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2022年10月16日08:45:03 健康 1708

一般作息比較規律的人,三餐的時間也會相應比較規律,可是,在現代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會看起來比較趕,也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任何的規劃,這樣的話也就容易改變生活的規律。

每天的三餐時間,也就可能是毫無規律的,特別是一些比較懶散的人,或者是平時比較忙,如果不能好好地規劃,就可能會讓三餐時間不固定。

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每天的三餐,若晚吃4個小時,可能會增加肥胖幾率!

此項研究是由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中對肥胖人員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和分析,當然也做了一些試驗,而試驗階段,則是想觀察分析早進食和晚進食的差別。

在實驗當中,早進食的時間,其實就是9點左右早餐,1點左右午餐,5點左右吃晚餐晚進食的時間,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晚4個小時

通過12天的觀察分析,而這12天是分開進行的,中間會隔一段時間,畢竟還是需要身體去適應,如果連續進行,也就不能顯著看到效果,也可能會出現偏差。

經過對飢餓感和食慾的記錄,還有就是血液樣本及脂肪樣本的採樣分析之後,發現晚進食的情況下,食慾會更加的好,飢餓感也會更強。

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 天天要聞


這樣的話,對於高脂肪、甜食以及肉類,還有一些可刺激味蕾的食物,也就會更加的感興趣,長期都是這樣,攝入的脂肪含量也會隨之變多,發生肥胖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晚進食,熱量消耗的速率,與早進食是不一樣的,進食的比較多,消耗量卻在變低,脂肪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囤積起來,變胖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還需明白一點,就是進食的時間都推遲4個小時,飢餓程度也會逐漸地達到極限,在進食期間,因食慾變高,對某些食物的渴望程度更高,就很容易出現暴飲暴食,或者說吃得過飽的現象,長期都是如此,產生肥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變高,且人體代謝也是容易受損。

每天的三餐絕佳時間究竟是什麼時間?

雖說在本項研究中,試驗的三餐時間分別是早9點,中1點和晚5點,但卻不是說這個時間就是最佳的,而是說這樣的時間,相對與遲4個小時吃飯,會更加的健康,不容易產生肥胖問題。

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 天天要聞


但其實每個人的就餐規律有一定差異的,不同年齡段的人,就會有不同的作息,一般來說,年紀大的人,都會習慣早睡、早起。

早餐和晚餐的時間也就會比較早一點,大多早餐在7點之前就能吃完了,晚餐也是要早於7點,甚至是5-6點就能吃完了。

對於老年人來說,還真不建議早餐吃得太早,建議不要早於7點,在7-8點之間吃早餐會比較好,更有利於腸胃健康,也能促進人體吸收所需的營養物質,且不容易增加身體負擔。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通常有熬夜習慣的人,三餐時間是不定的,簡單來說,就是毫無規律,甚至有的人都不吃早餐,長時間下來,就對健康很不利。

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 天天要聞


建議年輕人的早餐時間不要遲於9點,不要習慣吃早午餐,又或者是午餐吃得很遲,也是不建議遲於1點,晚餐時間就更不建議太晚了,8點之前要吃完,遲於9點會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會給腸胃帶來比較多的負擔。

且晚餐吃得太晚,不太容易消化,可能就會在睡覺時,出現肚子不舒服的現象,睡眠也是容易受到影響,很可能會出現失眠的問題。

吃得健康,不僅要注意時間,2個吃飯不良習慣儘早改正。

1. 愛吃燙食

現在氣溫逐漸的開始下降,馬上就將進入到冬季,氣溫會越來越低,怕冷的人,就會想方設法的去保暖,在飲食上,也就會更喜歡吃燙一點的食物,能夠讓整個身體都能暖起來。

但經常吃燙食並不好,對幾個部位的黏膜損傷比較大,當黏膜損傷得不到及時的修復,還一再地被傷害後,發生癌症的風險性也就會比較高。

研究發現:三餐最佳時間表出爐,錯過時間,或更容易變胖 - 天天要聞


2. 吃飯速度太快

這一飲食習慣,在現代生活中其實也挺多的,有的人是天生吃飯就快,還有的人則是因為某個事情,或者某些階段,逐漸養成的吃飯快習慣。

從健康角度出發的話,吃飯速度太快,給腸胃造成的損傷真是不容忽視,可能會錯過飽的信號,總是會容易吃得過飽,這就可能會給腸胃帶來比較多的傷害,也容易引起肥胖,還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

吃飯應該是細嚼慢咽的,總是囫圇吞棗式的吃飯,不僅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也是容易讓腸胃負擔變重。

雖然每天都在吃飯,卻並沒有多少人關注過自己的就餐習慣是不是正確合理,就比如說每天三餐的時間,是不是在合理範圍內,估計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的留意過,覺得能每天吃上三頓餐就可以了。

參考資料:

1.《最佳乾飯時刻表出爐!Cell子刊:三餐晚吃4小時,導致食慾增加、代謝下降,更易誘發肥胖!》·梅斯醫學·2022.10.13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便秘的中學生給我們提了什麼醒 - 天天要聞

便秘的中學生給我們提了什麼醒

近日,教育部發佈通知稱,將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提升年」行動,在鞏固深化2024年規範管理工作成效基礎上,進一步清理整治違背教育規律、侵害群眾利益的辦學治校行為。《通知》重點提出了16條2025版負面清單,內容包括嚴禁違反國家課程改革方案規定,隨意調整、增減課程內容,超標超前教學,嚴禁布置超過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醫院免陪照護服務啟動試點 明確醫療護理員不得替代醫務人員工作 - 天天要聞

醫院免陪照護服務啟動試點 明確醫療護理員不得替代醫務人員工作

「一人住院,全家忙亂」,這是很多患者家庭都面臨過的困境。近年來,一種新興的「無陪護病房」正在各地試點,為住院患者提供免陪照護服務。這項服務如何走向規範化,並在更多地方、更多醫院普及?來看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免陪照護服務,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間,在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且自...
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 天天要聞

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肥胖是一項成因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病因或危險因素。近日,我國科學家開發的一款減重降糖藥物的臨床研究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這也是我國代謝新葯研究成果首次入選這一國際臨床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瑪仕度肽在臨床試驗中幫助中國肥胖人群實現顯著減重,...
我國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 天天要聞

我國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肥胖是一項成因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病因或危險因素。近日,我國科學家開發的一款減重降糖藥物的臨床研究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這也是我國代謝新葯研究成果首次入選這一國際臨床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瑪仕度肽在臨床試驗中幫助中國肥胖人群實現顯著減重,...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高博會上「醫」路綻放創新碩果 - 天天要聞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高博會上「醫」路綻放創新碩果

5月25日,第63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幕。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這場教育盛宴中大放異彩,以豐碩的成果展現了其獨特的醫學教育魅力與創新實力。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始創於1992年,本屆高博會是首次走進吉林落戶長春,也是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參展規模最大的一次。學校在博覽會東北振興專區以...
腎功能衰竭可以針灸治療嗎? - 天天要聞

腎功能衰竭可以針灸治療嗎?

腎衰竭患者 可以嘗試針灸治療 ,但其作用主要體現在輔助改善癥狀和延緩病情進展,而非直接逆轉腎功能損傷或替代現代醫學治療手段。以下是綜合分析:一、針灸在腎衰竭治療中的作用輔助改善癥狀 針灸可通過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緩解腎衰竭患者常見的疲勞、水
阿里治「大公司病」的這一年 - 天天要聞

阿里治「大公司病」的這一年

文 | 大V商業,作者 | 周銘吉姆·柯林斯在《巨人如何倒下》中描述到——「成功滋生傲慢」,過去多年持續的營收增長等亮眼成績,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企業內部逐漸滋生的問題。這種傲慢削弱了企業對內在隱患的敏感度,直至外部競爭壓力和市場變局將其逼至不得不變革的邊緣。阿里巴巴,正站在這個臨界點上。自公開承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