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孩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背後:這一疾病真的年輕化了嗎?

2023年02月06日19:39:15 健康 2281

阿茲海默正在「變年輕」嗎?

近日,一篇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撰寫的論文,公布了一例被臨床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的19歲患者,引髮網友熱議,登上微博熱搜。

這一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阿爾茨海默症研究刊物上。文中介紹,一名19歲男孩出現進行性記憶衰退,受困於明顯的短期記憶缺失,他會無法想起一天前發生的事,或忘記個人物品放在哪裡。論文作者之一、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賈龍飛介紹,該病例情況極為罕見。

論文發佈後,引起一部分年輕網友對於這一疾病的擔憂,網友們表示:「我也記性很差,經常一轉身就忘事」「上班忘記帶手機打卡,下班又會忘記帶鑰匙回家,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症)早期表現」「我經常忘記手機放哪兒了,是不是也老年痴呆了」。

當前阿爾茨海默症究竟是否有年輕化趨勢?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數名神經內科專家,就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2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鬱金泰教授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臨床上確實存在阿爾茨海默症年輕化趨勢,但這一趨勢其實也在很多疾病領域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綜合分析,也不能因此過度焦慮。

鬱金泰分析,一是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症報道宣傳多了,國內外發表的論文也越來越多地關注這一領域,引起了社會重視,以往大家可能意識不到這一疾病。

此外,隨着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運動減少等血管危險因素的疾病高發,糖尿病、腦卒中等血管疾病年輕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阿爾茨海默病年輕化。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軍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從臨床上來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仍以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年輕人很少,這一例19歲的患者病例僅僅是個案,「臨床上不少年輕人因記憶力不好來就診,大部分都不是阿爾茨海默症,年輕人記憶力的減退並非都是病理性的,臨床診斷阿爾茨海默症也不單單看記憶力情況,還要配合一系列的檢查,如腰穿、磁共振、pet檢查、腦脊液檢查等,最終才可能確診這一疾病。」

超早期發病的年輕阿爾茨海默症患者

專家透露,在臨床上,的確遇到過年輕的阿爾茨海默症患病群體,年齡在二、三十歲,但也均為個案,癥狀並不具有典型性。

劉軍在前兩年遇到過一個28歲的年輕人,因記憶力減退前來就診,被診斷為患阿爾茨海默症,「根據病人所述,記憶力不好外,還存在無法勝任工作的情況,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都很大,主要還是考慮到基因的因素大一些,由於基因突變或是有疾病家族史的情況。」

「目前在臨床上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的病人,有些可以找到致病的易感基因,有些找不到,能找到致病基因的比例也僅有1%左右,即使找到了,在治療方面目前也沒有很大差別。」鬱金泰坦言。

鬱金泰曾發表過論文,記錄了臨床上2例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的年輕患者,一名是33歲男性,一名37歲女性,都因記憶力下降前來就診。

33歲男性在27歲就已經發病,2017年來華山醫院就診時表示自己進行性反應遲鈍,6年前存在認知功能減退。經檢查,發現其認知功能障礙、全腦萎縮,雙側海馬硬化、葉酸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013年時,他一度在醫院迷路,無法完成送檢化驗等這些簡單的任務,2017年也不能完成工作任務,老闆交代工作會遺忘或顛三倒四,計算力下降,買東西不會計算零錢,夜間睡覺跑錯房間,時有答非所問,傻笑,有精神行為異常的情況發生,甚至還出現了性格改變,活潑的性格漸漸地變為沉默寡言,到了無法工作的程度。到了2019年,他已經不會用手機,也不會簽名,但他無明確神經系統疾病家族史,家裡父母及3個姐姐都很健康。」鬱金泰說。

而另一名37歲的女性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也同樣是因記憶力減退就診,存在空間障礙,癥狀並不典型,小腦功能退化,肌張力增高等。

「在臨床上,我們將阿爾茨海默症分為早發性和晚發性兩個階段,以65歲為分界線,其中早發性為65歲以下發病,往往病程較快,較多見遺傳史,也多見一些走路不穩等認知之外的癥狀,而晚發性病人往往病程緩慢,上述這些情況都相對少見。」鬱金泰進一步表示,早發性痴呆臨床少見,病因眾多,診斷需全面,而基因檢測往往可以對這一類型患者可以提供重要的診斷信息。

19歲男孩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背後:這一疾病真的年輕化了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記憶力下降,並不一定患阿爾茨海默症

記憶力下降是否就意味着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可能性?對此,上述兩名專家都予以否認。

劉軍認為,如果不是以近時記憶為主的癥狀,都沒必要引起過度恐慌,「近時記憶是指,這一刻做的事,下一刻馬上忘了。正常人如果因為工作節奏忙碌、壓力大、事務繁多,也會出現忘東忘西的情況,但這些都不是病理性的,並非因腦部病變引起的,都不能稱之為阿爾茨海默症。」

鬱金泰指出,在他所在門診里,多年來就診的年輕患者中,絕大多數因記憶力下降就診,經診斷都並非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如果真的是阿爾茨海默症,往往是癥狀一年不如一年,甚至一個月不如一個月,疾病逐步進展,記憶力的下降並不一定是患了阿爾茨海默症,這個比例很低,有人只是功能性認知下降,表現為神經衰弱、注意力不集中,但仍能勝任工作,常常伴隨出現焦慮、睡眠不好、情緒低落等問題,並不是阿爾茨海默症。阿爾茨海默症,往往會導致性格方面的改變,越來越孤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鬱金泰透露,目前,阿爾茨海默症以散發為主,與基因、環境等因素有關,因基因問題導致的預防更為困難,而如果發病與環境因素有關,預防能起到一定作用,「譬如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增強運動和人際交流等,都會可能產生一定的作用,延緩疾病進展。」

鬱金泰表示,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阿爾茨海默症病情進展,但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症可以預防,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如何預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中國國內、美國、加拿大、英國等諸多專家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茨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發表於本領域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的子刊《神經學,神經外科學與精神病學雜誌》,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其中涉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共病以及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建議,這也是全球首個阿爾茨海默症預防指南。

19歲男孩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背後:這一疾病真的年輕化了嗎? - 天天要聞

19歲男孩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背後:這一疾病真的年輕化了嗎? - 天天要聞

19歲男孩罹患阿爾茨海默症背後:這一疾病真的年輕化了嗎? - 天天要聞

「已經有研究證實,主動學習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如多從事認知活動,如閱讀、下棋等刺激性腦力活動,而不要一直坐在家裡看電視,被動接受訊息。此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65歲以上人群應警惕體重減輕,若出現體重指數bmi下降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此外年輕人應儘可能多地接受教育,還要注意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不要吸煙酗酒,同時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同時堅持定期體育鍛煉,避免肥胖、抑鬱、精神緊張情緒的發生。」鬱金泰教授呼籲。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着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着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意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佈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