或者養肝健脾湯。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在佝僂病伴有納食欠佳、多汗、腹瀉等表現的觀察組中,臨床效果較對照組尤為顯著。把小兒佝僂病按發病時間分為四期,認為其總體屬虛證,病位在肺脾腎。早期多以脾虛為主,病機屬肺脾氣虛、營衛不調;激期多以脾腎兩虛為要,病機屬脾虛肝旺、氣血失和。

恢復期和後遺症期以腎虛為主,病機為腎虛骨弱,精血不足,各期依據疾病側重、以病機主次分而論治,為廣大中醫從業者提供了治療思路。查閱歷代的中醫古籍,雖未出現佝僂病這一病名,但對該病有類似的記載,將本病歸屬「雞胸」、「龜胸」、「五軟」、「汗證」等疾病範疇,祖國醫學很早便從諸多方面討論和研究維生素。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病機及治則方葯,這極大地推動了後世醫者對本病的探討,現代中醫學者仍在繼續探索、不斷完善和創新。中醫藥診治疾病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特點,辨證論治為其靈魂,依據病、因、證、人、時、地和病機分析,以整體觀研究疾病,臨床上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經過數年臨床觀察和深入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多屬氣陰兩虛,兼體內虛熱,認為佝僂病病機主要是氣陰兩虛,尤以陰虛為甚,氣陰不足,營養濡潤功能不足,虛熱內擾,臟腑功能失調,故而可見一系列臨床癥狀。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辨證多屬虛證,選取當歸六黃湯加減益氣養陰,兼清虛熱,臨證時辨證加減,靈活化裁運用,以此來治療本病屬氣陰兩虛證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中醫治療中,使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小兒佝僂病要注意哪些事情?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 天天要聞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隨着天氣越來越熱,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盛夏的炎熱季節。此時,許多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頻繁出現呼吸道問題,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聞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專門上門來服務,讓我們免去了去醫院來回奔波的困難。」近日,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簽約醫生來到失能老人周安貴家中,為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四肢運動功能等健康檢查後,家屬連連道謝。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 天天要聞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為迎接「七一」到來,近日楊浦區中醫醫院聯合大橋街道共同舉辦「『杏』福市集·寶地健康行」主題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的魅力。認識生活中的「仙草」,學習內功心法和葵花點穴手,體驗神奇小丸子……互聯寶地楊浦園內,設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體驗兩大板塊,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醫文化體驗。楊浦區...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冰箱里拿出來的冰鎮西瓜,吃起來別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卻不怎麼愛吃西瓜。我已經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物質,性寒涼,特別適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 天天要聞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866 - 1925)誕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發起了一次十分獨特的徵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有關癌症研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