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們都會接受體檢,看到報告上多出來的「息肉」都會變得十分焦慮,這些身體內長出來的小東西,哪些是癌症前期徵兆,哪些是良性變化,哪些需要手術?
今天,我們用一篇文章,把跟身體里「息肉」有關的那些事兒一次說清。
息肉,簡言之,就是人體空腔臟器里長出來的多餘贅生物。也就是說,本來應該是平滑、光整的組織上,有一塊肉不好好長,凸出來了[1]。
根據長的位置不同、命名不同,比如長在鼻腔、胃腸、膽囊、子宮、膀胱、尿道、聲帶等地方,就分別叫做鼻腔息肉、胃息肉、腸息肉、膽囊息肉、子宮息肉等。
(鼻腔息肉)
長息肉的時候,特別是息肉比較小時非常隱蔽,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感覺的,大部分人是在治療相關部位的其他疾病,或者做體檢時才發現的。
胃息肉:一般是沒有感覺的,大部分人是在檢查胃裡其他毛病的時候,比如胃炎呀,做胃鏡才發現的。偶爾有人會出現疼痛,大便黑絲,有噁心,嘔吐的情況[2,3,4]。
腸息肉:一般沒有不舒服,有些人在腸炎發病時做腸鏡,順便看到長了息肉,少部分可能會有拉肚子、大便形狀變化的情況[5,6]。
(腸息肉)
鼻息肉:息肉小的時候,不會有感覺,長大了一些後,堵塞了呼吸道,會有鼻塞、呼吸不通暢、嗅覺喪失或者反覆發鼻炎的情況[7,8]。
子宮息肉:有些沒有表現,但是有一些會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間隔期出血、月經量太多、絕經後陰道流血、不能懷孕的情況[9-11]。
聲帶息肉:大部分會引起聲音嘶啞,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呼吸困難。所以也是比較容易發現的一種息肉[12]。
膽囊息肉: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舒服,大多數膽囊息肉都是體檢B超的時候發現,有些做膽囊手術的時候,發現還長了一個息肉。極少數的人會有疼痛,噁心,嘔吐等沒有什麼特異性的情況[13,14]。
所以,息肉悄無聲息地來,很多人都不知道,感覺到不舒服了,已經晚了!
胃息肉:患有慢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H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經常吃某些胃藥,如質子泵抑製劑的人[2,3,4]。
腸息肉:年齡大於50歲以上的人;患有炎症性腸道疾病,2型糖尿病的人群;家裏面有人有這個病;有吸煙、飲酒習慣或肥胖的人[5,6]。
鼻息肉:患有哮喘/過敏性真菌性鼻竇炎的人;對阿司匹林敏感;有維生素D缺乏;家裏面有人長鼻息肉的人群[7,8]。
子宮息肉:圍絕經期或絕經後;高血壓;肥胖的人群[9-11]。
(子宮息肉)
聲帶息肉:需要用聲音比較多的人,比如老師,歌唱家等,還有聲帶炎症、長期吸煙等人群[12]。
膽囊息肉:跟年齡,性別(男性比女性容易發生)、吸煙有關,患有乙肝、膽囊炎或膽結石以及高脂血症等情況的人群[13,14]。
息肉大部分是很乖的,友好的,但是也有癌變的風險,不要掉以輕心!通常根據息肉的類型、大小、個數來判斷。
胃息肉: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腺瘤樣息肉,直徑大於2厘米,要特別注意了,癌變風險比較高[2,3,4]。
腸息肉:大於1cm的,腺瘤,長在左半結腸位置的,還有長得胖的(真的沒有歧視胖子)、有脂肪肝的、代謝綜合征的人,癌變風險比較高[5,6]。
子宮息肉:大部分也是良性的,但是年齡>60歲,有不正常的子宮出血,肥胖,還有合併多囊卵巢的情況,癌變風險會比較高[9-11]。
膽囊息肉:大部分是良性,但是息肉直徑>10mm,年齡>50歲,息肉有多個,合併膽囊結石等情況,惡變風險會增高[13,14]。
鼻息肉和聲帶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癌變風險很低[7,8,12]。
(聲帶息肉)
所以,大家不要小瞧息肉,沒準哪天它就叛變了,不乖了,不能在自己身體里好好相處了。
胃息肉[2-4]:需不需要切,得分情況看,比如非腺瘤的小息肉,一般不會不舒服,而且很少癌變,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檢查,不需要手術切除;而大息肉、腺瘤和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因為有癌變的可能性,一般在胃鏡下切除。
腸息肉:如果是<1cm的息肉,可以先在腸鏡下取一些組織進行檢查,是否有癌變可能性,沒有癌變可能性可以暫時不處理,隨訪觀察,>1cm或者有癌變可能性的,在腸鏡下用鑷子或鋼絲圈切除(息肉切除術),或者用腹腔鏡手術微創切除[5,6]。
(切除結腸息肉)
鼻息肉:比較容易複發,所以一般開始會考慮噴一些藥物,來控制炎症,縮小息肉,如果藥物沒用,才考慮用鼻內窺鏡手術來切除息肉[7,8]。
子宮息肉:沒有癥狀的小息肉,可以不做處理,定期複查,或者吃一些激素類的藥物,減輕息肉的癥狀。如果有癌變的可能性,可以用宮腔鏡根據病情進行手術切除[9-11]。
聲帶息肉:因為影響發聲,一般採用手術治療,可視聲帶息肉大小、部位等具體情況而定,常用的手術方式有電子鼻咽喉或纖維喉鏡下切除[12]。
膽囊息肉:息肉直徑>1cm,年齡>50歲,懷疑有癌變可能性,增長速度快的,需要進行手術切除,如果不願意進行手術切除,也要隨訪觀察半年到1年的時間[13,14]。
說了這麼多,總之一句話: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息」。
如果還能友好相處的,咱就相伴一程,不能友好相處的,就切了,不留了!關鍵是,要記得去醫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然只能後悔莫及了。
特約作者:李輝
湖北省直屬機關醫院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Polyp.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polyp
[2]吳康林.胃息肉相關風險因素分析[D].河南:鄭州大學,2018.
[3]楊振,張呈艷,吳戰軍.胃息肉的臨床病理特點、發病機制與診治的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誌,2015,(4):266-269.
[4]Stomach polyps.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
/stomach-polyps
[5]劉道江.結直腸息肉發病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D].江西:南昌大學,2019.
[6]Colon polyps.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
colon-polyps/symptoms-causes/syc-20352875
[7]汪林.不同類型鼻息肉的組織病理學對照研究[D].西南醫科大學,2019.
[8]Nasal polyps.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nasal-polyps/
symptoms-causes/syc-20351888
[9]藺軍敏,陳燕如,劉連連, 等.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的相關因素研究進展及與不孕關係的相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4):2978-2980.
[10]黃麗華,向梅.子宮內膜息肉研究新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誌,2014,41(1):43-46.
[11]Uterine.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uterine-polyps/symptoms-causes/syc-20378709
[12]吳啟宗.聲帶息肉術後複發影響因素的臨床分析[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9.
[13]呂復君,張東,劉江偉.膽囊息肉成因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24):4785-4787.
[14]龔金華.膽囊息肉樣病變625例臨床分析:膽囊息肉樣病變的手術時機選擇[D].江西:南昌大學,2018.
來源:騰訊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