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碰到與別人吵架,甚至打架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會控制自己的怒氣,但有時候確實是對方,太讓我們非常氣憤,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你會發現有些人一吵架身體就會控制不住地顫抖,有的更甚至吵着吵着眼淚就出來了…,你會感覺這是一種非常拉垮處于于作戰下方的表現,事後就感覺自己在吵架的時候沒有發揮好,如果能夠重來,絕對要在氣勢上碾壓對方。
但是經過你多次的作戰發現,不管是在和家人吵架,還是在和陌生人吵架的時候,身體都會止不住地發抖,說話不利索,臉紅,不僅懷疑難道自己病了?
那麼這種情況是否是正常的?還真的是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
案列分享
這幾天,王大媽經歷了一件很無語的事情,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碰到了,本來就沒想多,但是那個人還聲稱王大媽的東西沒有放在原本的位置,碰到了是正常的現象,誰讓王大媽沒有將東西放好。
聽到這裡王大媽的氣不打一處來,非要上前和他理論理論,就這樣兩位中年女人開始了一場口水戰,接着不自覺的就動手動腳起來,但是沒想到在這次又吵又打的過程中,王大媽一下情緒激動暈了過去,對方直接就嚇壞了。
等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清醒過來後的王大媽,只記得當時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渾身發抖,說話不利索,本想着在氣勢上概括對方,沒想到卻出現了這樣的糗事。
此時王大媽的女兒生怕母親出現什麼問題,趕緊詢問醫生,醫生說「大事兒沒有,就是太激動導致的」。
跟人爭吵、打架時身體會「發抖」,說話不利索,臉紅,這是病嗎?
其實,不光是發抖,人在生氣時還會表現出心跳加快,面紅耳赤等現象。但這並不是什麼疾病的表現,而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是人體做出的一個應激反射。
交感神經系統
身體中有一個系統,叫作交感神經系統,它可以幫助人們的身體調動體能,也會幫助人們的大腦做出是作戰還是逃跑這樣的決定。
人在情緒激動憤怒的時候,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導致心慌、心率增快、血管和肌肉收縮,上肢肌肉、血管收縮,就可能出現手抖的癥狀。
這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而這種自我保護機制,是身體進行兩個方面的選擇,那就是作戰還是逃跑。其實這就是因為身體中很多器官協作的結果。
當人面對未知的危險時,人體的外部感知器官會通過外界的風險信息傳輸到人體的大腦細胞,通過人體的神經元接收信息並拉響情緒處理的警報信號,
最先發動的是人的五官,雙眼或耳朵裏面將風險信息內容上傳入人的大腦,可是最先並沒有發送給大腦皮質由承擔剖析和管理決策的額葉不緊不慢的「召開會議處理」;反而是立即「拉響」前額葉這一情緒處理的報警。
全身上下緊急動員
在應激反應中下丘腦垂體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軟件推送不論是作戰或者是逃跑的數據信號到緊急動員辦公室——腎臟!
這就會讓我們的腎臟分泌非常多的生長激素以及腎上腺激素,此時就會調動整個身體的活力,同時造成的身體現象,就是呼吸加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並且肌肉充血
機體的腎上腺分泌激素分泌過高時,機體的各個神經系統以及動能化學物質會隨着血液的流通傳輸到血液以最大的限度貢獻機體的動能,無論是戰鬥還是逃跑都是在危急關頭,作殊死一搏。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呢?
深呼吸
深呼吸,當自己特別緊張的時候做幾次深呼吸,比如深吸一口氣後憋住一段時間,再慢慢地呼出去,做幾次循環以後緊張、焦慮的情緒就會得到緩解,聲音也就不會顫抖。
維持一定的間距
人與人在情緒的交流下很容易受到言語的攻擊,而造成肢體的觸碰,為了預防人與人的受傷程度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間距,要有獨特的擔當和責任感主動承擔事情的過錯一方。
心理暗示
如果你不想讓戰鬥持續發酵下去,一定在心裏默默暗示,深呼吸一口氣之後,在心裏默念「別衝動,別衝動,衝動是魔鬼」,這無疑就是給你全身發出一個「退下」的信號,其實你會發現緊張感,發抖,臉紅的癥狀也會慢慢消退。
合理地宣洩情緒
不良情緒就像洪水,只能疏通,而不能堵。可以選擇吶喊、奔跑、拳擊…等方式去發泄。也可以找人傾訴,旅遊,購物,美餐等方式讓自己獲得滿足感,分散注意力……
轉移方向
嘗試着調整內心的想法,人在生氣的時候主要是以負面想法為主,嘗試着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也有利於緩解情緒,防止進入一個過激的狀態。
吵架太過激動,會引發什麼危險嗎?
心肌缺氧
人在生氣的時候,大量的血都會沖向大腦,導致心臟的血液供血量會減少,造成心肌缺氧。會引起人呼吸急促,而壓升高,而管收縮,心跳不規律,而液流向大腦和臉部,還會導致出現高而壓,冠心病,腦而管疾病的發生。
昏厥
生氣,吵架發抖會導致腦供血不足,所以,容易引起頭暈、目眩,嚴重的還可能會引起意識障礙,導致昏厥。
腦出血
如果本身是高血壓患者,出現吵架後生氣發抖,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腦血管疾病,比如腦出血、腦梗塞等,治療不及時,還會留有嚴重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