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2023年10月19日13:49:03 健康 1061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醫生,曾經是一個受人尊敬和敬仰的職業,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保駕護航。


近年來,醫患關係日益緊張和惡化,醫患信任危機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醫生被打、被罵、被誣陷、被起訴的事件屢見不鮮;

患者被坑、被忽悠、被誤診、被拖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醫患雙方都處於一種互相不信任、互相對抗、互相傷害的狀態。

這導致了醫療質量下降、醫療糾紛增多、醫療資源浪費等惡性循環。

那麼,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呢?

事例

給大家分享一個網友講的故事,可能就會對不信任醫生的情況能有更貼切的了解。

「老爺子說心臟不舒服,我說那我陪你去看醫生,一口回絕說不去。

但是又一直嘀咕心臟不舒服。

我說我不是醫生,你跟我說沒用。要麼咱們去看醫生,醫生才能給你解決問題,要是不去看,那你也別提不舒服這個事。

然後同意去看了。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見了醫生,描述了癥狀,醫生說那咱們先檢查一下,做個心電圖,拍個片子。

老爺子按住醫生,說先別開單子,你先告訴我是什麼病,我再做檢查不遲。

醫生問,你不做檢查我怎麼知道你是什麼病?

老爺子反問,我不都告訴你我的癥狀了嗎?

醫生又問,我能憑你描述的癥狀就下診斷嗎?

老爺子又反問,我癥狀都說的這麼明白了,你還不知道我什麼病,你是不是庸醫?

醫生臉綠了,說你愛檢查不檢查,你這病我不看了,你走吧!

老爺子也毛了,說我掛了號花了錢,你憑什麼不給我看病?

醫生徹底崩潰,從口袋裡掏錢,說我自掏腰包,把你挂號費退給你,行不行?

老爺子勃然大怒,拍桌子吼道:我缺你這點挂號費嗎?你看不起誰?!我要投訴你!

醫生抓起桌上的電話:保衛科嗎,這裡有個醫鬧……

……

出了醫院,老爺子問你這給我找的什麼騙人的民營醫院,庸醫還說是專家!

我說叫瑞金醫院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老子說,怪不得,連個「人民醫院」都不是,垃圾!

再後來,老爺子說他問了他同學,說這個病像是冠心病,吃某某葯就行。

我問他你同學是醫生嗎?

他說不是,但是人家說的沒毛病,因為人家也是冠心病,癥狀說起來都一樣。」

原因

我國目前的文化心理也存在一些不利於建立醫患信任關係的因素。

例如,我國傳統文化中存在一些對醫生過高或過低的期待和評價,如「救死扶傷」、「妙手回春」、「殺人不償命」、「天下第一貪」等,導致了醫患之間的認知偏差和溝通障礙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現代文化中存在一些對醫生不尊重或不理解的態度和行為,如「以權壓人」、「以錢買人」、「以暴制暴」、「以訛傳訛」等,導致了醫患之間的情感衝突和信任缺失;

還存在一些對醫生不公平或不合理的要求和壓力,如「一刀切」、「一錯百罰」、「一事論人」、「一言九鼎」等,導致了醫患之間的責任失衡和信任危機。

社會輿論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社會輿論也存在一些影響醫患信任關係的問題。

例如,一些媒體在報道醫療事件時缺乏客觀公正和專業水準,有意無意地誇大或歪曲事實,製造或傳播負面信息,引發或加劇社會恐慌和不滿;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一些網絡平台在傳播醫療信息時缺乏有效監管和規範管理,任由一些謠言或誹謗在網上散布或轉載,煽動或滿足社會憤怒和好奇;

一些公眾在接受醫療信息時缺乏理性判斷和批判思維,輕信或跟風一些錯誤或片面的觀點,形成或強化社會偏見和誤解。

這些問題都影響了公眾對醫生和醫療機構的信任感和信賴度。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開始不相信醫生的時間並不是一個確定的點,而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到多方面多層次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入手。

首先,提高醫生的專業水平:醫生應持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確保醫療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提升溝通能力,使患者能夠理解和信任醫生的治療決策。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其次要加強醫患溝通:醫生應詳細解釋診斷結果、治療方案和預後,並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患者應主動參與決策過程,醫生需尊重患者的意見,並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建議。

最後加強醫療職業道德建設:醫生要秉持醫德醫風,尊重患者的意願和權益,不斷提升自身職業道德觀念,避免利益衝突和不當行為。

同時作為患者,您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加強與醫生之間的信任和合作:

1. 主動參與:在醫生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儘可能提供準確和詳細的醫療史,對自己的癥狀進行描述,以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您應該積極提出問題和疑慮,與醫生共同參與決策過程。

2. 相信專業能力:盡量相信醫生的專業判斷和治療方案,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遵循醫生的建議和指導。如果您對醫生的決策有疑問,可以適當地詢問醫生,並要求醫生給予解釋和理由。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3. 遵守醫囑: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和藥物使用說明進行治療,遵守醫囑。如果遇到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應及時向醫生報告,並協商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4. 積極溝通: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向醫生反饋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的反饋。在遇到疑問、不滿或困惑的情況下,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關切,與醫生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最重要的是,醫患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為了實現更好的醫患合作關係,患者和醫生應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解決醫患之間的信任問題需要醫生、患者和醫院共同努力。

通過提高專業能力、加強溝通、完善處理機制等多方面的舉措,可以逐步建立起醫患之間的互信關係,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信任危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信醫生的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與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聯繫 - 天天要聞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與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聯繫

在《西遊記》里,各路神仙妖怪為了長生不老,可謂是費盡心機。咱們現代人為了身體健康,也沒少花心思,其中益生菌就成了很多人關注的健康「法寶」。過去,大家都覺得益生菌得是活的,而且數量越多,對身體的好處就越大,就像孫悟空神通廣大,降妖除魔不在話下,活的益生菌就如同那威風凜凜的齊天大聖,在我們腸道里大顯身手...
跑步不當反「傷身」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 天天要聞

跑步不當反「傷身」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跑步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有氧運動適當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但運動不當則可能突發意外跑步時要注意什麼?如何遠離猝死危險?注意!當身體發出這些預警千萬別忽視 多人遇險都因同一種運動 近日,2025湖北江陵長江半程馬拉松賽道7公里補給站附近,一名30多歲的男子突然暈厥倒地。慶幸的是,本次賽事醫療急救跑者當時離男子200米左...
每天說說|一個改善睡眠的方法:晚餐吃點「鉀」 - 天天要聞

每天說說|一個改善睡眠的方法:晚餐吃點「鉀」

白天運動、睡前聽白噪音、吃褪黑素……經常失眠的人,為了睡個好覺可能會嘗試各種辦法。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飲食對睡眠的影響:鉀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攝入不足也會導致入睡困難。研究顯示,嘗試高鉀晚餐能幫助改善睡眠。補充足夠的鉀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調節血壓、增強神經遞質功能,進而幫助入睡和改善睡眠質量。1身體...
偶然讀到倪海廈這一段, 幾乎是顫抖着看完! - 天天要聞

偶然讀到倪海廈這一段, 幾乎是顫抖着看完!

倪海廈先生的中醫智慧金句摘錄(附白話解讀):1. "西醫是治人生的病,中醫是治生病的人" (直指中醫整體觀,把人當宇宙調平衡)2. "當你開始覺得口渴,身體已經缺水三天了" (揭示中醫"治未病"精髓,癥狀是最後的報警器)3.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 天天要聞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咱們要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這可不是鬧着玩的,關乎大家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進食時的一些異常情況,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可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搞不好就是癌症在悄悄靠近。可不是嚇唬大家,這可是真真切切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 天天要聞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長壽區人民醫院訂閱號」5月4日發佈情況通報稱,當天,有群眾反映我院醫生李某某疑似飲酒上班的情況。我院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目前,李某某正在接受相關調查。我們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我院將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感謝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支持...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 天天要聞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5月3日,位於凈月高新區的巴蜀映巷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由巴蜀映巷攜手吉林省康復養老聯合會合力打造的「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在這一天正式啟幕。此次活動以「傳承國粹,健康同行」為主題,致力於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活動為期3天。一大早,巴蜀映巷就迎來了眾多滿懷期待的市民,他們有序排隊,渴望得到資深中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