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2023年09月22日07:47:02 健康 1132
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 天天要聞

遺忘是可怕的

而有一種疾病

被稱作「漫長的告別」和

「記憶的橡皮擦」

生命尚在

卻與親人、愛人、朋友

與美好的記憶漸行漸遠

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1、2、3……

當你默讀完這三個數字

這個世上已經多出了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 天天要聞

電影《媽媽!》劇照

去年,有一部大火的電影《媽媽!》

講述的就是一位85歲的老人

照顧65歲老年痴呆女兒的故事

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

今年的主題為「立防立治 無問早晚

阿爾茨海默病又譯為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腦退化症

多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群

以記憶力減退為最主要的早期癥狀

一旦確診,便無法治癒

患者將出現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下降……

直到完全喪失認知和自理能力

對於這種疾病,你了解多少?

來看看阿爾茨海默病

的幾個常見誤區

阿爾茨海默病沒有辦法治療

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 天天要聞

雖然目前阿爾茨海默病

尚無治癒的方法

但是

老年人經過綜合治療

會延緩疾病的進展

特別是對早期的老年患者

甚至可以通過治療恢復部分功能

即使是晚期的老年患者

也可以通過綜合管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延緩疾病進展

因此

發現老年人有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應該儘早就診

規範治療

以免耽誤病情

阿爾茨海默病看一次病就足夠

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複雜的疾病

老年人會經歷輕、中、重度的發展

根據老年人的不同病情

要調整治療藥物的劑量和種類

因此需定期隨訪

建議於老年人首次就診後

第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

進行隨訪

一年以後

每6個月隨訪一次

當病情變化時

隨時就診

老年人才得阿爾茨海默病

近年來的調查顯示

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人群

正在逐漸年輕化

當下大多數人因生活節奏加快

導致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睡眠質量差

同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

會使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以及肥胖症的人群越來越多

這些因素會使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也越來越多

因此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群

也逐漸年輕化

家屬如何照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

合適的照料方式比藥物更重要

基本的照料方式是「順」和「哄」

不否定患者、不打擊缺點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需要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生活環境

應當讓患者做一些可能引起他興趣的事

多帶患者出去走走

這樣可以延緩病情加重的速度

晚安十點(2023.9.21)丨我不記得你,卻依然愛你 - 天天要聞

如何訓練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功能?

對於患者認知功能的訓練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高晶表示

可以在對方情緒不錯的前提下多嘗試幾次

如果患者因為失敗而感到沮喪

應當及時停止。

認知功能分為記憶、視空間、執行功能、語言推理判斷等

已經丟失的功能無法通過訓練找回

家屬可以揚長避短,訓練患者其他功能

讓其他腦功能網絡活躍起來

患者的認知功能退化得也會慢一些。

終有一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會遺忘掉大多數人和事

病情無法逆轉,

記憶可能會遺失

但他對你的愛卻永遠有效

如果到那時,請始終記得

在我們年少時

他們曾一遍又一遍地幫助我們

您的身邊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嗎?

您知道關於他們的溫馨故事嗎?

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夏至已過,隨着暑氣漸長,三伏天時間表也新鮮出爐。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2025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 天天要聞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的衛生巾行業新國標正式落地了。7月1日起,國家疾控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實施。該標準於2024年6月發佈,是在2002年發佈舊國標後,時隔22年的首次更新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天天要聞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胃腸外科胡醫生。「胡醫生,我切口都癒合了,應該就好了吧?」「這幾天精神也不錯,能吃能睡,是不是不用再管了?」在門診,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喜訊」,但有時不得不打斷病人一句:「你的切口癒合是好事,但別忘了——體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
化療時吃雪糕,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 天天要聞

化療時吃雪糕,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文 | 孫凌霞 美國註冊營養師雪糕是人們在夏季的最愛,可這個解暑神器,也出現在了醫生開給化療患者的處方里?!研究這個話題的醫生還因此獲了個大獎?是的,你沒看錯,化療患者可能需要遵醫囑吃點雪糕。202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獎,頒發給了波蘭的科學家,正是表彰他們的研究揭示了患者在接受化療藥物時,通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