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2023年10月04日16:10:04 健康 1521

到了秋天,很多瓜果蔬菜成熟並陸續上市,所以對於人們來說,相比其他季節,秋天是比較幸福的。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水果也正好在這個季節成熟,那就是石榴。

石榴在我們國家有了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石榴的口感清甜,汁水多,而且它的營養成分豐富,營養價值也很高。它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還有糖類有機酸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在民間還有「一個石榴十副葯」的說法。

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 天天要聞

那麼,吃石榴有哪些好處呢?

石榴有清熱解毒、補血止血、生津止渴的養生功效,而石榴中含有的花青素能夠保護眼睛,可以讓眼睛變得更加明亮。

同時,石榴還有比較強的抗氧化效果,經常吃石榴可以幫助肌膚補充水分,保護血管,還可以補充能量,不給身體增加負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緩衰老。

此外,石榴中的某些成分能夠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

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 天天要聞

不過,很多喜歡吃石榴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石榴籽該咽下去,還是吐出來?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每一個人對於食物的口感要求以及消化能力是不一樣的。不過,石榴籽是沒毒的,而且石榴籽當中營養成分也很多,比如多種有機酸、維他命類、多酚類等,所以說石榴籽也有着不小的抗氧化作用。如果嚼碎石榴籽吃進肚子里,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食開胃、燥濕止瀉、消炎固齒的效果。

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 天天要聞

不過,也有很多人吃石榴時是吐籽的,大概是因為覺得吃石榴籽容易影響口感,還可能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吃石榴時,石榴籽是吐是吞,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只要你喜歡,可以自己隨意選擇。

有一種情況下,建議大家能夠將石榴籽嚼碎吃下去,那就是石榴汁。因為石榴的果肉是一小粒一小粒的,吃起來比較麻煩,所以有一部分人喜歡將石榴榨成汁喝。如果喝石榴汁時將石榴籽吐出,就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營養,所以,想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到石榴當中的營養元素,還是建議將石榴籽一併吃進肚子里。

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 天天要聞

其實石榴的品種是比較多的,現在就有一種新品種,它的籽非常軟,所以有人叫它軟籽石榴。這種石榴的顏色比較淺,剝開果皮之後可以直接連籽一起吃果肉,嚼碎之後,不會有那種石榴籽的殘渣感。所以,如果不喜歡吐籽的人,可以買這種軟籽石榴,不僅吃起來更方便,口感也更好一些,男女老少都可以吃。

當然,吃石榴也是有禁忌的,以下3種情況就要少吃,可能很多人還不懂,希望以後要注意:

石榴嚼一嚼就吐掉嗎?吃石榴時,石榴籽是該吐出來還是咽下去? - 天天要聞

①有便秘的情況

因為石榴當中含有大量鞣酸,而鞣酸有收斂的作用,也就是說吃石榴很可能會加重便秘。所以,你平時有便秘的情況,就要少吃石榴。

②有齲齒的情況

石榴當中有着豐富的有機酸,這種物質會軟化牙齒表面的牙釉質,如果本來就有齲齒的情況,再多吃石榴,會出現牙酸、牙痛的癥狀。

③有高血糖的情況

石榴屬於含糖量豐富的一種水果,雖然它吃起來不是特別甜,但它的甜度可以達到14,甚至有些石榴的甜度可達到17,所以,如果血糖沒有控制好的人,不能隨意吃石榴。最好等血糖恢復之後再適量吃一些,否則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註:圖片來自網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 天天要聞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現實生活中,像劉先生一樣飽受失眠困擾的人並不少見。由於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精神緊張,劉先生逐漸出現了睡眠障礙。每當夜幕降臨之時,她內心就充滿了焦慮:無法順利入睡,或睡着後頻繁覺醒,不斷失眠的夜晚使她越來越疲憊,甚至影響到了日間工作和人際關係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 天天要聞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在身體生長發育、修復組織、增強免疫力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無論是健身增肌,還是維持日常身體健康,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都至關重要。那麼,蛋白質高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盤點。一、動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 天天要聞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5月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王偉教授應邀在新加坡最大的公立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同該院大外科兼血管外科主任 Glenn Tan Wei Leong教授共同完成了東南亞第一例定製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手術。這也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醫工結合」的新技術產品首次走入東南亞,標誌着「中國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