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2022年12月21日22:14:19 健康 1417

我還記得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會像當年的非典一樣到了夏天也就銷聲匿跡了,可如今我們等了三年也沒看到新冠像非典那樣銷聲匿跡。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醫學常識:事實上絕大多數病毒類疾病都是「無葯可治」的。當然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發現這裡的「無葯可治」是打引號的。如果你去問一個學醫的人:病毒類疾病能治好嗎?那麼他會告訴你病毒類疾病是可以治療的。事實上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也確實有被治癒的患者。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不過目前我們針對病毒類疾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醫學干預幫助人體免疫系統戰勝病毒性疾病,然而我們並沒任何專門的特效藥物能直接殺滅病毒。當年我們面對非典疫情是通過控制人口流動切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不過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消滅病毒並不是一回事。我們只是用嚴格的防控措施阻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但實際上我們並沒研發生產出能直接消殺病毒的藥物。非典實際上是在傳播路徑被切斷後自然消失的。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如今的新冠病毒從傳播方式、防控的難度和臨床表現等各方面都比當年的非典複雜得多。SARS這種致病性強的烈性病毒在殺死宿主後自己也難以存活傳播,但新冠病毒相對於SARS病毒而言具有高傳染性、低死亡率、較長潛伏期等特徵。新冠病毒的特點決定了這種病毒是有可能長期存在的。我們當前的一切手段只能遏制疫情的蔓延,但以人類目前的醫療科技還無法徹底消滅新冠病毒。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現在看來新冠會像當年的非典一樣突然消失這種可能性已相當渺茫了。新冠病毒會長期存在這點如今幾乎已是人所共知,但問題是這個長期到底是多長呢?現在全世界沒任何人能說得清新冠疫情究竟何時才會結束。最壞的情況是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內新冠病毒都會一直存在。這也就意味着我們絕大多數人可能都看不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雖說這種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新冠疫情究竟還會持續多久沒人能說清。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難道疫情一天不結束就把大家都關着?誰去種地?誰去做工呢?生產生活物資由誰來生產呢?難道在此期間大家都不吃不喝嗎?所以如果要等到病毒被徹底完全清除後再復工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從去年以來世界各國都陸續選擇放開。我國本着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對放開管控這件事相當慎重。我們之所以把放開的時間推遲到現在就是為了觀察其他國家放開後的情況。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2022年三四月份以來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相繼放開管控後均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爆發,但每一波確診病例的峰值都越來越低。現在越南、新加坡、韓國社會的開放程度基本已回歸到了疫情前的狀態。已堅守了三年的卡塔爾也在世界盃前夕採取了幾乎是全面放開的政策。現在看來世界盃的舉辦也並沒引起新冠疫情在卡塔爾的大規模傳播。目前奧密克戎的傳染性確實越來越強了,但其毒性致病力實際上已減弱了很多。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香港大學海南醫學院共同的研究數據顯示:當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在致病力方面與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隨後出現的其他變異株相比呈幾何級數下降。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也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已大幅降低。防疫就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防疫只是手段,保護人民才是目的。疫情防控和經濟民生本就不是對立關係。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中國在過去的三年間所取得的抗疫成就有目共睹,但在過去的三年間大家都活得不容易也是客觀事實。當疫情來勢洶洶時為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有必要犧牲一下經濟效率,但當疫情形勢相對比較平穩時也應當平衡防疫工作與社會生活的關係。既然過去三年來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那麼國家根據新的疫情形勢進行科學調整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中國在過去的三年里一直採取嚴格的全國一盤棋模式抗擊新冠疫情。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疫情期間全中國每一個社區都變成了一個抵制感染風險的堡壘。正是在爭取到的這三年時間裏我們完成全民核酸檢測、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近三年來我國有效處置了百餘起聚集性疫情、有效應對了五波全球疫情的衝擊。三年來中國的感染率和死亡人數一直在全球保持較低水平。正是過去三年的努力為我們如今的放開提供了底氣。中國在不該「躺平」的時候堅決不「躺平」,而在需要調整的時候則堅決平穩有序調整。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我們大可不必粉飾太平——放開以後這段時間社會面陽性確實越來越多、陽性面也越來越廣。可能不少人原以為放開以後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該上班掙錢養家的上班去,該上課學習的上學去,得了其它疾病該咋看就咋看......可現在的真實情況卻是大家依然提心弔膽擔驚受怕。去公司上班生怕單位冒出陽性人員,送孩子去學校生怕同學和老師里有陽性人員,天氣涼了但凡有點感冒癥狀就懷疑自己是不是陽了......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明明防疫政策已放開了,可有些店鋪卻還是沒開門。與此同時有些地方出現了感冒藥被搶光、發熱門診一號難求的現象。以前人們是得了病才去買葯治病,現在人們居然瘋搶一堆感冒藥囤在家裡等病來。本指望着放開以後能搞活經濟讓大家掙錢養家,可現在大街上轉悠一圈發現比以前還冷清。這些情況的出現其實只是一種短暫的陣痛。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放開以後幾乎都必然出現一段時間的陣痛反彈。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目前出現的一些不如人意的亂象不是國家放寬疫情防控的政策有問題,而是各地在具體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出了問題。疫情防控逐漸放開後全國各地似乎正在展開一場競賽:以前是競爭誰封控措施到位快,現在是競爭誰放開速度比較快。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勢的層層加碼。當初國家強調管控時有些地區在落實過程中就搞層層加碼;現在國家強調優化防控就索性直接一放到底。說白了都是一刀切的搞法。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既然放開後幾乎必然會造成一定的疫情波動反彈,那麼決定放開時首先就需要儲備充足的醫療物資以免造成擠兌。現在那麼多陽了的人抱怨買不到葯證明有些地區在放開以前很可能根本就沒調研過本地的藥物儲備情況。這樣的現象表明放開以後我們在具體的管理上確實還沒完全跟上。新冠病毒畢竟是一種我們人類之前從未打過交道的新型病毒。任何國家在放開的初期階段幾乎都必然出現一些波折。

現在為什麼又有人要求國家重新恢復以前那種疫情管控模式 - 天天要聞

不過我們當前出現的這些波折相信都能儘快得到解決。事實上現在有些地方已在採取措施:山東現在已恢復48小時核酸查驗,江蘇把原來的核酸檢測點改成了發熱門診......現在看來各地在放開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那麼政府本着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及時修正這些問題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現在要做的並不是重新恢復以前那種嚴防死守的管控模式,而是要根據現階段疫情形勢的發展不斷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發佈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佈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