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年男性和女性對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患病率分別為34%和17%。
很多人對於打鼾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不是病,哪怕是鼾聲震天響,也只會覺得是累着了或睡得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逐漸發展為鼾聲越來越大,甚至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且第二天醒來依舊犯困、注意力無法集中,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打鼾了,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
據《Lancet Respir Med》2019年發佈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全球經濟負擔》報告顯示,中國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數已達1.76億,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積極治療者的數量超過6600萬,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在中國的檢出率卻僅在1%左右。
所以千萬別小瞧打鼾,長期嚴重的打鼾者如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可能誘發多種危害:
- 睡眠節律紊亂,易出現睏倦、嗜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振等狀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情緒緊張、焦慮、抑鬱等癥狀;
- 代謝功能紊亂,睡眠時呼吸反覆暫停會使身體缺氧,造成代謝功能紊亂,嚴重者會出現糖尿病、性功能障礙及肥胖等疾病;
- 易患心血管疾病,反覆缺氧可能影響血管,造成心腦血管結構改變,易出現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甚至心梗;
- 心律失常,甚至誘發猝死。
而且,打鼾不僅危害自身,也會對同眠人的睡眠質量造成影響,進而引發夫妻/情侶/室友間的矛盾。
那麼如何分辨自己是哪種類型並進行正確有效的治療呢?
多導睡眠監測(PSG)是指通過多導睡眠監測儀對病患睡眠期間持續同步採集、記錄和分析多項睡眠生理參數及病理事件的一項檢查技術。
平均每30s記錄一次,連續記錄6-8h。
這些參數以曲線、數字、圖像以及音視頻等形式呈現,形成可判讀、可分析的信息數據(多導睡眠圖)。
數據參數記錄完成後由儀器自動分析,詳細了解打鼾者有無呼吸暫停、暫停的次數、暫停的時間、發生暫停時最低動脈血氧值及對身體健康影響的程度,再由醫生進行診斷患病類型。
該方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客觀科學地記錄並分析睡眠結構、判斷有無呼吸暫停、低通氣,以及監測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檢查。因此成為國際公認的診斷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金標準。
不僅如此,多導睡眠監測也被廣泛應用於失眠、發作性睡病、異態睡眠等睡眠障礙的診斷前,是多種睡眠障礙的生理診斷標準方法。
要注意,並不是所有打鼾的人都是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
對疾病的診斷,需要從癥狀持續時間、癥狀嚴重程度、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維度綜合判斷。
當然,也需要專業的醫學儀器進行監測,更需要醫生對其進行個體化病例分析,才能精準診斷,精準治療。
審核醫生:彭旭
責任編輯:劉岩
插畫:李大姑娘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內容均為科普知識介紹,不含有推薦、證明等廣告屬性。科普內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為醫生臨床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無廣告屬性。
如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或對文中來自網絡未能找到出處的圖片有版權異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