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次電除顫、16分鐘介入手術,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2023年02月09日20:26:03 健康 1541

記者 郭紀軒 通訊員 朱明環 渠敏 胡青

49次電除顫、16分鐘快速植入支架、一波幾折地搶救……這個春節,對於鄒城的馬先生來說,用「險象環生」形容再合適不過。大年初五馬先生因突發心肌梗死被送到兗礦新里程總醫院搶救,歷經1個多小時的搶救才恢復生命體征。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2月7日,馬先生順利康復出院。

49次電除顫、16分鐘介入手術,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馬先生今年59歲,大年初五當天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入院時血壓低、心率慢,處於心源性休克狀態,隨時可能出現心跳驟停。「患者急診入院時,孩子在外地,我們與患者家屬充分進行電話溝通,告知患者隨時可能出現室顫,生命危在旦夕,需立即行介入治療。」急診醫生介紹。

醫院第一時間為馬先生開啟綠色通道,在做好急診手術準備後,不料剛到導管室準備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時,患者突然反覆發作室顫,呼吸減慢,之後就是逸搏,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生命體徵逐漸消失,醫院麻醉科人員見狀,趕緊為其進行氣管插管。

搶救過程中,醫護人員反覆電復律49次,醫生堅持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絲毫不放棄,介入科護士穿着厚重的鉛衣手持電極板就像戰士手持武器一樣反覆除顫。胸外心臟按壓與電除顫交替,搶救了近一個小時,就連家屬都感覺到希望渺茫,但醫護人員仍在堅持,不放棄!

經過醫護人員不懈的努力,患者心率終於慢慢恢復,隨後,醫院心內一科手術團隊果斷為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檢查,發現其粗大右冠脈完全閉塞。情況危急之下,手術團隊從開始穿刺到導絲通過血管開通僅用了8分鐘,之後植入支架,從開始穿刺至支架植入共16分鐘,手術過程中患者血壓出現下降,但植入支架後病人血壓心率很快恢復穩定。

49次電除顫、16分鐘介入手術,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心臟介入術後,患者生命體征趨於平穩,此時已是凌晨。「高強度的搶救搞得大家精疲力盡,但大家都很激動,我們用堅持、用不放棄的精神救了這位59歲的家庭支柱,救了一位患者就是救了一個家庭,我們感覺很有成就感。」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心內一科主任胡青說。

之後,馬先生轉入病房進行下一步治療,搶救過程中電復律時雖用鹽水紗布保護,但多次的除顫在胸部留下很紅的烙印。「真是從鬼門關走一遭又被拉回來了。」馬先生看着自己的胸脯反覆感嘆。

49次電除顫、16分鐘介入手術,兗礦新里程總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醫生介紹,急性心肌梗死是人群猝死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療方案首選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及冠脈溶栓術,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及早恢復血流。而且冠脈越早恢復血流,預後越好。隨着近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並呈年輕化趨勢。應引起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和警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佈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佈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