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因糖尿病或其併發症死亡的成年人有670萬人,也就是平均5秒鐘有1人因其死亡。
得了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會嚴重危害糖友的生命健康,而一旦出現了併發症,糖友的生活質量也會大大降低。
但好在的是併發症能預防,只要你足夠的"懂它"!
一、懂血糖
糖友的血糖猶如樹的「根基」一樣,只有把這「根基」打牢了。才能避免併發症的出現,從而保護我們身體的健康!
在《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建議血糖綜合控制目標為空腹4.4~7.0毫摩/升,餐後2小時<10.0毫摩/升,糖化血紅蛋白<7.0%。
並以此為依據,根據糖友具體情況,調整血糖控制目標中青年、病程較短、無併發症、未合併心腦血管疾病、預期壽命較長的糖友,在無低血糖等其他不良反應的情況下,血糖控制目標應更嚴格:空腹4.4~6.0毫摩/升,餐後2小時6.0~8.0毫摩/升,糖化血紅蛋白∠6.5%。
而病程較長、有顯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併發症、有嚴重合併症、有嚴重低血糖史、用多種方式仍難以使血糖達標、預期壽命較短的糖友,血糖控制目標可稍放寬:空腹8.0~10.0毫摩/升,餐後2小時8.0~12.0毫摩/升,糖化血紅蛋白<8.0%。
二、懂水果
糖友在吃水果方面只要把握好適宜吃的水果種類、時間和數量,血糖照樣穩定。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病情來選擇水果,例如:
1、草莓
草莓每百克熱量30千卡,屬於中等偏低含糖量的水果,不超過100克/日。
發表在《英國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吃草莓等水果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肥胖人群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
2、菠蘿
菠蘿每天宜吃50克,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促進排便,還增加飽腹感,從而有利於肥胖型的糖友減輕體重。
3、番石榴
番石榴每天半個為宜,其中含有的黃酮苷,能促進胰島素和靶細胞膜上專一受體結合的作用,可調整糖、脂代謝,糖友可經常食用。
4、櫻桃
櫻桃每日宜控制在5~10個,含鐵量高,位於各種水果之首,所以具有抗貧血的作用。
三、懂檢查
1、眼底檢查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主要與病程和血糖狀況有關。常見的有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底出血等,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建議檢查時間:每6個月檢查一次。
2、糖尿病腎病
約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會發生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時,即可診斷。
建議檢查時間:每6個月檢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3、心臟病變
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變、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需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心臟自主神經電生理檢測。
建議檢查時間:每3-6個月檢查一次。
4、神經病變
60%-70%的糖尿病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害癥狀,如四肢感覺減退、麻木、刺痛;腹脹、腹瀉、便秘、尿瀦留;陽痿、性功能下降;聽力下降、吞咽困難等。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依據是神經電生理檢查,即神經傳導速度測定及肌電圖。
建議檢查時間:每6~12個月檢查一次。
5、周圍血管病變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為常見,可表現為足部皮膚髮涼、足部疼痛、間歇性跛行,且皮膚易受感染,潰瘍經久不愈,嚴重者引起壞疽導致截肢(趾)。
彩色超聲多普勒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外周血管病變。
建議檢查時間:每6~12個月檢查一次。
6、口腔檢查
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為常見,患病率可達30%左右。慢性牙齦炎反覆發作,牙槽骨萎縮,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齒鬆動或脫落。
建議檢查時間:每6~12個月檢查一次。
7、尿常規
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尿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可間接反映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情況。另外,還能較早地發現糖尿病腎病。
建議檢查時間:每3-6個月檢查一次。
8、血壓
合併高血壓的糖尿病每天測量一次血壓,有條件的最好每天進行多次測量;血壓正常的糖友最好每周測量一次血壓。
9、血脂
糖尿病往往同時合併脂代謝紊亂,通過血脂檢查,發現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而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調脂藥物。
建議檢查時間:每3-6個月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