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肚子越大,腦子越傻、血管越傷!而激活體內「特殊脂肪」,或能抗擊肥胖、預防慢病…
隨着天氣逐漸轉涼,人的身體也開始囤積能量,為抵禦寒冷做準備,不知不覺就重了好幾斤。而要說哪個部位最容易胖,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說:肚子。
究竟肚子多大算胖呢?除了能明顯看出「肚子像一座小山丘」,或者肚子上的肉堆了一層又一層以外,如果有以下2個表現,也說明你的肚子太胖了!
①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
②用手捏肚臍旁邊1cm的肉,厚度大於3厘米(大約3指厚)。

可別小看肚子大的問題,它不僅影響外貌,更可能提示內臟脂肪超標,與多種健康問題息息相關。
1
多項研究表明
肚子越大,腦子越傻!
近日,《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了一篇新文章,對近萬名亞洲人群開展的流行病學分析和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顯示:
內臟脂肪和BMI升高,均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具體來說,內臟脂肪每增加0.27kg,相當於認知年齡衰退了0.7年。

無獨有偶。曾經一項對9652名40~69歲參試者的健康數據分析也顯示:隨着腹部脂肪增多,大腦灰質會減少(腦灰質是含有神經細胞的腦組織),腦容量就會變小。具體而言,體重指數和腰臀比都超標的人群,大腦灰質體積平均比健康體重人群少12cm³。
而腦容量更小,或者說是腦部萎縮,和記憶衰退以及痴呆的風險增加有關聯。

相反地,控制體重則有助於延緩大腦衰老。
此前eLife上刊登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對102名肥胖人群進行了18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結果發現:體重每下降1%,大腦年齡顯著年輕了8.9個月!

2
肚子越大
心臟、血管也越危險!
肚子大的肥胖,也被稱為腹型肥胖或向心性肥胖,這對於心血管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
1降低心臟泵血功能
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導致心臟肥大,降低心臟舒張功能,造成心臟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出現氣短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因心臟供血不足而誘發猝死。

2誘發「三高」,危害心血管健康
高血糖:腹型肥胖可導致人體脂聯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更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引起高血糖。有數據表明:腹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為正常人的10.3倍、肥胖人群的2.8倍;
高血壓:腹型肥胖者血漿中的瘦素水平較高,會對腎交感神經活性和動脈血壓造成刺激,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脂:肥胖本就是體內脂肪過多的表現,腹型肥胖的人往往也有高血脂的表現。
「三高」既可以獨立存在,又可以相互影響,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除此之外,「肚子大」還會大大增加脂肪肝、腎臟病變甚至癌症風險。
以癌症為例:《英國癌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腰圍每增加11cm,患相關癌症的風險會增加13%,尤其是腸癌,腰圍每增加8cm,患腸癌的風險就會提升15%!
3
6個胖肚子的壞習慣
飲食就佔了4個,你中招了嗎?
很多人想不通,全身上下為什麼偏偏就容易胖肚子呢?
首先,脂肪的堆積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胖肚子;
其次,由於激素水平差異,男生和絕經後的女性通常更容易胖肚子,年輕女性更容易胖屁股和腿。

但生活中,很多人的「肚子大」,往往與不良習慣,尤其是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1天天精米白面
精米白面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急劇上升,此時胰島素會把糖帶到需要的地方加以利用。
但如果精米白面吃太多,細胞利用不了,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就會被肝臟轉化為脂肪,塞到各處的脂肪組織儲存起來,肚子也就容易大起來了。
2果糖吃太多
果糖對胰島素不太敏感,大多數細胞也不能利用,這時候一般就需要肝臟將其處理成葡萄糖和脂質再加以利用,而由果糖轉化的脂質更容易堆積在腹部,讓肚子變胖。

3反式脂肪吃太多
反式脂肪在天然食品中含量不高,其主要存在於油炸食品、爆米花、起酥點心等吃起來「酥脆」、「鬆軟」的超加工食物中。
大家購買包裝食品時,可以看看配料表,凡是含有「人造脂肪、人造奶油、植物奶油、奶精、代可可脂、精鍊植物油、起酥油、人造酥油、植脂末」等的,幾乎都含有反式脂肪。
它和正常脂肪不同,人體不需要反式脂肪,一旦進入身體,往往會通過影響代謝,導致內臟脂肪增加,肚子自然也就容易變大了。

4愛喝酒
酒精會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使更多脂肪堆積在肝臟中,不但容易形成脂肪肝,還會讓內臟脂肪加速積累,從而導致肚子變胖。
5久坐
長期久坐不動,身體代謝減慢,多餘的熱量就容易變成脂肪囤積在肚子上。有研究顯示,每天多坐1.5小時,腰圍增加0.57厘米,體脂肪也會增加0.44%。
而另一項研究表示,如果每天把30分鐘坐着的時間拿出來做中高強度運動,體脂就可以減少1.3%,內臟脂肪可以減少7.8cm²。

6精神壓力大
當精神壓力大時,身體會分泌更多的皮質醇,它會讓「新生」的脂肪改變分佈,不斷促進脂肪搬到內臟附近,導致肚子變大。
4
會吃會動
幫你瘦出「小蠻腰」
想要減重,「管住嘴、邁開腿」是怎麼也繞不開的話題,瘦肚子也是一樣。接下來,可可就從吃和動兩方面,教你瘦出「小蠻腰」。
1吃:膳食纖維+山楂玉米須飲
①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膳食纖維一方面可以延緩胃的排空,增加飽腹感的時間,減少熱量攝入;另一方面,其可以吸收腸內脂肪,形成一種複合物質,讓脂肪不容易被腸道吸收。兩方面作用,就可以幫助改善肥胖。
具體哪些食物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可給大家總結了一份表格:

②山楂玉米須飲
中醫認為,常見的向心型肥胖,與飲食過多、過於油膩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為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西苑醫院中醫內科李貽奎主任醫師曾給出了一款幫助調理胃腸功能,改善腹部肥胖的代茶飲——山楂玉米須飲。
【做法】取山楂10g、玉米須2g,熱水沖泡即可飲用,能健胃消食、化濕,輔助改善肥胖。

2動:中強度運動+鍛煉腹部核心肌群
①中強度運動調動棕色脂肪
人體內的脂肪分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2種,其中棕色脂肪是自帶的「減肥良藥」,能幫助消耗能量。據研究發現,每100克棕色脂肪,一天內能燃燒正常飲食所攝取能量的2倍!
不僅是對體重的控制有好處,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棕色脂肪還可以幫助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輔助改善和治療糖尿病,保護酒精性肝損傷等等。
每天30~4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即保持運動心率=(220-年齡)*(60%~70%),可以充分調動棕色脂肪,燃燒白色脂肪,使肌肉和脂肪比例發生明顯變化。
【小貼士】低溫刺激也能調動棕色脂肪,因此體質好的人可以試試洗冷水澡。

②鍛煉腹部核心肌群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